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蓮花縣委常委 郭建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蓮花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農業基礎薄弱,農民生活水平較低,要使農民脫貧致富,根本出路在立足于蓮花的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新路,讓蓮花經濟發展起來,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近年來,蓮花縣緊緊圍繞實施“四區”戰略,打造全國名副其實“蓮花之鄉”的目標,扶龍頭、抓基地、強品牌、建體系,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現代農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產業化經營規模壯大。蓮花縣按照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的新型組織模式,以秦憶實業、盛世農林、漢鑫實業等龍頭企業為依托,著力打造蓮子、花卉苗木、名優水果、中藥材、中蜂、生豬養殖、無公害蔬菜、綠色水稻、綠色食用油等十二大特色產業和160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全縣擁有省級龍頭企業7 家,市級龍頭企業17 家,縣級龍頭企業l12 家,種植基地215個,養殖基地18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2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總投資26.2 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投資19.1億元,基地及其它投資17 億元,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整體提升。
二是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在水稻、油菜等生產領域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有效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縣農機總動力46萬千瓦,機耕面積達32.04萬畝,占水稻總栽插面積的96%,機收面積達24.81萬畝,機收率達88.6%,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機械化水平穩居全省上游。
三是休閑現代農業快速興起。蓮花縣以打造名副其實“蓮花之鄉”為發展戰略,圍繞做蓮花文章、塑蓮花品牌,從種蓮、賞蓮、頌蓮、品蓮等角度,高起點建設荷花博覽園,打造全國一流的荷花觀光地,今年荷花節期間吸引了20 余萬游客到蓮花來觀光旅游。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油菜花節,為農村旅游增收開拓了新路子,假日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等新興農業快速興起。
一是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蓮花縣蓮子、優質稻、油茶等農產品采后商品化處理較為薄弱,產業發展缺乏骨干龍頭企業支撐,產業配套不足、產業鏈條短,缺乏知名品牌支撐。
二是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標準化生產管理粗放,蓮子、優質稻、油茶等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良種覆蓋率不高,“蓮禽”、“稻油”、“花果”、“蜂藥”立體種植技術,覆膜避雨栽培等先進栽培模式推廣面積不大,科技支撐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蓮花縣是欠發達山區,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較差,農業基礎比較薄弱,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尤其是旱災的能力較弱,境內交通、物流市場終端建設滯后、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和產品追溯體系缺乏,這些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
一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一要政策扶。制定一系列現代農業發展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支持產業集群做大做強。二要領導幫。落實一個項目、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服務班子、一套實施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掛點制度,縣級領導分包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要土地保。扎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積極引導農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轉,推動農業資源向生產能手、種養大戶、農業企業集中。
二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一要建立科研合作關系。積極與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推進農科教、產學研結合,引進和培育蓮子、白鵝、水稻、油菜等新品種,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二要完善科技體系建設。加強基層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公益性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健全符合市場發展要求的農業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三要加強科技成果應用。將農業產業化企業培育成為農業技術創新的主體,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和職業農民培育成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主體,探索創新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
三是培育農業產品品牌。一要產品品牌化。結合蓮花實際以蓮子、中藥材、蔬菜瓜果、花卉苗木、茶葉等產品為基礎,著力培育一批“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農業名牌產品”、“江西著名商標”、“江西名牌產品”。大力發展荷花、油菜花、桃花等產業,著力打造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園、休閑農莊、休閑農家等各具特色的休閑旅游品牌。二要生產標準化。按照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要求,實行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標準化管理,加強農業標準化示范鄉(鎮)、村建設,推進品牌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三要宣傳廣泛化。充分利用農博會、荷花博覽會等平臺,廣泛利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全面深入宣傳推介,積極宣傳造勢,著力提高蓮花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是完善市場流通體系。一要加大農產品市場建設力度。加快推進界化垅物流園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批發市場。二要培育農產品流通服務組織。發揮商業、物流、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和運銷專業戶等中介組織的作用,發展各種形式的流通組織,滿足農產品快速集散需要。三要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積極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品牌參加國內大型展銷訂貨會,推廣網上交易、連鎖經營等物流形式,支持鼓勵蓮花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品牌走向全國。
五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一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用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和基地建設,對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適當減免稅費。二要建立農業發展基金。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發揮財政杠桿效應,探索建立農業保險體系,引導鼓勵保險機構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三要加強政銀合作。充分利用省信用聯社掛點蓮花縣的機會,加強與銀行間交流合作,積極引導銀行開發出適合農業產業化各環節的金融產品,為蓮花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優質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