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木 程文燕 文/圖

吉安縣天河鎮橫林村村莊整治后新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村莊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現實條件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3年以來,江西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為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力推進貧困村村莊整治工作,幫扶貧困村建設和諧秀美新農村。省委書記強衛明確要求統籌把握好整村推進、集中連片與因戶施策的關系等七大關系,瞄準385萬貧困人口和162萬大中型水庫移民,主攻38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和特困片區縣和3400個貧困村,精心打造專項扶貧江西“四大品牌”,提高扶貧工作的實效,打好扶貧攻堅殲滅戰。作為“四大品牌”之一的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是指以3400個國定和省定貧困村的自然村點為扶持單位,形成扶持貧困村加快發展、建設新農村、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新模式。

永修縣九合鄉紅光村村莊整治點——嘴上新村新貌
從2013年開始,江西省貧困村村莊整治實施單位由行政村改為自然村,項目內容由包羅萬象改為聚焦村莊環境整治,加大了投入力度,做到扶持一個見效一個,穩扎穩打,到2020年全面改善全省3400個貧困村的人居環境。通過落實新農村建設集成投入、統籌水庫移民資金扶持和督促各級定點扶貧單位大力幫扶,切實加大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投入力度;通過完善村組村民理事會制度,提高整治效果的可持續性,打造一大批村莊整治示范村。
1.大力推進水泥路向自然村延伸、向產業基地延伸,逐步實現3400個貧困村村內道路硬化和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
2.大力實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貧困村農業用水和群眾飲水安全問題,解決了6.95萬人的安全飲用水問題。
3.把貧困村村莊整治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爭取較多的新農村建設點安排在貧困村,集成整合資金,加大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江西省3400個貧困村安排了1800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點、837個市縣自建新農村建設點,整合新農村建設財政資金67392萬元。
4.措施有力、狠抓落實,貧困村的生活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貧困村的面貌發生了極大變化。如今,實施貧困村村莊整治的自然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貧困人口素質得到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明顯轉變,崇尚科學、文明進步、勤勞致富已成為群眾追求的時代新風尚。農民學科技,比致富的風氣越來越濃厚,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1、整合資源,合力推進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一方面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把貧困村村莊整治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幅增加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資金。2013年,全省3400個貧困村共安排村莊整治建設財政扶貧資金6.121 億元,較上年增長了62%。同時,為了激勵各地將新農村建設點更多地安排在貧困村,制定了相應的分級、梯度資金分配制度。省級每年安排5000個新農村建設村點,每個村點集成投入100萬元,其中省財政20萬元、市縣財政15萬元;市縣每年安排3000個新農村自建村點,每個村點落實市縣財政投入16萬元;未安排新農村建設村點的貧困村,仍按10萬元的扶貧金額安排到村。據統計,2013年全省3400個貧困村中有1700個安排了新農村建設村點,安排在貧困村中的省級新農村建設村點數為1800個,市縣自建新農村建設村點數為837個,整合新農村建設財政資金6.7億元。另一方面整合掛點幫扶,明確要求省直各單位要把政策、項目、資金和人員力量集中向重點貧困村傾斜,整合扶貧資源,形成扶貧攻堅合力,省各級共有3700個單位在貧困村定點扶貧,其中省直有291個單位,已實現對3400個貧困行政村的全覆蓋。
2、資金管理制度化、透明化
各級扶貧和移民部門切實加強了村莊整治建設項目資金管理,不斷完善村莊整治建設項目資金監管制度,確保村莊整治建設項目順利實施,確保財政扶貧資金安全運行。一是強化貧困村整村推進資金管理制度,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按項目建設進度核撥資金,確保資金足額到位和安全運行,力求資金使用最佳績效。二是貧困村整村推進資金使用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實行陽光操作,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提高資金項目實施的公信度。
3、因地制宜開展村莊整治工作

上饒縣豐嶺頭鎮丁家村修葺一新的進村道路
根據貧困村的具體情況,采取新社區建設,空心村整理,城中村改造,歷史文化名村保護性整治等不同形式,以村容村貌整治,廢舊坑(水)塘和露天糞坑整理,村內閑置宅基地和私搭亂建清理,打通鄉村連通道路和硬化村內主要道路,配套建設供水設施、排水溝渠及垃圾集中堆放點、集中場院、農村基層組織與村民活動場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設施等為主要內容進行整村整治。使整治后的村莊村容村貌整潔優美,硬化路面符合規劃、飲用水質達到標準,廁所衛生符合要求,排水溝渠和新舊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轉運場所無害化處理,農村住宅安全經濟美觀、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醫療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農民素質得到明顯提高,農村風尚得到有效改善。
4、強化村莊整治中的村民主導地位
村莊整治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級扶貧和移民部門在實施村莊整治中本著立足長遠發展和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根據各貧困村的年度項目計劃安排,充分肯定“村兩委”和村民在村莊整治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由村民理事會組織召開村民大會,聽取黨員干部群眾對村莊整治的意見和建議,并邀請專業人員根據各整治點實際情況制定整治規劃。充分發揮村民參與村莊整治建設積極性,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并結合新農村建設,突出解決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內環境,改變貧困人口居住條件。

鄱陽縣蘆田鄉吳張村農村居民區
正當全省如火如荼地開展村莊整治,一個個貧困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九江市正全力培育打造30個村莊整治生態示范村。集中力量按照“村容美、生態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要求,在永武、杭瑞、九景、彭湖、大廣高速公路沿線加強村莊提升、高標準打造30個村莊整治扶貧生態示范村,培植典型打造精品。以九江市永修縣為例,2013年以來,永修縣在19個貧困村全面開展了村莊整治工作,尤其是結合全縣新農村建設,整合各方面力量,重點對九合鄉紅光村和虬津鎮寶田村的示范村莊高標準開展了全面整治,效果突出,在全縣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兩個示范點均位列前五名。
在貧困村村莊整治中,永修縣扶貧和移民辦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在貧困村這樣一個欠發達區域開展新農村建設,既要結合貧困群眾的實際需求,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又要考慮貧困村基礎差的實際情況,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集中人力和財力,才能使貧困村村莊整治出新貌。
第一,在整治建設過程中,永修縣抓住村民主體作用這個支撐點,積極動員和鼓勵村民參與建設的全過程,讓村民真正成為村莊整治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受益者和建設者,使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進度更快、效果更優。
第二,在資金使用上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建立整合“五個一點”籌資機制,即移民資金獎補一點,受益群眾自籌一點,涉農資金整合一點,掛點單位幫扶一點,社會各界捐贈一點,力爭使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上檔次、上水平。
第三,充分發揮項目管理作用,對貧困村村莊整治實施統一驗收標準,確保整村推進資金的使用安全規范,村莊整治項目的實施高效到位,推進貧困村建設和諧秀美新農村。
加強村莊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村社會文明;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條件、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煥發農村社會活力;有利于改變農村傳統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村莊整治工作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扶貧部門的重要戰略任務,江西省扶貧和移民部門必將本著做大做強“四大品牌”的堅定信念,更加深入地開展村莊整治工作,幫助貧困群眾建設和諧秀美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