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益飛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211300)
別樣的高二年級籃球賽
邢益飛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211300)
高二年級籃球賽已成為筆者學校關注度最高的傳統賽事,每當高二年級學業水平測試結束,各班就會自發選拔,積極備戰,五月初開賽,歷時一個半月。本賽事通常由學生會以書面形式向校長室提出申請,由學生會和體育組承辦。學生會負責賽事組織和協調,體育組負責技術指導和裁判工作。每班參與的學生多達20余人,已完全改變了往日極少數學生參加籃球賽的情況。經過6年的運作和改進,本賽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提高了籃球競技水平,而且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增進了師生友誼。
賽事分小組單循環賽、交叉淘汰賽、總決賽、全明星賽和師生友誼賽五個階段。總計20個班級:1~10班為上半區,11~20班為下半區;1~5班為A組,6~10班為B組,11~15班為C組,16~20班為D組。小組單循環賽階段共進行4輪比賽,通過抽簽決定各輪次對陣班級。每場比賽共有四節,第三節為單純罰球環節,每節8分鐘,節間休息2分鐘,犯規和界外球等情況不停表,每節各班只有一次15秒的短暫停(停表),第四節開啟24秒違例。場上裁判員3名,由體育教師(主裁)一名和兩名學生(輪空班級的學生)組成。記分員和違規統計員各2名,技術統計員4名,由參賽班級均衡推薦,在進行臨場裁判實習的情況下兼顧監督,其他采用《三人制籃球賽規則》。循環賽結束后,按照積分,各組別前2名的班級進入下一階段。若班級積分相等,先比較勝負關系,再計算關聯班級的得失分率。交叉淘汰賽階段采取區內按兩個小組排名交叉淘汰,即A組第一名對B組第二名,B組第一名對A組第二名,勝者爭奪上半區冠軍,負者爭奪上半區第三名,下半區的比賽安排與上半區相同。比賽辦法和其他人員安排與第一階段相同。年級總決賽由上半區冠軍對陣下半區冠軍;全明星賽由上半區的全明星陣容對陣下半區的全明星陣容;師生友誼賽由年級的全明星陣容對陣全校教師陣容。
1.提高認識,爭取領導重視
高二年級籃球賽可謂萬眾矚目,學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由分管副校長主抓,作為5月重點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資格審查小組。加大宣傳力度,請區電視臺現場采訪,請校級領導現場點評并頒發獎杯和獎狀。真正將籃球和比賽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走向運動場。
2.精心組織,凸顯育人實效
通過改變傳統籃球賽模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賽促練,提升學生籃球運動水平,培養一批籃球“領袖”,提高學生抗壓能力,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加深學生班級歸屬感。主要體現在罰球的變革上,第一種模式:在第一、二階段的比賽中,每場比賽第三節都是罰球環節,每班選派2名男生(非場上球員)和3名女生,每人罰球5次,每罰進1球得1分(計入本班總得分),各班限時4分鐘內完成罰球;第二種模式:在每場比賽統計分數后,出現平分現象時,各班選派3名班內“頂尖高手”罰球定勝負,每人罰球1次(班級罰球順序交叉進行,由猜拳定班級出場先后),3人累計;如若仍是平分,則按照前一輪次順序,各班選派1名班內“頂尖高手”罰球,采用進球猝死法。
3.全程監控,嚴防節外生枝
賽場內,裁判員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執法尺度,增強了學生的自律能力、規范意識和服從意識。單場比賽每位隊員5次犯規離場,盡管犯規不罰球,待比賽結束后,由裁判員統計全隊犯規總數,為對方加適當的分數。例:整場比賽結束后,B隊投籃得到42分,A隊犯規總次數達15次,將15除以2(四舍五入)所得的8分加到B隊總分里,B隊最后得到50分。
賽場外,所有參賽隊員必須通過“政治審核”,即,無處分記錄。若有處分的學生近期表現良好,通過積極申請,經資格委員會投票表決同意后,簽訂《個人參賽承諾書》,也可取得參賽資格。班級簽訂《班級參賽承諾書》,以承諾比賽期間及賽后不發生任何關于比賽的矛盾沖突,否則取消名次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另外,學校還通過設立學生舉報信箱,多渠道獲取學生違反校規校紀的信息,及時通報處理,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校德育管理的力度。
4.破陳立新,嘗試執法變革
在總決賽,全明星賽,師生友誼賽三個階段中,大膽嘗試四人制裁判執法,分工明確,顧及面廣,效果明顯。在裁判員、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技術統計員、犯規統計員和記分員等人員中,大膽啟用學生,經過系統培訓和及時調整,教師只要從旁稍作指導和分析,他們都能出色、圓滿地完成任務。我們堅信不怕學生犯錯,就怕學生沒有犯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