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043300)侯社榮
現將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情況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闌尾炎患者5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8例。對照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齡13~58歲,平均(33±0.2)歲;實驗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齡15~50歲,平均(32.5±0.1)歲。發病至就診時間0.5~7.0小時,平均3.75小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護理干預護理。
1.2.1 術前干預:1)心理護理:患者常突然起病,病情急驟,手術治療突然,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產生極度恐懼,容易導致緊張、焦慮、抵制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耐心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鼓勵,介紹手術成功病例及施術者,使患者消除顧慮,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從而主動地配合治療。2)對癥護理:指導患者取舒適臥位休息,如半臥位。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疼痛明顯者按醫囑使用解痙劑以緩解癥狀。3)飲食護理:腸道恢復好者可給予流食,病情嚴重者或急診手術者應禁食,注意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4)病情觀察: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腹痛程度、神志、反跳痛、肌緊張狀況、白細胞計數以及腹部包塊的大小變化等。
1.2.2 術后干預 1)疼痛護理:術后患者多數出現疼痛,護理人員可囑咐患者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以緩解疼痛,如聽音樂,聊天等。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痛藥,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2)切口護理: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手術切口的情況,一旦出現紅、腫、熱、痛,需將切口擴大以清除異物、排除膿液,并給予充分引流。3)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引流管通暢與否,避免血凝塊堵塞引流管而導致感染,記錄引流液的性狀、色澤、量,一旦發現應及時上報醫生并協助處理。4)飲食指導:術后患者自肛門排氣后,方能給予流質飲食,開始以米湯、果汁為主,逐漸改為半流質食物及軟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期間應少食多餐、清淡。出現便秘者首先調整飲食,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比較 實驗組的發病率為7.1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57%,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的比較 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9.2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的比較[n(%)]
急性闌尾炎典型臨床表現為下腹部或臍周逐漸發生隱痛,數小時后轉移至右下腹部,常伴隨嘔吐、惡心、食欲不振、乏力等,初期除乏力、低熱外,全身癥狀常不明顯,右下腹闌尾區(麥氏點)壓痛,則是該病重要體征[1]。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多采用手術治療,常出現的圍術期并發癥有感染、尿潴留、便秘等[2]。此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手術切口的情況,一旦出現紅、腫、熱、痛,需將切口擴大以清除異物、排除膿液,并給予充分引流。同時應指導患者鍛煉床上排泄,定時排尿,預防尿潴留。出現便秘者首先調整飲食,必要時給予緩瀉劑,避免使用強瀉劑或刺激性較強的肥皂水進行灌腸,以防腸道蠕動增加而導致手術縫合切口裂開、殘端闌尾結扎線滑落等[3-4]。通過以上護理干預可以使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大大下降,提高護理滿意程度。本研究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為28.57%,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71.4%;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為7.14%,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89.29%。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在急性闌尾炎的圍手術期,顯著提高手術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恢復情況、改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
[1]劉長昆,王建,于世良,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7):766
[2]賴添武,莫志和,陳國鋒.腹腔鏡治療老年人急性闌尾炎32例臨床分析[J].微刨醫學,2009,4(3):301
[3]馬其洪.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老年人闌尾炎140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17(3):57
[4]巫文崗,李夏魯,莫啟章.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26例的臨床分析[J].微創醫學,200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