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富 何其輝
(1.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福建福州 350108)
近年來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并且在姚明、易建聯等中國球員加入NBA的情況下,籃球的影響力在我國已經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運動。影響最大的是學生,籃球已經成為大都數同學課外運動的首選,因此學生的籃球水平也隨之提高,并且已經有了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這項賽事成為和CBA一樣是代表各個領域最高水平的賽事。籃球進攻戰術體系中快攻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它能夠提高進攻效率,簡化進攻過程,并且還可以使比賽更賦激情和觀賞性,快攻戰術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戰術打法,而且往往成為一支球隊的技戰術風格。據CUBA西北賽區10支隊伍以及所觀察的福建師范大學學生籃球賽16強比賽過程中快攻的實施和運用,結合本人實際經歷就學生籃球比賽中快攻戰術的合理運用提出個人觀點與看法。
本文選取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度學生籃球聯賽16強隊伍為研究對象。
1.2.1 觀察統計法
現場觀摩福建師范大學學生籃球聯賽16強賽8場次比賽,進行了快攻運用情況專項技術統計,并對統計的資料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處理,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
1.2.2 對比分析法
和中國大學生聯賽CUBA西北賽區10支隊伍的同類統計項目進行對比分析和研究。
1.2.3 文獻資料法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有關籃球快攻技術方面的資料,對近年來籃球快攻戰術的理論研究方面的情況進行較深的理解并借鑒了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從結果可看出,統計得16支隊伍中快攻總次數是占進攻總次數的21%,快攻成功率為47.8%。
結合我國大學生籃球聯CUBA西北賽區的10支隊伍的這種較高水平的比賽中快攻運用情況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快攻次數占總進攻次數百分比方面,CUBA這種較高水平的比賽比較符合快攻的基本規律,而所觀察的福建師范大學學生比賽中所占比例還偏小。并且比賽中的快攻成功率僅為47.8%,相比較CUBA聯賽中的53.6%的成功率來說相差較多,雖然說基層的大學生比賽與CUBA是不同層次的兩類比賽,但攻防對抗中的對手卻都是各自同等水平上的,從比賽中所反映出的規律是一致的。所以從這一點上講,對比的條件是成立的。
從快攻的成功率比較來看,與CUBA中的同類數據相比較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反應出學生籃球比賽中快攻在具體運用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譬如對快攻戰術結構的理解模糊、得分機會的把握較差、對快攻戰術相關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不熟練。魏云芬曾在其“對第七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男子組西北賽區各隊快攻戰術運用情況的研究”的文章中,總結出“從世界上籃球運動的一般規律來看,在快攻中有70%的成功率屬于正常,然而一些高水平隊伍的快攻成功率甚至可以接近90%[1]。對于快攻來說,它本身就是籃球比賽中一種以多打少,戰術多變合理有效的得分手段,相對于陣地戰來說肯定會有比較高的成功率。若比賽中快攻的成功率低于60%,就有違于快攻的一般規律了”。因此,對于所統計學生的快攻成功率僅為47.8%,明顯是太低了。這組統計數據同時也反映出基層大學生在快攻發動時機、對于細節的處理、快攻運用中的變化的處理以及運動員個人高速情況下的技能水平等,都有一些缺陷和問題的。這些缺陷和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快攻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配合,也就影響了成功率,進而最終影響到快攻戰術運用的整體效果。
從統計結果中可看出,所研究的學生籃球比賽中快攻發動時機主要是在搶得籃板球后,比例占到了63.5%,其符合籃球運動中快攻運用的規律,但是這個比例相對來說還是較小,而在CUBA的比賽中搶籃板球后發動快攻的比例高達82.4%,這說明學生的快攻意識不強,也說明學生在搶得籃板球后能夠迅速發動起快攻的能力不夠,然而比賽中搶斷球后發動快攻占的比例卻明顯比CUBA這種較高水平的比賽要高的多,這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技能水平還不成熟,因此在進攻中出現運球、傳球失誤的情況比較多,而在這時就是發動快攻的最佳時機。可以發現,學生在比賽中幾乎沒有利用發界外球的機會發動快攻,其中有規則的原因,但這也說明學生對于球場的觀察、機會的把握以及傳球視野等能力還處于較初級的階段。這些數據說明了學生在發動快攻的時機選擇上還不是很合理,更深入的可以說明,教師平時在對學生籃球教學與訓練中對于這方面的重視不夠。
從結果可知,學生在籃球比賽中快攻最終的得分方式上,主要是依靠行進間投籃的方式完成,比例占到了69.2%,而在CUBA行進間投籃和中距離投籃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這樣才比較符合快攻的一般規律,才體現了快攻中戰術的多變性。學生多選擇行進間投籃主要原因是對于投籃技術掌握的不熟練,在快攻中不敢采取投籃的方式進行攻擊,這體現了很多學生在學習籃球時對于基本功的不重視。特別是在快攻中,基本功的掌握情況將會很好的體現出來,因為快攻中幾乎所有的技術動作都是在高速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在學生籃球的教學與訓練中要特別重視籃球基本技能的學習。
在從傳球距離和每次傳球數來看。福建師范大學學生比賽中最主要就是通過長距離傳球進行快攻,其比例占到了70%,較少通過短傳進攻組織快攻。再觀察平均每次的傳球次數,所研究的福建師范大圩學生聯賽中的數據為2.4,而CUBA中的數據是3.6,其中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雖然快攻從本質上來說是越簡單越好,但從基層大學生所掌握的籃球運動技能來說,其傳接球技術并不是很熟練,因此過多的采用長傳快攻容易出現失誤,而且過于單一,便于對方的防守。觀察表中數據并結合實際比賽情況可知,學生由于在快攻時傳球太少,一方面是由于對于籃球傳球技術的運用能力不夠;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學生對于團隊配合的重視不夠,在比賽中經常出現個人的盲目運球,在對學生籃球教學和訓練中練習籃球技能的同時還要不斷對他們進行團隊意識的培養。
福建師范大學學生籃球聯賽中,快攻的成功率偏低,難以更加充分的體現出快攻在整體進攻中的優勢,雖然有比較多的快攻次數,但快攻成功率的相對低下,暴露出學生在快攻的組織上、快攻戰術運用中的質量上以及快攻戰術運用過程中的快速技術能力上的不足與缺陷,與CUBA比賽同類統計項目的數據相比較有比較大的差距。從中也反映出快攻教學和訓練中,在戰術環節上對于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尚有缺陷和不足。
從快攻發動時機較不合理的情況來看,也可以說明學生的快攻意識不夠,在搶到籃板球后能夠迅速發動進攻的意識和能力不足,并且從臨場上看,體現出來的是普遍的快攻意識差,喜歡盲目運球以及對于快攻的含義和各種快攻戰術的缺乏。而從快攻得分上過多的依賴于行進間投籃,與在快攻中傳球的選擇不合理上都能夠反應出其與高水平的CUBA比賽的較大差距,更是體現出學生在籃球基本功和身體素質方面的不足。
(1)重視培養學生的快攻意識,使他們養成在比賽中一切從快速出發的良好習慣,努力做到傳球快、接應快、隊形分散快。
(2)加強對于基本功的訓練,無論從整個籃球運動技能還是快攻的能力來說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技能上的,特別是培養學生在高速中完成運球、傳接球和各種進攻手段。
(3)多進行實戰訓練,在實戰中提高快攻的把握性。并且通過實戰經驗的積累,使學生在快攻中的傳接球和進攻手段更加合理。
(4)對學生灌輸各種積極的籃球思想,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并且提高學生對于快攻戰術的理解與掌握,為以后更好的學習籃球技能打下基礎。
[1]魏云芬.對第七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男子組西北賽區各隊快攻戰術運用情況的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