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勇
中泰信托上個月剛剛募集的一款10億規模的集合信托,因為信托融資人郭文貴與方正集團高管的生死惡斗,最終面臨兌付危機。
這個案例暴露出當前經濟下行的趨勢下,債權融資產品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投資人不可不察。
一個信托產品躺著中槍的故事
11月3日,政泉控股趕在股市收盤前發公告,稱2013年戰略投資方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北大醫藥,實際上是應方正集團CEO李友的要求,代為持股。公告指控李友等高管涉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及侵吞國有資產,獲利3.55億之巨。
公告一出,北大醫藥暴跌7.57%后緊急停牌,方正集團旗下另外4家上市公司也以大跌收盤。被曾經的二股東實名舉報,很郁悶的方正集團不得不接招,與政泉控股打起口水仗。
11月11日這天,在北大醫藥這一“正面戰場”一直被迫防守的方正集團,又開辟了“第二戰場”。方正集團通過旗下上市公司方正證券發布公告稱,當初并購民族證券時,政泉控股沒有誠實地披露實際控制人信息。
方正集團指控,政泉控股幕后實際控制人為郭文貴,而不是被政泉控股推到臺前的李琳和蔣月華。揪住這個“小辮子”,要求監管層核查。
證據來自“中泰信托·匯聚2號北京盤古大觀”信托計劃的募集說明書。郭文貴正是這筆信托計劃的最終償付人和擔保人。他在募集說明書中公開表示,自己也是方正證券18億股股權的實際所有人。
最后,方正集團還不忘記再補一刀:郭文貴始終不明原因地滯留境外。
方正證券的公告一出,立刻引起信托圈的震動。剛剛募完10億資金的中泰·盤古大觀產品有可能出現兌付危機。
盡管中泰信托發表聲明,否認匯聚2號信托存兌付風險,但其還是被有關機構評定為該依托存在兌付風險。
現在怎么買信托
目前不宜再對信托抱有“剛性兌付”的幻想,必須注意分辨項目本身的風險。
那么作為普通投資者,如何鑒別信托風險呢?
充分了解你的交易對手。信托風險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交易對手風險。信托合同寫的再好,如果交易對手不履約甚至欺詐,信托投資者就可能承擔100%的損失。對于這類風險,要重點考察第一順位還款來源的還款人,并對其信用狀況進行考察。其次投資者應考察具體融資主體的具體經營業績,了解其資產、盈利、收支狀況。
了解項目的增信狀況。投資者可以在第一還款來源失效或者不能完全償付時,借助增信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土地、房地產抵押在信托設計中很常見,也是認可度最高的風險控制措施。但為了確保抵押物清償的執行力度,投資者有必要調查所抵押土地、房產的市場價格,然后賦予實際價格一定的折扣(也即抵押率),使得即使土地、房產市場價格出現較大下跌,以當時的市場價仍能輕松處置抵押物,且處置抵押物的價值足以補償投資者本息。
此外常見的還有質押,比較普遍的是以股權作為質押物,此時投資者需重點考察質押股權的市場價值。通常而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股權質押率在50%左右,上市公司非限售股的質押率比流通股的質押率低5~10%左右。
擔保通常是交易對手之外的第三方擔保。根據《擔保法》對信用擔保的約定,連帶責任擔保比一般擔保對擔保人具有更大的約束力,也即對投資者有更大的償付責任,投資者要注意區分擔保的方式。
了解宏觀經濟形勢。信托產品的收益和風險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譬如對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判斷,自上而下判斷未來信托市場的收益走向。可以根據監管層對某一類行業信貸政策的監管態度,了解這一類企業為信托融資愿意支付的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