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霞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119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加之近年來國家不斷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運動,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個全民體育運動的浪潮,近年來河南省的各項全民體育運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便是鄭開國際馬拉松賽。
這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同時對國內其他馬拉松賽事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河南省馬拉松運動的發展現狀,分析馬拉松運動對河南省全民體育運動發展的影響作用。
本文以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以及賽事組織人員、部分運動員以及體育領域的專家等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河南省全民體育運動發展的影響作用。
閱讀有關中國各種體育相關報刊、雜志、書籍等著作,尤其是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的歷年數據資料,為本文積累并提供史料來源和論據。
將鄭開國際馬拉松賽與國內其他比較成熟的馬拉松賽事進行比較分析,找出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事與成熟賽事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
運用歸納法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對研究資料進行邏輯梳理,找出研究對象內在的聯系,從而得出結論。
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目前是河南省唯一常設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也是目前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全程馬拉松賽事。它由河南省體育局、鄭州市人民政府、開封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田徑協會共同主辦,每年的三月底舉行一次賽事。
2007年報名參賽5100多人,相關后續活動如攝影展等也有開展。
2008年報名參賽6000多人,并首次實現衛星直播,同年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成為中國國際路跑協會會員單位,逐步實現了賽事品牌的升級,并進行了輪滑千人秀和高校馬拉松挑戰賽。
2009年報名參賽1.68萬人,因報名情況情況超出預期,報名工作提前截至,并有希臘馬拉松市特使攜圣火抵鄭,增強鄭開馬拉松賽的國際性。
2010年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和中華臺北馬拉松賽達成合作協議邁開了海外合作的步伐,同時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也加大了媒體推廣力度,商都網成為鄭開馬拉松賽的“網絡媒體官方合作伙伴”,組委會向鄭州新聞廣播授予了“鄭開國際馬拉松官方合作電臺”牌匾。
2011年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的小馬拉松項目(包含親子馬拉松、情侶馬拉松項目)首次移至鄭東新區CBD舉行,項目參賽人數達到20000人。
2012年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報名參賽人數已經突破3萬人,加上專業運動員、特邀的外籍運動員,參加全程比賽的運動員為3551人,超過了預定的3500人;半程項目參賽人數均達預期人數。5km小馬拉松團隊報名參加比賽的人數超過往屆,達到了18000人。
2013年鄭開馬拉松賽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39000名運動員將參加本屆馬拉松比賽。5km小馬拉松(含親子和情侶)是參與性最強、最受本地市民追捧的項目,除了個人參賽外,還吸引了不少單位和社會組織群體的熱捧。其中鄭州市衛生系統報名人數過百的團隊有12個,鄭州人民醫院報名參加5km小馬拉松賽的人就達到1318人。
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開賽8年來,從無到有,八年成長,八年蛻變,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已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比賽,它已經成為河南的一張名片,一張對外展示我們河南文化和河南全民體育運動的閃光的名片;比賽形式從單一的全程馬拉松到如今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小馬拉松賽等,形成了一個比較豐滿的馬拉松賽體系。
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作為一個新興賽事,從一開始舉辦發展就很迅速,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得到了一部分群眾的擁護,群眾參與其中的熱情也比較高,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的方面很多,既有作為一個新興賽事的知名度問題和普遍存在的賽事中的管理問題,也有賽事進行前后的推廣與維護問題。
在賽事熱鬧場面的背后,也有不少遺撼,這種遺撼主要體現在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舉辦的這幾屆比賽來看,明星級運動員很少來參加比賽,這就很難吸引贊助商的注意力,也很難吸引更多的觀眾關注賽事。缺乏高水平運動員參賽導致了賽事水平不夠高。
據了解,世界一些有名的如倫敦、東京等城市舉辦馬拉松賽,參加人數多達10萬余人,國內一些城市的比賽如北京、廈門等地,參賽人數也達4~5萬人,而鄭開馬拉松賽卻只有約3萬人左右參加,人數少了許多。如果按照那些群眾的參與比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的參賽人數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縱觀整個鄭開馬拉松賽的比賽進程,媒體方面缺乏宣傳力度,使得其在國內的影響力較小,再加上組委會市場推廣部市場開發手段和經驗不足,只吸引來少數贊助商,且大多以提供實物贊助為主,落實的廣告客戶少、金額小。
馬拉松的舉辦會吸引廣大群眾來現場觀看比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交通的正常運行,造成交通堵塞,給當地居民的出行帶來不便。
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由于觀眾的過分集中,可能會造成固體垃圾的隨意丟棄,影響市容市貌,給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不便。等到比賽結束,整個鄭開大道上全是運動員隨手扔掉的白色垃圾,如面包包裝袋和飲用水水瓶,十分影響鄭開馬拉松賽事的形象。
剛開賽的前幾屆比賽現場比較混亂,水供應不上、跑完領不到證書、路上找不到廁所等問題到2010年的第四屆才有望得到有效解決。
在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動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人們對體育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不僅在總量上有了明顯提高,而且也呈現了結構上的多樣性、層次性。但是,由于體育人口統計技術指標體系的原因,體育人口占很大的比例是中學生,社會群眾所占比例很少。這一點在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上表現得也很突出。據鄭開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的數據顯示,參賽人員中,運動員占了1%不到,學生占了85%,而相應的社會群眾的比例不到15%,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為了促進馬拉松賽在我國的普及,我國在充分考慮現階段的客觀狀況的基礎上來設置馬拉松賽項目,既設置了全程馬拉松賽和半程馬拉松賽,又設置了一些迷你馬拉松賽、5km和10km健身跑、親子馬拉松賽、情侶馬拉松賽等等。這些項目激發了人們對馬拉松運動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最近兩屆的發展正是印證了這樣的發展趨勢,比賽形式正在向多樣化邁進,賽事影響力也逐步得以提高。
(1)加大國外優秀運動員的引進力度,健全國內運動員的激勵機制,可以通過放寬政策,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等措施來邀請更多的重點運動員參賽,并專門設立一些獎項(如冠軍隊獎、新秀突破獎、運動隊團體獎、打破全國紀錄獎等)。
(2)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賽會獎金與優秀運動員出場費方面加大力度,吸引更高水平參賽者從而提高賽事檔次。
(1)擴大全民健身節日的社會影響,吸引更多的人們更廣泛地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弘揚積極向上的奧林匹克精神。
(2)在大學生市場的開發上要加大力度、加大宣傳,吸引更多大學生參加到馬拉松隊伍。
(3)加大對群眾的宣傳力度,這個群眾概念不只包括學生,還包括最廣大的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只有廣泛的群眾真正參與其中,才能真正的體現馬拉松賽事的巨大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賽事資金來源越來越呈社會化趨勢,這是不可逆轉的。鄭開馬拉松賽組委會應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提升贊助商的贊助意識,積極招商引資,充分調動政府、社會、參賽者的積極性,使其按合理的比例分擔比賽費用,同時使賽事的宣傳功能和感召力得以充分發揮,吸引更多的資金參與進來,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體育要想實現真正的大眾化,就必須和娛樂、休閑融合起來。倫敦、紐約等著名馬拉松賽都會有10萬人以上參加比賽,其中業余健身愛好者占了絕大多數。我國馬拉松賽發展的一個趨勢是讓更多的人們參與馬拉松,為此各馬拉松賽組委會應該努力使賽事產品及其配套活動多樣化來激發廣大人民的參與熱情,如:化妝馬拉松賽、親子馬拉松賽、情侶馬拉松賽、大學生挑戰賽等等。鄭開馬拉松賽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但發展潛力仍然很大,可以把配套活動做得更深入、更細致,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廣泛地參與到賽事中來。
要盡可能地利用各種媒體的力量,如平時在電視上組織一些專門的講座,在報紙上宣傳一些有關健身、長跑方面的知識等。在比賽前,要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同時,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如在其他馬拉松賽上現場宣傳自己等。
由于我國全民健身運動剛剛起步,大眾體育發展狀況與國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資金投入、場地運用、體育人口數量方面還有很多限制因素,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我們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特點來發展我國的全民健身運動。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作為河南近1億人口的唯一一項常設體育賽事,作為中部6省3.56億人口的賽事,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盡管現在它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相信未來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必將在河南省全民體育運動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1]劉清早.體育賽事運作管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2]張魯.中國企業品牌國際化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9.
[3]高麗.對鄭州市舉辦重大體育賽事的可行性研究[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8(4):73.
[4]李紅軍,易小堅.新形勢下體育城市文化構建[EB/OL].湖南體育網.
[5]國家體育總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Z].北京:國家體育總局,2002.
[6]張啟明.新世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9(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