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磊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寧波 310053)
體育圈中,毫無疑問競技體育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為國爭光、爭名奪利是競技體育的標簽。體育如此,武術亦然。當代武術的發展以競技武術為主,群眾武術體系還不夠完善,獨自默默地走著自己的鄉間小路。同為武術,兩者受重視程度卻截然不同。競技武術技術水平高端,有著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群眾武術動作簡單易學,適合大眾參與,兩者從動作形態上看確實沒有什么可聯系到一起的地方,可本是同根生,又怎么能毫不相干,競技武術離不開群眾武術的支持,群眾武術離不開競技武術的引領,兩者和諧互助才是最佳的發展模式。如何構建這個發展模式是本文的重點研究內容。
競技武術是指高水平武術競技,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運動潛能和爭取優異成績而進行的武術訓練競賽活動。競技武術在國內是以全運會為最高層次,以全國武術錦標賽為龍頭,以套路、散打為競技主要內容的結構模式。[1]當然也包括各學校的高水平運動隊;除此之外的我們老百姓平時健身習練的動作簡單易學的武術稱之為群眾武術。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需要闡明,本文所指的武術僅僅指武術套路內容,不包括散打(確切說散打也屬于武術內容的一種)。
現有的競技武術訓練體系主要是以專業武術運動隊為龍頭,以業余體校為重點,以武術館校為基礎的訓練體系。[2]另外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寧波市各高校為參加全省或全國的大學生武術比賽而組建的高校武術代表隊也將列為本文競技武術的研究行列。本文主要從寧波市專業武術隊、寧波市業余體校武術隊、寧波市武術館校、寧波市高校武術代表隊四個方面來闡述寧波市競技武術的開展現狀。
專業運動員是指在體育局正式注冊的、有備案編制的、以訓練和比賽為主要任務并領取相應津貼的運動員。據了解,寧波市目前沒有在體育局正式備案的武術專業運動員,也就沒有嚴格意義的市武術專業代表隊。
寧波市第二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市重競技訓練基地),是寧波市體育局直屬的事業單位,主要工作職責是貫徹實施《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培養選拔我市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武術等運動項目的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組隊參加上一級體育部門組織的相關項目比賽,向省運動隊和其它高層次體育訓練單位輸送優秀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組織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武術等項目賽事。[3]寧波市第二少體校開設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女子舉重和武術(散打)6個三集中的運動項目和一個以市隊縣辦為訓練形式的武術(套路)項目。[4]第二少體校是寧波市競技武術水平最高的地方,執行的是體教結合的教育方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之余以走訓的形式進行訓練,主要是為省體工隊選拔苗子。據了解,除了市第二少體校,其它地方競技武術都沒怎么開展,即使一些青少年宮的武術培訓班也主要是以培養孩子興趣、鍛煉孩子身體為主要目的的,也就是說,高水平的競技武術還是存在于政府部門管轄的少體校。
通過調查得知,寧波市有幾所文武學校和武術館,比如位于鄞州區五鄉鎮的東方文武學校、鄞州區的甬城武術學校、少林文武學校、國驊聚星文化武術學校等,這些文武學校性質都是民辦學校,自負盈虧,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武術特長,培養的學生主要是為了以武術的特長考入具有武術專業的體育院校,練習內容主要以競技武術為主,但競技水平和專業體工隊還是有很大差距。另外,還有很多俱樂部形式的武術興趣培訓班,教授小孩子簡單的武術套路,這樣的培訓班根據小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培養和教學,訓練水平和內容相對比較粗糙,還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所以跟真正意義上的競技武術有很大差別。
寧波作為副省級城市,擁有十幾所本專科高等院校,浙江省每兩年舉辦一次大學生武術錦標賽,每4年舉辦一次大學生運動會,這是全省大學生競技水平最高的兩個比賽。為了備戰這兩個比賽,每所學校都竭盡所能培養有武術特長的學生,甚至有些學校專門特招武術特長的學生入校,以代表自己學校打比賽,比如寧波大學體育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等都有水平較高的武術運動員。高校武術隊的訓練內容也是以競技武術為主,全面效仿全國武術錦標賽,有些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甚至可以媲美體工隊的專業運動員,這全面推進了學校武術的發展。
寧波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設立的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瀕臨東海海岸,經濟發達,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有了最基本的經濟基礎做保障,寧波人民過著質量比較高的安逸生活,也就有較多的閑暇時間去鍛煉身體,包括去從事武術方面的鍛煉。本文從練習地點、人群、內容等幾方面了解寧波市群眾武術的開展現狀。
寧波海洋氣候宜人,三江匯聚,城市建設合理現代化,有很多適宜鍛煉的廣場和公園,比如姚江公園、鄞州公園、中山廣場等等,這些地方寬敞安全、環境優美,非常適合人們集聚健身鍛煉,天氣良好的早上或晚上都會看到很多身著飄逸太極服的武術愛好者身影,現在的一些住宅小區或者社區也會有一塊開闊的活動場地供大家鍛煉身體。
通過走訪調查得知,群眾武術練習者中以中老年人為主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年輕人大都上班工作,沒有足夠的閑暇時間,并且現在年輕人愛好網絡游戲、看電影逛街,在家看電視的較多,即使運動也是喜歡刺激的對抗激烈的籃球,足球等項目,對武術興趣不大;相反,中老年人大都退休,工作生活壓力較小,空閑時間比較多,并且身體也處于需要保健鍛煉的時期,這樣武術太極類項目就成了他們的首選運動項目。
練習的主體人群就決定了練習的主要內容,因為練習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所以太極拳(劍)、木蘭拳(扇)是參與度比較高的項目,這兩類項目動作簡單易學、強度大小適中,長期習練對身體非常有益,非常適合人們習練,所以我們在公園廣場看到最多的就是節奏緩慢、動作優美的太極、木蘭類運動。同時,寧波本地拳種也頗受當地人鐘愛,比如,四明內家拳就是寧波地方拳種,設有專門的四明內家拳協會,當地政府部門也比較支持這個協會,很多老寧波人喜歡習練這個拳種。目前來看,太極木蘭拳(劍)和四明內家拳是寧波群眾武術的代表。
以上描述了寧波市競技武術與群眾武術的開展現狀,從現狀分析來看,兩者基本處于獨立發展、毫無關聯的發展階段,自己走著自己的路。競技武術為著金牌夢整天練著高難度,群眾武術為著健康夢也在太極中歷經磨練,看似各自為主、互不干擾、安穩和諧,但仔細分析開來,這是武術的一種病態發展,是偽和諧,同為武術,我們何不將兩者搭橋互補、相輔相成、互相扶持,就像兄弟姐們一樣,彼此幫扶著往前發展,畢竟抱團的力量比一個人要大得多。
競技武術中不乏武術高水平人才,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讓他們深入到群眾中來,給群眾武術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兩者必須要多多溝通交流。比如早在建國初期,武漢體育學院的溫敬銘教授就同湖北的民間武術拳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湖北的武術事業結下不解之緣。溫敬銘教授熱心社會群眾武術活動,主動同民間武術打成一片,還經常組織民間老拳師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將民間的武術精華授之于在校的武術專業學生,對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也有很大幫助,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為更好的推廣武術起到良好的作用。[5]我們可以請競技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或者教練員請到群眾中來,給普通群眾展示他們的過人之處,給群眾武術給予技術和武術知識上的指導和普及。
盡管競技武術水平高,但同樣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因為一個項目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氣,看看世界三大球,每場比賽都會有億萬觀眾在關注,為之著迷、為之瘋狂,有了這么多群眾粉絲的支持,風靡全球也就成了必然。再看看我們的武術賽場,觀眾實在少得可憐,甚至有些比賽白白送票也沒人去看,都是自己的隊友給自己的隊員加油助威,看著真是有些心寒,沒人關注、群眾不了解這個項目又怎么能發展的好呢。所以,我們必須給群眾灌輸武術知識、武術文化,讓群眾都去了解我們承載著深厚傳統東方文化精髓的武術是何其的獨具魅力,并且喜歡上它,只有這樣群眾才會有去練的興趣,群眾武術才會開展的更好,群眾武術好了,同樣會推動競技武術的更高騰飛。兩者和諧互助、良性循環才是最佳的發展模式。
[1]姜霞.試論競技武術、武術競賽與群眾武術的良性循環[N].中國體育報,2011-12-02(6).
[2]李培勇.蘇州市競技武術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寧波市體育局官網[EB/OL].http://www.nbty.gov.cn/info.aspx?aid=7994.
[4]寧波市第二少體校官網[EB/OL].http://www.nb2st.com/web/about_jj.php.
[5]余水清,何兵雄.湖北群眾武術的認知狀況與發展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