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云
【摘 要】中學時事政治教育(以下簡稱為時政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它不僅可以及時有效地向學生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使學生養成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學會透過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緊密結合教材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養成探究性學習方式,提高綜合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
1、高中政治課有效開展時政教育是加強高中德育工作的應有之義。
時下,不少青少年學生出現思想迷惘、道德滑坡等現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現實“一抹黑”,缺乏對現實全面、真實的了解和辯證認識。而通過對中學生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并將它作為德育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途徑,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豐富的知識,同時還使學生受到生動有趣的思想和品德教育,既豐富了德育的內容,又提高了德育的實效。就能夠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井促使他們把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轉化為扎實的學習行動。
2、高中政治課有效開展時政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中學政治課由于其理論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特點,使中學生常常覺得學來枯燥,缺乏學習熱情。而時政教育的內容由于多是發生在當前的具體事件,因而學生學來更覺得新鮮有趣。從而激發他們對政治課的喜愛之情,喚起他們對政治學科的濃厚興趣。
3、高中政治課有效開展時政教育是適應素質教育下高考變化的需要。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近幾年政治高考試題的時政性特點日益明顯,幾乎考卷的所有的題目都將時事熱點材料與教材基本理論知識相結合。命題方向的這種變化以及素質教育大潮的影響必將引領高中政治教師的平時教學。然而在升學的巨大壓力下時事教育只能在艱難中前進,存在不少問題。
4、高中政治課有效開展時政教育能有效地彌補教材的滯后性。
現行教材與時代發展相比,教材材料有滯后性,時事資料不僅補充了這一缺點,而且能夠對政治教材有詮釋作用、輔讀作用及證據功能,能使抽象的政治課教學情景化、形象化,從而方便學生理解。
二、高中政治課時事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迫于升學競爭壓力忽視時事教育
對于學校如何進行時事教育,國家相關部門多次發文明確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時事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中時事課改用選修課和活動課時間進行。每學年的教學總量不少于17課時……”。但情況并非如此。大部分學校在課時安排時基本上只考慮到高考應試科目,幾乎從不安排時事課。
2、學生對時政教育重視不夠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視網絡已經十分普及,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多,學生在學習之余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時事。但事實是,因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并沒有多少時間接觸這些媒介,即使有些學校每天都有固定的一點看新聞時間,他們也是埋頭寫作業,無暇顧及新聞。
3、社會家庭對時事教育重視不夠
現在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目標上是重智輕德,關心的重點是孩子能否考高分。家長們認識不到時事教育對孩子教育的作用,因此,為了讓孩子語數外等一些“重要學科”考高分,就不讓孩子看電視,看報紙,因此在家里,孩子基本失去接觸時政的機會。
三、提高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對策
1、提高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之教師因素的相關對策
(1)政治教師要及時轉變課堂教學的理念
教師觀念決定中教育的成敗和教學的發展方向,制約著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運用。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教師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自然而然的受教育觀念的支配和影響。
(2)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首先,要提高專業理論素養。政治教師除了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需要加強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法知識的學習。同時學校要爭取機會組織教師“走出去”,到專門的研究機構學習,請專家講學。
其次,要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時政教育方法。具體有如下方法如:時事點評;利用時事導入;利用一則時政材料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等
(3)政治教師要提高對時政材料的把握能力
時政材料進入思想政治課堂,是提高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時事材料內容龐雜,覆蓋面廣,伸縮性強。在選材時,應根據課堂組織形式、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有所側重。為此,必須堅持突出重大性原則、堅持時效性原則、加強針對性原則。
2、提高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之學生因素的相關對策
(1)要矯正學生對時政學習的觀念和態度
部分學生認為時政沒有作業,不必考試,因為輕松,所以喜歡。這是與時政教育的初衷相違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時政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它不是單純通過考試來反映的,而主要是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體現的;更為重要的,它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銳洞察力的一條極佳途徑。
(2)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在實施時政教育中,我們要做到“三放”。“一放”內容,時政課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分析什么樣的事件應由學生來決定,并由學生去組織查找相關背景材料和內容,通過這一放,可以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關注什么;“二放”時間,一方面,課堂時間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思索;“三放”形式,時政課的課堂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由學生來主持、分析和講解,可以是分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一起共同參與。
3、提高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有效性需要優化外部教學環境
對于高中政治課時政教育來說,要想提高其有效性,需要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家長的傾力配合,為時政教育的有效開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時政教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支持。“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學時政教育在該校能否順利展開”。從目前的狀況看,一些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對于時政教育重視不夠。政治老師要積極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保證政治課教學的時間,以便于時事教育與政治課教學有效開展。除此之外,還要積極爭取學校定購相應的時事資料、各類報刊雜志,為教師教學提供教學資源,為學生了解時事提供便捷途徑。
同時,作為時政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設法做好家長和和社會的宣傳與說服工作,贏得家長和社會的支持,讓他們為子女的學習訂閱適合的時事資料、報紙等,允許他們看電視,適當上網,從而為中學時政教育的正常進行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新草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