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霖
(編輯 秦明)
只要一提起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丁家店村,人們就會聯想到該村有一個馳名省內外的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被譽為南黃海之濱的“星光大道”。
丁家店村位于如東縣城東南20公里處,2005年由協和村、港閘村、丁店居委會合并而成,東臨南黃海,222省道穿境而過。全村8232人,在村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越辦越紅火,有效地帶動了村風、民風、社會風氣的好轉,在構建和諧村居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2年,該村分別被江蘇省民政廳評為“居家養老示范社區”、國家司法部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2002年初夏,丁家店村的周成兵從教師崗位上退下來后,經常看到村民們農閑時“小來來”(打長牌),一些退休人員也參與其中,為輸贏常發生口角,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影響了社會穩定。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和調研,他發現農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單調、枯燥,平時除了看電視外,就再也沒有其它文化活動。哪里有個草臺班子演出,不管內容健康與否,人們會從十多里路遠處趕去觀看。周成兵反復思忖:“如果不用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農民就會被糟粕所毒害。”于是,一個創建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的念頭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不少老年人尤其是退休人員的積極響應,也得到村黨支部、鎮老干部黨支部、鎮退教協會、鎮工會等部門的支持。為此,村黨支部、村委會召開了聯席會議對建老年文化活動中心進行了專題討論,并分別召開了黨員和村民代表座談會,決定拆除毛竹橋老村部舊房,用以興建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聞訊后,退休人員喜出望外,人人動手,拆房的拆房、運料的運料,忙得不亦樂乎,周圍不少村民也加入進來。就這樣,共用了250多個人工,拆除了9間舊房。該村建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的喜訊很快傳到江蘇省勞模、南通市人大代表、江蘇順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國祥(丁家店村人)耳中,為支持家鄉文化建設,他主動請纓、無償包攬了整個建房任務。經過一周的緊張施工,一座200多平方米的簡易老年文化活動中心,以嶄新的風貌呈現在毛竹橋西側、丁店河北岸。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某些人眼里,200多平方米的4間平瓦房,似乎太簡陋、太普通了,與“文化活動中心”的稱謂似乎不太相稱。但在周成兵一班人心目中,已經十分滿足了!他說:“過去丁店鄉文化站創辦之初,是借用蜂場不足50平方米的兩小間倉庫,開展了多項文化陣地活動。如今,我們是典型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面積大,活動項目定能超過鄉鎮文化站,且有特色,能吸引人、凝聚人。
為開辟文化中心陣地活動,周成兵自費帶領一班人多次赴縣城文化館、文化宮及鄰縣的鄉鎮文化站觀摩學習。他們采取“自己湊一點,動員大家投一點,到各部門爭取一點”的方法,因陋就簡辦活動中心。鎮教辦送來了黑板、書櫥,鎮工會送來了工人報刊,鎮文化站送來了圖書,鎮財政所送來了辦公桌椅,老干部支部送來了象棋、跳棋、撲克牌,鎮體協送來了羽毛球拍和乒乓球臺,有幾位村民還從家中搬來了方桌和板凳……看到這一切,周成兵一班人信心更足了,200多平方米的活動室規劃得井井有條,既有活動室、閱覽室,又有排演室、娛樂室,還設計了板報、畫廊等。毛竹橋畔一下子鬧騰起來,老年人蜂擁而至,中青年文藝愛好者也積極參與,活動中心開辦以來,月均活動者達1500人次。
該村以文化中心為主陣地,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現已舉辦了七屆老年運動會,還多次組隊參加省、市、縣老年體育、健身操比賽,屢獲佳績。農民集居點和鎮郊結合部早晨與黃昏均能見到老年隊員的身影,他們自覺成立了晨練隊、晚舞隊,不僅增強了體質更愉悅了身心。
2006年10月,該中心在創辦家長學校、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基礎上,又與如東縣老年大學合作,創立了全縣第一所老年大學分校,開設了時事政治、普法綜治、保健衛生、農業科技四大課程。
目前,丁家店村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與村公共服務中心融為一體,整個占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活動陣地886平方米,多功能活動室324平方米,擁有一流設施的乒乓球室、展覽室、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排演室、健身房等,老人們活動在“不是星光大道,勝似星光大道”的精神樂園中,臉上綻放著幸福快樂甜蜜溫馨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