王瑞米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7)
本體感覺作為人體最基本的感覺系統,它對自身認識肢體的空間位置、速度力量等有著重要的作用。運動技能的形成都是基于正確的肌肉本體感受的基礎上完成的。在運動損傷的康復效果評估、運動員選材和姿勢平衡、體育訓練的控制方面,本體感覺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
人在進行各種操作活動的同時能給出身體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這種感覺稱為本體感覺。本體感覺主要包括兩個子系統,首先是平衡覺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感知身體的姿勢及空間位置的變化;其次是運動覺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感知上下四肢和身體其它不同部位的所處的相對位置。
在感受身體姿勢和運動的變化時,本體感覺是本體感受器對肌肉或肌梭牽拉產生的刺激,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相應區域,通過信息加工和處理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感覺。
從解剖學結構上分析,存在于骨骼肌中的本體感受器被稱作是肌梭與腱器官。人在運動時,肌肉被牽拉,或者骨骼肌主動收縮或放松,均會對肌梭和腱梭構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從而產生興奮。
從生理作用機制上分析,本體感覺主要強調肢體平衡感覺、穩定性、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和動作的自發調節。在機體反射活動的控制中,腱梭的傳入沖動能夠反射性的抑制相同類型的肌肉的運動神經元,肌梭傳入沖動激發運動神經元產生興奮作用。
從運動參與程度上分析,本體感覺系統對軀體運動進行干預,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通過提高運動前期的預興奮,參與肌肉力量的發射性增高,為調整身體姿勢和承受外部負荷做好準備;另一種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肌梭和腱器官的反饋,對肌肉的力量進行調整,解決有關軀體的穩定與不穩定相互交替轉換的問題。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最初是在治療各種神經肌肉麻痹疾病中被理療師來用的。近幾年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中的拉伸法被廣泛用于體育運動的相關領域,例如在改善肢體的柔韌性方面、預防和治療運動帶來的身體損傷方面等。
運動醫學專家們一直關注著本體感覺測評與運動損傷之間的關系。以關節損傷為例:關節損傷可嚴重影響受傷者的活動水平及生活質量,導致機體的本體感受性下降,感受性下降又可增加關節損傷患病的幾率。有研究顯示在急性關節損傷的恢復期,進行6周的持續性本體感覺性的運動訓練,患者可有效的降低關節在1年內再次損傷的發病率。
本體感受器損傷影響到身體的平衡能力及容易發生反復踝關節扭傷。李坤等發現踝關節損傷程度越嚴重,其本體感覺功能越差。汪忠寶等通過測試14名運動員肌肉疲勞前后膝關節角度位置誤差,探討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肌肉疲勞的狀態,對膝關節本體感覺的影響。發現肌肉疲勞可降低膝關節本體感覺性,增高關節扭傷的危險性。
李翔等通過角度重建法對32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急性期治療前后關節位置覺進行測定。了解膝骨性關節炎急性期治療前后本體感覺中關節位置覺的變化情況,發現膝骨性關節炎急性期時炎癥對關節本體感覺有明顯影響,導致關節本體感覺能力下降。
劉靜等研究發現太極拳、健步走等有效的運動對改善老年人的本體感覺以及平衡能力,增強老年人的運動能力、心肺功能和體能退化均有顯著影響。
肩關節半脫位在偏癱患者中很常見,區宏躍通過本體感受性易化技術對60例腦卒中患者偏癱肩關節康復治療。治療組肩關節半脫位發生率明顯減少,患側上肢運動功明顯提高。說明本體感受性易化技術能有效預防肩關節半脫位發生發展,很大程度提高患側上肢運動功能。
本體感覺并不是直接在所有參與的運動項目上直接顯現,它主要是通過對骨骼肌、各關節的有效控制,來協調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保持身體平衡能力,在動作結束后,對身體的平穩能力恢復及時做出調整。本體感受在運動訓練中主要強調身體的穩定與不穩定之間的動態轉換,而感受器則要根據來自外部的運動負荷的變化來及時調整身體所處的姿勢。
體育運動中,本體感覺能力越強,其訓練程度和水平越高。尤其是對于那些技術性強、難度高的項目來看,穩定、調節、協調身體功能的本體感覺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在動態中建立平衡感覺的體育項目,如排球的扣球動作、田徑中的標槍和鐵餅以及籃球的投籃動作都需要本體感覺的參與;同樣靜態中的體育項目同樣需要本體感覺的參與,如在跳水等項目中,身體姿勢的不斷翻騰和轉換;起跳過程腳掌的力度、方向和空中的位置;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都要求運動員具有相當高的本體感覺能力。本體感覺不僅對技巧類項目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量耐力性項目需要本體感覺軀體運動的方向、位置,來控制軀體的平衡;而擊劍和拳擊等格斗類項目中,要求運動員快速建立自身的平衡感覺,及時進攻,一招制敵。
劉潤強在對福建省少兒體操運動員、非體操項目運動員及未參加運動訓練少兒的本體感覺敏感度的測試和統計學處理時,發現隨著學習深入和反復訓練,“運動動力定型”更趨鞏固,以便形成自動化。李寧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經20周的教學訓練,對43名大學一年級男生的肘屈伸和抓握準確性以及體操教學成效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準確性越高者,學習的成效有越高的趨勢。
射擊運動員本體感覺能力的強弱對運動員的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汪浩通過對少體校射擊運動員進行針對性提高本體感覺能力的訓練研究發現,運動員在舉槍時,參與工作的各所有肌肉都必須在中樞神經系統指揮下,要高度協調配合,而保持相對的平衡。才能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足球運動時肌肉活動時所發生的本體感覺是不明確的,被其它感覺遮蔽而被忽視,但事實上它對足球運動員技能形成有很大影響。楊利等通過對專業足球運動員對本體感覺的測試和研究,發現本體感覺對足球運動員的射門命中率和帶球技術有很大影響。
陳靜以本體感覺的生理機制與籃球基本投籃技術動作為基礎設計一套應用于投籃教學的本體感覺強化訓練手段,并與傳統的籃球投籃教學進行命中率比較研究,發現本體感覺強化訓練法比傳統籃球教學法更能提高學生投籃命中率。
呂志等通過縱向觀察3個月太極拳訓練組和本體感覺訓練組研究太極拳訓練對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分別進行了對平衡能力的簡單測試,其相關方法如閉目原地踏步、強化Romberg檢查、閉目單足站立、前庭步測試。發現太極拳鍛煉對延緩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運動訓練中的每一種能力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在擁有良好的本體感覺與神經支配下,肌肉的能力對提高專項成績方面將會有其重要的價值。本體感覺在訓練的目標和方法上,主要強調肢體的平衡、身體的協調和各器官的控制,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訓練法已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與方法。所以,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與傳統的肌肉訓練應當是一種互補關系。
本體感覺作為人體最基本的感覺系統,運動技能的形成都是基于正確的肌肉本體感受的基礎上完成的,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對運動員訓練技能的形成有很大影響。本體感覺對運動損傷康復作用還是占主要地位。本體感覺在康復中的應用還包括再損傷的預防,對運動員機體起到保護作用。在指導運動訓練時,要準確了解運動員身體本體感受性狀況,結合運動員自身特點并結合專項要求,制定適合于個人的訓練方案,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運動訓練,達到預期結果。
[1]Blackburn T,Guskiewicz KM,Petschauer MA,etal.Balance and joint stability: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roprioception and muscular strength[J].Sport Rehabil,2000,9(4).
[2]張保國,王小迪.改善肢體柔韌性與肌肉力量: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在運動領域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37):6995-6998.
[3]余芳.本體感覺與運動訓練研究[J].運動,2010,9(1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