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凱,薛建新
(內蒙古聯手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巴盟 015000)
鄂爾多斯市五家夭連接線公路ZX2合同段施工起點樁號為K5+900,終點樁號為K13+829.177,路線全長7929.177m。X618線公路平交改立交工程施工起點樁號為K51+341.607與五家夭連接線K13+440.234處相交,路線施工終點樁號為X618(楊吉線)K52+200,與沿黃一級立體交叉于K44+479.948處,路線全長858.393m。
①五家夭連接線: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km/h,路基寬12m,路面寬11.4m,路肩板2×0.3m。橋涵設計荷載等級:公路I 級,橋涵與路基同寬。連接線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1所示。

連接線主要技術指標表 表1
②X618平交改立交工程:采用三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40km/h,路基寬8.5m,路面寬7m,土路肩寬2×0.75m。橋梁寬12m,橋頭兩側各設100m漸變段。橋涵設計荷載等級:公路Ⅱ級,小橋涵與路基同寬。主要技術指標見表2所示。

X618平交改立交主要技術指標表 表2
測設施工中樁、護樁及水準基樁,繪制橫斷面圖,復核工程數量。對原地面進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20cm,碾壓至設計要求壓實度。將取土場表面用推土機清除,并按要求將耕植土運到指定的堆土場以備復耕時使用。
①為便于施工車輛暢通行駛,在主線右側縱向修建5m寬便道,在交通不便處修建施工便道,橋梁處搭設便橋。便道路面采用厚10~20cm的天然砂礫鋪筑,路面寬度不小于設計要求。為保證便道的正常使用,成立專門的便道養護隊,配備灑水車等設備,對便道進行維護,力爭不出現晴天起塵、雨后斷行的情況。
②臨時便道通過排洪河道時,設置臨時便橋和臨時管涵,確保排洪順暢不積水。
路堤的填筑施工工藝如圖1所示。
2.3.1 地表表面清理
將所有填方范圍內樹木雜草,地表的耕植土全部清除干凈,然后按照不同情況進行一般地基的處理,清理掘除工作由推土機配合人工進行,并根據技術規范或設計要求對地基土表面進行翻松壓實。

圖1 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
2.3.2 特殊路基處理
將原地面清表后,整平碾壓合格后,再將80cm厚的天然砂礫分層填筑。
2.3.3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以風積沙為主要原材料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筑。填方施工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進行控制。三階段為: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四區段為:填筑區、攤平區、碾壓區、檢測區。八流程為:測量放樣、挖裝運輸、卸土填筑、攤鋪整平、灑水或晾曬、機械碾壓、自檢、報檢。施工以機械化施工為主。
基本機械配備組合方式為:試驗段施工、推土機清理現場、壓路機碾壓原地面、挖掘機/裝載機挖裝、自卸車運輸、分層填筑、推土機初平、灑水車灑水、平地機精平、振動壓路機碾壓,在填筑前進行試驗段鋪筑。
采用FLAC3D有限元軟件建立路堤填筑數學模型,進行沉降分析計算。通過計算可得出沉降云圖及變化曲線圖。
分析沉降云圖和變化曲線圖可得出如下結論:
①路堤的沉降呈對稱形狀,且中間位置沉降大,而兩側沉降小;②路堤的沉降主要在填筑過程完成,沉降最大值約為5.2cm;③隨著施工活動的結束,路基的沉降還有一定的回彈,這主要是由于風積沙路基的沉降完成較快,隨著上部施工荷載去除后,類似于卸載作用,從而使得路堤有一定的回彈變形。
本文結合鄂爾多斯沿黃一級公路建設,對風積沙路基的填筑施工工藝進行了論述,并建立模型進行了沉降分析計算,為我國在干旱地區建設一級公路提供實踐經驗。
[1]JTGD30-2004,公路路基設計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