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忠
(江蘇省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7)
我國的體育大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必然會拉動體育產業鏈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利益的驅使下,我國體育潛規則在縱、橫兩方面形成格局并呈現“網”狀分布在各個體育事項中。從縱向來看,國家公共部門中各級部門上下形成聯盟,互相支持、包庇,“唱雙簧”的現象很常見。從橫向來說,公共部門與體育用品商家、廠商、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形成橫向聯盟,貫穿于體育運動、體育用品的各個環節。由此可見,我國體育潛規則泛濫而且認可度高,管理難度大,并且,它的內容為公眾所熟知,甚至影響著公眾的思考和判斷。雖然體育潛規則是不合法,甚至是違法的,但由于它具有支配力而得以在體育事項中被認可和使用。
體育潛規則的運行為腐敗機制的滋生提供了契機,給我國體育事業造成的嚴重的負面影響,是我們必須遏制和禁止的行為。下面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探討體育潛規則運行產生不良影響和腐敗效應[2]。
從宏觀方面來說,體育潛規則運行使整個社會對體育事業持否定、消極的態度,是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不高的直接原因,從而影響我國體育運動國民化的進程,國民素質達不到國際平均水平。同時,致使我國體育事業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制約其向更完善的方向發展。而且,體育潛規則的形成還滋生一系列腐敗行為,破壞了我國法律規制在公眾中的公信力及權威,妨礙了公共部門嚴格執法,加大了和諧社會構建和治理的難度,嚴重損害我國體育事業的形象。
從微觀方面來說,體育潛規則的運行讓個體、公眾對體育事業失去信心,對體育事業不熱心,公民身體素質低;體育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不積極投身于體育賽事,不能起到引領的作用;體育用品廠家、商家不重視產品質量,反而將精力用于與各公共部門搞好關系。
體育潛規則形成滋生了一系列腐敗行為,腐敗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譴責和抵制。規避腐敗行為,首先要了解腐敗行為的幕后操縱者。
體育潛規則腐敗行為的主體主要有四大類:一是直接參與體育事業的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二是服務于體育事業的科研、管理機構;三是團隊式的公共組織、學校、體育協會、俱樂部等機構;四是靈活式的媒體、贊助商、觀眾等。腐敗行為主體實行集體聯合,無視我國體育事業的規章制度,行文法律,并且明知故犯,給我國體育事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腐敗行為主體為了實現自身利益,制訂各種實行腐敗計劃的方法。通過對體育潛規則與體育顯規則的對比,進一步明確體育潛規則腐敗行為的表現。體育潛規則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直接參與體育事業方面:裁判員按照某個機構或者個人的喜好吹“官哨”、黑哨,故意偏袒某一方、拉幫結派,接受其他個人、組織的賄賂,與博彩業合作等;運動員接受賄賂,故意輸掉比賽,給劣質、不合格的產品擔任形象代言人;教練員接受生產商賄賂,讓運動員參與生產商代言活動等。
服務性機構方面:科研機構研制功能重疊的產品,或者在科研產品中加入不必要的原料以提高售價;管理機構管理不夠公正公平,管理水平不高,易接受賄賂且容易攻擊某個個體,管理方式不科學。
團隊式組織方面:公共組織部門冗多,部分部門設置不必要的職位為其親屬、朋友謀職;學校在選拔運動員的過程不夠公開公正,很多教職工子女存在走“捷徑”行為;俱樂部為了自身利益,存在賄賂運動員、教練員的行為。
靈活式受眾方面:部分媒體因自身情感或者接受賄賂而進行不客觀,不公正的新聞報道。
體育潛規則形成及腐敗行為的運行,既體現了我國部分國民的素質不高,也反映了我國現存體育法律規制的不完善。一部完整的體育法律規制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現有法律規制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我國,立法者的選拔并不科學,很多立法者只是由于在其他方面對國家有貢獻,社會地位較高,就能當選為立法者,他們并不能理解法律是什么,法律對一個國家意義。制訂法律的機構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懂法、守法、擁護依法治國。
我國現存制度機構中,給予行政部門至高的權力,卻缺乏合理有效的制約機制。并且,由于我國的司法系統并沒有獨立的行使權,在多種權力上都受到行政部門的管制[5]。所以,我國現存司法體制沒有能力真正做到完全維護公平和正義的秩序。法律體系對司法機構缺少具體、有效率、明確的法制法規,司法權不但是不獨立不統一的,還是不完整的。
即便我國的體育法律規制是相對不完整、不健全的,但執法部門如果能恪守規制,我國的行政執法也不會出現如此嚴峻的局勢。正是由于在執法過程中,行政部門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常常“有法不依”,按照自己的想法管理社會,對公眾利益置之不理,無視法律規制和人文道德,使得我國“以法治國”理念的推行進程緩慢。
為使我國的體育事業走上一個新的臺階,有效規避我國體育潛規則形成及腐敗行為的滋生,整理制訂新的《體育法》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下面就完善法律規制提出具體的措施。
倡導我國國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但并不代表體育運動隨意進行,不需要負任何法律責任。但在我國現行《體育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進行體育行為的法律責任[6],給體育潛規則形成及腐敗行為帶來了便利。明確進行體育行為的法律責任,讓公眾更加了解體育,才能更好發展體育事業。
體育部門管理機制不合理,直接影響到體育事業的發展,形成體育潛規則及腐敗現象。修訂體育部門管理機制,對管理機制進行事權、財權、行政權的分割整合[7],確保管理機制的科學性。從而在根本上杜絕腐敗行為的滋生,并使管理機制的執法更有效。
制訂科學合理的獎懲法規對體育事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從法律的形式確定獎懲制度不僅體現了我國對體育事業的重視,也能提高公民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獎懲法規需要細化到每一個體育運動,務必讓體育運動的所有參與者了解自身行為的價值以及存在的危害,例如:運動員在自身身體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體育比賽,則會將此次比賽對身體的損害程度作為懲罰力度的依據。
執法部門的執法質量決定體育事業的各項決策的意義。成立公正的執法部門,依法執法。執法部門的公正執法,首先,需要執法人員具備較高的個人素養,有分辨是否公正的能力;其次,應為執法部門提供較大的執法平臺,賦予執法部門更高的權力;最后,公眾有義務配合執法部門執法。
選舉具備監督管理能力的公眾,建立嚴格的監督機構。監督機構負責監督公共執法部門的各項行為,發現不合理行為可以提出質疑、反對意見,并有權糾正不合理的行為。監督機構受到法律的保護并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切實行駛監督權。
[1]陳紅艷.“明規則”虛化與“潛規則”盛行——探析腐敗犯罪的一項重要原因[J].理論月刊,2011(12):125-129.
[2]王良玉.論競技體育腐敗概念的科學界定[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5):7-10,16.
[3]張清,陳夏夢.論潛規則的法律治理[J].東方法學,2012(5):62-70.
[4]馬洪亮,苗娟,司虎克.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下我國體育法治的完善[J].體育科技,2010(4):38-41.
[5]何友平.對我國體育法制建設的思考[J].職業,2012(35):144-145.
[6]董云麗,郭越.中國體育法中的法律責任[J].社會科學戰線,2012(5):277-278.
[7]賈文彤,孫煥江,程君杰.我國體育法規清理問題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