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虎
(青島重慶路第二小學 山東青島 266000)
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已經深在人心。體育課的教學改革也在飛速進展,體育“實驗課”在小學教研活動中經常的出現,雖然實驗課是體育教師事先經過演練的,但在上課的過程中,無處不體現出年輕一代體育教師的聰明和才智,特別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無不體現出創新的意識和新的教學理念,非常值得在體育課教學中進行推廣,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節體育“實驗課”。本文從下面幾方面進行分析。
充分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這是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師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工作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盡管教師的教學年限、業務水平和運動專長等有所不同,但要上好課就必須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的學習、鉆研教材,作好課的整體設計,書寫好教案。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控制系統,任何教學都是決定于一定的目的任務和教學內容,這就是教學的目的和知識的既定性。而教學的目的與要求是否能達到,這就要看教學實際情況的隨機狀態。教學效果的好壞、水平之高低,首先決定于教師的條件和教學的態度。
在體育“實驗課”的備課中教師對教案的書寫格式以及對傳統的備課形式進行改進,采用各種新式的表格式備課,在備課中,教材的指導思想、教材的分析、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德育和情感目標、課的結構及任務等一目了然,甚至連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波浪式”圖表也列在教案之中,教案圖文并貌非常的新穎,特別對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方面對學生“教之導之、時雨化之”,保證所教的動作不出現一丁點錯誤,為上好“實驗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和后盾。
課堂結構是對一堂課的教材內容、生理負荷和教學組織的嚴格順序和時間的合理分配,也就是指構成一節課的幾個部分和各部分的內容安排順序、組織教法及時間分配等。在“實驗課”中教師對教材的安排和組織十分的合理,能夠充分的利用場地,特別是在場地較小的情況下,教材內容之間銜接緊密,避免在上課的過程中,帶著隊伍來回的走動,從而節約了課堂的時間,例如:教師畫一個長27m、寬27m的正方形的場地,隊列練習沿正方形做交叉行進,投擲練習時將學生分配在正方形的四個邊上,障礙跑沿正方形的四個對角線進行,放松活動也是沿著正方形對角線進行,這堂課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這個正方形,提高了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增強了時間效率。通過上面示例在“實驗課”中要盡可能的在課的各個部分中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組織結構的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也是課堂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運動負荷的合理安排,對體育課的成功與失敗起決定性的作用。在體育“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在體育課組織的過程中,要盡量多的分組,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密度,達到理想的負荷強度;合理安排好教材內容的學習順序,一般把新授和較復雜的內容放在基本部分的開始階段,以便學生用飽滿的精神和充沛的體力去完成。對強度較大或容易引起高度興奮的內容,一般放在后面以免學生過度興奮,影響其它內容的教學效果。在“實驗課”教學中,有的教師對運動負荷的安排是這樣的:上升階段、保持相對的最高水平階段、下降階段,例如:在基本部分教學中從進行完第一個教材內容直接進入第二個教材內容,然后過度到結束部分。有的教師負荷安排比較新穎是這樣安排的:上升階段、保持階段、略微下降階段、最高水平階段、下降階段,這種安排主要是在基本部分的兩個教材之間有一次放松活動,就是說一節課出現兩次放松活動,這樣可使整節課有張有馳,使學生的運動負荷更加趨向合理,起到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目的。
在課改前的教材中(特別是小學體育教材),教材的內容已經很多年沒有更換,比較陳舊,有許多已經不適應新的教學形式,在“實驗課”中,教師教學在《課程標準》總體思想的指導下,目標統領教材,對教材中的游戲內容進行大膽的改良,使教材的內容多樣化,教材不斷的豐富起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例如青島市體育教師優秀課的評選中,有一位教師在進行完武術操教學后,游戲教材是根據類似內容自創的《滾車輪》的游戲,教師發令后,4個隊的學生將4個大膠皮車輪同時向前滾動,通過場地上的木橋,從終點回到起點傳給第二個同學,依次進行下去,哪一組先滾動完畢為勝,這個游戲比教材的換物賽跑更新穎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在游戲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的素質,培養了學生團結友愛,熱愛集體的優良品質,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有一位教師自創了《抗旱保收》游戲,將學生分成4個組進行比賽,將放在場地中央大桶中的水,用自己手中的小桶,運回自己的隊伍中,每一組循環完畢后,看一看哪一組運水運的最多為勝,使學生在游戲中不自覺的養成為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的高貴的品質。通過以上的例子,可見教師在教材內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給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可借鑒的寶貴資料。
體育教學方法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所實施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在確定了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之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就成了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的途徑??茖W的研究解決教學方法的問題,對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們在教學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例如有的教師在50m跑看似簡單的教學中,用一張報紙放在學生的胸前,在跑的過程中,只要擺臂動作有錯,報紙就會從身上掉下,促使學生能夠較快的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在進行游戲中將報紙一卷就可當接力棒使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教師將投擲動作分解,將學生分成4組站在正方形的四個邊上,將投擲的分解動作循環進行練習,節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教學的效率。還有的教師在上述自創的《抗旱保收》的游戲中能夠采用啟發式教學,在游戲中用一句:大家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運的更快。使學生開動腦筋,發展了他們的智能素質。甚至有的教師采用學導式教學,采用一塊黑板和一張畫了各種路線圖形的紙,把枯燥無味的耐久跑變的生動有趣。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使我真正體會到“教學有法,法無定法”這句話的真諦所在,也深深的明白在當今的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學習和創新,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會給學生一個美的感覺,不斷提高審美水平。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上好一節“實驗課”奠定基礎,在“實驗課”中,教師不斷發覺體育教學的藝術特點,特別是在創造性和表演性上表現的較為突出,教師流利動聽的語言、干凈利落的每一個動作、漂亮的練習場地都會給學生留下一個美的感覺,而這些也正是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美育的一部分,例如教師在上課前將練習的場地進行“包裝”,將破舊的器材布置的五顏六色,將投擲的沙袋栓上用電光紙做成的“彩龍”,將投擲用的橫繩用“彩龍”拉起來,在陽光的映射下,流光異彩,頓時會給學生一種急切參加活動的迫切感,加上自身素質水平較高的教師,僅僅這樣簡單的“包裝”一下,將會收到預料之外的效果,會為你上好“實驗課”增加信心。
綜上所述,是我對體育“實驗課”一些淺薄的看法,但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永遠是要攀登無限,追求卓越的,倍加注意體育課的細微之處,例如:一位教師拿墊子時,讓學生比一比哪一組拿的又快又整齊,當成游戲一樣進行,雖然事情不大,但是可以體現出教師對課的無比細心。加上教師們不斷的創新精神,一定會上出更好更成功的“實驗課”來,為體育教學改革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1]盧占民.如何上好體育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