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智

中國桔都果貿城
南豐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撫州市南部,地處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扇形輻射面上,始建縣于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總面積1920 平方公里,轄7 鎮5 鄉1 場,總人口30萬,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蜜桔之鄉”,“中國民間藝術(儺舞)之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故里,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趙醒儂的家鄉。
近年來,該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打造三宜一中心,建設幸福新桔都”的工作思路,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上下一盤棋,深入實施趕超發展戰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發展提速、效益提升、民生提質、社會提效”的良好態勢,邁出了科學發展、全面小康的堅實步伐。2014年1—9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2 億元、同比增長9.3%,財政總收入8.8 億元、同比增長19.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 億元、同比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49.8 億元、同比增長2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同比增長11.5%。多數指標較上季度在撫州市排位前移,其中財政總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分別排撫州市第1、第2、第6,且比去年同期均前移2—3 位。
2013年南豐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677 元,連續12年列撫州市首位、江西省前茅。
——完善思路謀發展。向莆鐵路的開通,結束了南豐縣千年不通火車的歷史,這是30萬桔都兒女共享發展成果的一件喜事、盛事,為南豐帶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區域優勢進一步凸顯。南豐是由閩入贛第一站,由贛入閩最前沿,上聯昌撫,下接海西,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為加快融入“南昌1 小時經濟圈”、“海西經濟圈”創造了條件。向莆鐵路開通后,南豐縣“一小時”經濟圈由3個市、500萬人口擴大至6個市、1500萬人口,發展空間擴大,合作互補增強,要素配合增多,為此,該縣加大融入省會、對接海西力度,自覺調整完善發展思路。一方面,積極“融入大南昌”。從兩地“合作大平臺、實力不相等”的現狀出發,不斷拓展與南昌各個層面的對接、合作、互補、交流,爭取南昌的政策、資源、項目、要素、市場等為我所用。另一方面,主動“對接大海西”。全面加快與海西合作步伐,在工業、旅游、物流等產業發展方面,謀求與福建境內向莆鐵路沿線各地的戰略合作,保持高層交流互訪,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發展升級促轉型。南豐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蜜桔之鄉”。目前,該縣南豐蜜桔種植面積達70萬畝,年產量15 億公斤,成為強縣富民支柱產業。早在向莆鐵路正式立項建設之初,該縣提出“打好基礎,做優環境,對接大交通,迎來大發展”的發展思路。圍繞向莆鐵路,該縣大力發展以生態農業、綠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綠色產業體系,力促發展升級,經濟社會轉型。一是唱好綠色工業“重頭戲”。做強綠色食品支柱產業,壯大生物醫藥、機械電子兩大主導產業,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打造百億綠色工業。注重招大引強、培育龍頭、集聚產業,重點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財稅貢獻大的有型經濟、有根產業、有稅企業,力爭培植出主營業務收入超50 億元、100 億元的產業。目前,佰仕通、康緣、隆恒、果貿中心等10 億元以上項目先后落戶南豐,成為引領綠色工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二是打好蜜桔產業“升級牌”。加快蜜桔產業與綠色食品加工、生態農業、文化資源、生態旅游等的融合,強力推進蜜桔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百億蜜桔產業。做好蜜桔產業“接二連三”(接工業、連三產)文章,全面推進南豐蜜桔精深加工、新產品研發,開發休閑觀光功能等產業。先后引進匯源果汁、國元乳業、華夏五千年、吉香林等蜜桔鮮果精深加工企業,以及小隱山莊、桔溫泉、桔緣山莊等一批大型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目前,該縣擁有加工、包裝、銷售等“桔字號”企業100 余家,直接帶動3萬多農民家門口就業。三是引進現代服務業“新元素”。主打“農家樂”休閑牌,加速把南豐打造成為江西新的旅游目的地和上聯昌撫、下接海西的休閑度假“后花園”,重點打造軍峰山、潭湖、桔溫泉、曾鞏文化園“四個核心景區”,統籌推進“六景區、十景點”建設,加強完善旅游“六要素”服務功能。目前,該縣接待游客100 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5.89 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5.4%和30.6%。同時,依托向莆鐵路、鷹瑞高速、南豐蜜桔出口物流園和3萬蜜桔銷售經紀人優勢,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

南豐縣城一角
——小康提速惠民生。在加快南豐蜜桔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該縣充分運用現代農業理念著力發展甲魚、朗德鵝、蔬菜、白蓮、生豬等特色農業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目前,南豐縣是全國最大的甲魚種蛋供應基地,占全國甲魚種蛋市場份額的20%,養殖面積已經擴大到2萬畝。全縣在適宜種蓮、種煙的傅坊、白舍、紫霄等鄉鎮,發展白蓮1.5萬畝,煙葉3000 畝。該縣積極引導農戶創新經營模式,鼓勵農戶通過資本參股,轉讓等方式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的組織經營模式。該縣十分重視全民創業工作,通過組建勞動職業技能培訓網絡,著力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完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開辟創業服務“綠色通道”,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方面的服務。去年以來,該縣發放就業小額貸款超億元,幫助5000余人實現就業創業,吸引700 余名創業能人和農民工返鄉創業。該縣積極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該縣財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額的71.3%。目前,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總人數達48655 人,占農村人口的99%,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共有230137 人,參合率達99.56%,發放城鄉低保金1485.6萬元,受益群眾達1.4萬人。同時,該縣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立了“五個一”(一個信訪接待場所、一個政民互動平臺、一支下鄉包村隊伍、一個民意信箱、一個便民服務中心)“民聲”載體,進一步暢通民意。該縣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民生事業,先后實施了教育均衡發展、衛生向下延伸、南豐蜜桔品質提升等一批民生工程,辦好了收購民營南豐中學、實現南豐二中整體搬遷、新建子固小學、桔都小學、縣幼兒園、中醫院住院部、組建國有城市公交公司、廣播電視和水泥路“村村通”工程、老城區路面改造、建設西門自來水沉井、老城區單行道管理等一批民生實事。堅持依法治縣,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工作,化解了大量發展中的矛盾糾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指數、幸福指數大幅提升,先后被評為“江西省公眾安全感滿意縣”、“江西省平安縣”。
——綠色崛起促和諧。該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加強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天藍水清,地凈樹綠”的生態南豐,著力描繪“綠水青山、生態桔都”的秀美畫卷。每年開展新春千人植樹活動,推進花卉苗木基地建設,實施保護性移栽綠化工程,山上綠化工程、城市綠化工程、園區綠化工程、通道綠化工程、單位(庭院)綠化工程。據統計,該縣每年新增造林面積2萬余畝,中幼林撫育面積達5萬畝。在縣城,因地制宜建設了綜合性公園4 座、專類性公園5 座、帶狀性公園2 座,小游園和街道綠地11 處,各類公園以植物全面造景,用色彩豐實的花卉點綴,充分利用各公園的自然植被顯山露水,建成的生態型公園使綠色環境包圍著城市,縣城綠化面積達4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大幅增加。同時,加強園林綠化養護治理工作,確?;ú輼淠旧L良好,使園林景觀更加整潔、美觀、舒適。該縣制定園林綠化管養規范,按專業技術要求指導日常養護工作,維護和完善好綠化供水設施,確保澆灌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該縣大力發展綠色工業,形成了綠色食品、機械電子、生物制藥三大產業集群,先后投入2.6 億元完善了富溪工業園水、電、路、通訊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 億元啟動了萬畝黃金工業園建設。去年以來,該縣新上重大項目156個,先后引進投資16 億元的中國桔都(南豐)果貿中心、投資10 億元的康緣集團江西南豐生物醫藥、投資5 億元的納米氮化硅等一批優質重大項目,被評為“浙商重點推薦投資城市”、“江西省農副食品加工產業基地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在強攻工業的過程中,該縣堅持走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始終把“為一時發展破壞生態是千古罪人”的理念貫穿于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的全過程,嚴禁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入,并對新引進的項目嚴把環評審批關,對一些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不達標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去年以來,該縣先后共拒絕10 余個鉛酸電池、重金屬生產、化工等重污染項目。
——實干興贛轉作風。該縣把優化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來抓,提高行政效率,重視誠信建設,控制金融風險,引導文明經商,維護經濟健康發展,全力打造高效政府、責任政府、信用政府。切實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抵制“四風”陋習,深入開展“為民務實清廉”和“五民一促”活動,做到解放思想不爭論,大膽實踐,不斷創新;改進作風不懈怠,求真務實,勇于擔當;反腐倡廉不動搖,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在全縣深入開展以“交民友、暢民意、辦民事、幫民富、聚民心、促和諧”為主要內容的“五民一促”活動,從縣直機關抽調1000 多名機關干部組成172個工作組,分赴全縣172個行政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駐村工作組深入一線、深入群眾,訪民苦、解民憂、辦實事,用辛勤的汗水書寫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本色。
在“五民一促”活動中,該縣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聯系點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駐村工作組通過召開“民情懇談會”、開辟“議事堂”、進行夜訪等形式,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零距離”交流,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拔迕褚淮佟被顒娱_展以來,該縣駐村工作組發放民情聯系卡1.7萬張,召開民情懇談會1100 多次,撰寫民情調查報告310 份,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2400 多條。協調幫扶資金7000多萬元,為群眾辦實事2100 多件,引導村民新建甲魚、蔬菜、苗木、茶葉、煙葉等特色產業基地8萬多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400 多起,化解信訪積案51 件。

南豐蜜桔出口物流園

南豐蜜桔糕生產線

南豐蜜桔酒生產線

南豐蜜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