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佛岡縣石角鎮衛生院(511600)劉兆霞 蘇秋蘭
廣東清遠佛岡縣中醫院 劉秀云
筆者將四子散熱熨腹部作為老年糖尿病便秘的基本護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60例,采用簡單隨機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9.3±6.2)歲;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8.6±7.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符合2013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指南: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中,餐后2小時微量血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2)年齡在60~80周歲。3)使用降糖藥物口服或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相對穩定(FPG<7.0mmol/L,2hPG<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4)長期有排便時間延長,相鄰2次排便時間間隔>3天以上。便質干結,糞塊如羊屎狀或團塊狀,排便費力;或便質不硬,但有排便困難或排便不暢情況存在。5)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1)存在可能影響依從性的各種因素。2)近1月內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代謝紊亂以及合并感染者。3)腸道器質性疾病患者。
1.3 治療及護理方案 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護理及嚴格控制血糖。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腹部按摩,每日2次,每次30分鐘。試驗組給予四子散熱熨腹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療程3天。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腹脹程度、排便情況,評價兩組總有效率情況。
1.4 療效評價 主要療效指標:總有效率,評價標準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癥狀、體征消失,1天或2天排大便1次;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2天或3天排大便1次;有效:癥狀、體征改善,3天排大便1次;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3天未排大便。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總有效率。
次要療效指標:腹脹癥狀評分,參考疼痛評估國際通用的數字分級法(NRS),由護士指導患者從數字線向評估尺上選出最能代表患者本人腹脹程度的數字,0表示無腹脹,10表示劇烈腹脹,兩組治療前后各進行一次評估,并記錄患者的得分情況。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治療前后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總有效率比較 3天療程結束后試驗組有2例未排便,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7例未排便,總有效率為7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合療效等級分布分析,四子散熱熨腹部因對癥狀改善更明顯,顯效數明顯較對照組多,無效數則較對照組少,提示該方法取得的效果更佳,見表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腹脹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分別對患者腹脹程度進行評分。治療前兩組腹脹程度均較高,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治療后腹脹程度均有改善,但試驗組改善更明顯,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且治療后試驗組腹脹程度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四子散熱熨腹部有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腹脹癥狀,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腹脹程度評分比較
老年糖尿病便秘臨床常見,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患者具有潛在風險。中醫學認為,便秘的病位主要在大腸,與肺、脾、腎關系密切[4]。肺與大腸相表里,肺燥肺熱移于大腸,導致大腸傳導失職而形成便秘;脾主運化,脾虛運化失常,糟粕內停而致便秘;腎主五液,司二便,腎精虧耗則腸道干澀。年老體弱之人,氣血虧虛,加之素患消渴,陰精虧耗,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氣虛運血無力,瘀血內阻,胃腸蠕動功能下降,血虛陰血不足,腸液津虧,腸道失潤,這些因素均可引起腸腑傳導功能失調,導致便秘的發生。結合其病因病機改變,治當以溫經通絡行氣為法。四子散由紫蘇子、吳茱萸、萊菔子、白芥子組成,皆為辛溫之藥,紫蘇子可降氣,吳茱萸可健脾理氣,萊菔子善于降氣消脹,白芥子功于理氣散結通絡,四藥合用,共湊溫經通絡行氣之功。
本研究中,四子散熱熨腹部不僅提高了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同時較常規腹部按摩護理明顯緩解了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腹脹程度。基于四子散各種藥物獲得方便、熱熨易于操作等特點,該方法可被作為老年糖尿病便秘的常規護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