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杰 李亞偉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新密市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研究
黃浩杰 李亞偉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對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以及制約新密市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發展因素進行調查與研究,結果表明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年齡不均衡,參與體育鍛煉的居民主要以娛樂健身為目的,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體育項目豐富,參與時間地點集中且主要以開放性免費鍛煉場所為主,制約新密市居民社區體育發展的因素有體育場地設施不完善、體育鍛煉缺乏專門技術指導、體育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工作壓力大、余暇時間少等方面。
社區居民 體育鍛煉 現狀 制約因素
城市社區體育的崛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史中最為突出的現象之一。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社區服務不斷完善,社區體育也不斷發展和壯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逐漸從物質追求提高到為精神追求。居民不僅僅只在乎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更重視體育健身,體育鍛煉的觀念深入人心,居民開始利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體育活動中。近年來,中國社區體育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11年國務院頒發的《全民健身計劃》中也明確提出:全民健身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F如今社區居民的體育活動現狀已經可以代表城市的發展水平。新密市社區體育活動起步較晚、活動資金投入有限體育管理力量薄弱,應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促進社區體育活動的發展。該文通過對新密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現狀與需求進行分析,依據社區體育活動特點、性質、結構以間接了解當前新密市社區體育開展的效果及需要加強和改進的重點。旨在為新密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的發展提供意建議和理論依據,促進新密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的發展。
1.1 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年齡階段
可知調查1000人中20~35歲的年輕人有425人,所占比例為42.5%,35~55歲的有204人,所占比例為20.4%,55歲以上的有354人,所占比例為35.4%。
1.2 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年齡特點
分析其中原因,20~35歲年輕人,生活壓力小,空余時間多。35~55人群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下,空余時間少,參與鍛煉的時間少。55歲以上的人群,大多退休在家,空余時間較多。
通過對社區居民體育價值取向的調查可以反映出社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由調查可知,其中為了減肥、保持身材和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成為了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
3.1 居民體育鍛煉的時間選擇
由調查可知,新密市居民大部分鍛煉時間集中在晚上。晚上是居民一天中空余時間最多的時候,結束完一天的工作,最想放松的時候。參與調查的1000人中有53.6%的人認為晚上家人能聚在一起,外出活動可以放松心情,緩解一天的疲勞。調查中36.5%的居民認為早晨適合鍛煉,早晨空氣新鮮,在安靜的環境下可以陶冶情操。
3.2 居民體育鍛煉的地點選擇
由調查可以看出,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地點大部分集中在免費的體育場館、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場地,分別占據43.1%和24.4%。只有10.4%的居民選擇去收費的體育場地進行鍛煉。表明我國城市居民的體育場所消費能力較低,依然以免費鍛煉場所為主,到收費性場所消費的主要以中青年、高學歷人群為主,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在選擇體育設施場地時,經濟實力是影響其選擇的主要因素。
通過調查可以得出,跑步、散步所被選擇所占的頻率為69.6%,其中大部分為中老年人。跑步、散步運動量小,運動地點可以隨意選擇等原因,成為居民選擇成為鍛煉項目的主要原因。居民參與球類運動的選擇頻率為42.7%,其中大部分為青年人,球類項目具有運動量大,運動地點固定,參與人數多等特點,成為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舞蹈,健身器材等也是居民選擇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
5.1 新密市體育場地設施不完善
新密市社區居民對體育場地設施總體不滿意。通過調查得知居民反映:體育場地設施選擇位置不合理,缺少整體規劃,社區中居民活動場地小,設施陳舊,而且大多體育設施封閉管理,沒有對居民開放。調查中還發現居民素質較低,大部分場地設施破壞嚴重,許多體育場地成為停車場,缺少專人管理和維護。
5.2 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時缺乏專門技術指導
參與體育鍛煉缺乏專門技術指導也是制約居民對參與體育鍛煉失去興趣的原因之一。在專門技術人員指導下,能提高居民對于體育鍛煉專業性的認識,激發居民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社區指導員數量不足是新密市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時缺少專門技術指導的最主要原因,然而這也是制約中國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5.3 體育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
新密市對于各個社區,沒有建立有效可行的管理體制,沒有制定相關政策,無法統籌安排居民體育管理工作,相關部門沒有起到管理的作用。
5.4 工作壓力大、余暇時間少
許多居民反映造成自身參與體育鍛煉時間少的因素有,不懂鍛煉方法,場地遠、不方便,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精力不足,家庭生活負擔重,空余時間很少,等方面因素。
6.1 結論
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年齡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特點,青壯年參與體育鍛煉人數較少。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為減肥、保持身材和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較為集中,主要集中早晨和晚上。參與體育鍛煉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公共體育場、社區鍛煉點等免費開放的場地。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較為廣泛,有幾十余種,主要集中在球類、舞蹈方面。制約新密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因素有體育場地設施不完善、體育鍛煉缺乏專門技術指導、體育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工作壓力大、余暇時間少等方面因素。
6.2 建議
(1)加強相關部門管理力度,加強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管理體制日益完善勢必要增強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更好的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
(2)加強社區內體育服務建設。
定期培訓社區體育指導員,定期收集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更好的社區居民服務,提高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3)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
據調查,近年來新密市參與體育鍛煉的逐年增加,體育人口中16~35歲的青年和55歲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比較大,35~55歲青壯年參與體育鍛煉人數較少。加大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緩解生活壓力等方面作用的宣傳,增強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4)政府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完善公共體育設施。
首先,政府對社區體育活動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合理規劃和建設公共體育設施,鼓勵社區多開展居民體育活動。其次,加大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維護,派專人定期檢查維護體育場地設施,以保持公共體育設施長期有效的為居民服務。與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協調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問題,以實現體育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再次,為各個社區配備一批有能力的社區體育指導員,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
[1]王國琴.城市社區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5(5):31-35.
[2]丁響.上海市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現狀及運行模式的構建[J].體育科研,2011,4(6):85-91.
[3]張晉峰.我國城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特點分析[J].科學之友,2009(12):129-130.
[4]王凱珍.中國不同類型城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8):1009-1013.
[5]李蓉蓉.城市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組織與消費狀況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1,32(5):49-53.
[6]李麗.泗陽縣社區體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揚州體育大學體育學院,2001.
[7]任海.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產生原因、現狀及問題[J].體育與科學,1998(5):18-24.
[8]王凱珍.對北京城市社區體育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4(5):17-19.
[9]劉江南.珠江三角洲社會體育發展現狀及其社會學因素探究[J].體育科學,1995(3):14-16.
G89
A
2095-2813(2014)11(a)-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