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紹興市煙草公司嵊州分公司,浙江紹興 312400)
煙草青枯病是一種由茄科雷爾氏細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寄生的典型的細菌性維管束土傳病害,也是世界范圍內煙草上主要的毀滅性病害之一[1-4]。病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通過流水、肥料、病土以及人為因素傳播[5]。高溫高濕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氣候條件,6-7月間的連綿陰雨和高溫干旱后驟降暴雨有利于病害的發生。該病在我國南方煙區發生普遍,連作地煙草青枯病發生較重,對煙草生產具有很大威脅[6]。
紹興嵊州香料煙產區由于多年來種植香料煙品種的單一性,土地有限栽培的連作性,且以化學農藥為主的防治措施,導致香料煙品種抗逆性衰退,致使病害對香料煙的為害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嚴重影響香料煙的煙葉品質。目前,國內外煙葉產區也在不斷研究其防治方法,由于青枯病發病原因比較復雜,因此建立一套綜合防治方法,以有效控制大田該病害的發生,在實際生產中,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結合嵊州香料煙病害的現狀,在煙葉生長的各個流程進行控制,制定出一套綜合防控技術,使嵊州香料煙生產在病害防治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突破,有助提升嵊州煙葉品質、提高煙農經濟效益,并可為嵊州香料煙的優質適產打下良好基礎。
選擇一塊試驗地,年初進行翻耕時撒生石灰進行消毒,與相同條件下未撒生石灰消毒的地塊進行對比,統計2塊煙田大田生長期青枯病發病率,計算經濟效益。
選擇往年種過煙,且煙稈、雜草等未集中銷毀的地塊,與往年未種過煙、田間衛生條件好的地塊進行對比,統計發病率、病情指數,計算經濟效益。
香料煙大田生長期,采用防治青枯病的藥劑噴施預防,統計發病率、病情指數,計算經濟效益。主要研究預防青枯病的良好藥劑,篩選出適合本地使用的農藥。
發病率/%=(發病的煙株數/調查的總煙株數) ×100,病情指數=∑ (各級病株數×該病害級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值) ×100。
2.1.1 青枯病發病率
對撒生石灰處理和不撒生石灰處理的煙田進行青枯病發病率比較,結果 (圖1)表明,在大田生長的不同時期,撒生石灰處理的煙田青枯病發病率明顯低于不撒生石灰處理的煙田,說明生石灰對香料煙青枯病的擴展蔓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翻耕煙田時撒生石灰能較好地控制青枯病的傳播。
2.1.2 產量和產值

圖1 不同處理青枯病發病率的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對翻耕的香料煙田撒生石灰進行消毒對香料煙的產量、產值影響較大,產量、產值及均價明顯比不撒生石灰消毒處理的煙田高。說明對翻耕的香料煙田撒生石灰消毒可明顯提高香料煙的產量和產值,增加經濟效益。

表1 不同處理對香料煙產量和產值的影響
表2結果顯示,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將病株殘體帶出田外處理的煙田,香料煙青枯病發病程度輕,對煙草病害防治效果明顯;且搞好田間衛生的煙田香料煙產量、產值及均價均比未搞田間衛生的煙田顯著提高。

表2 田間衛生對香料煙青枯病防效及產量、產值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大田管理期,噴施藥劑進行預防的煙田青枯病發病率、病情指數比未噴施藥劑的煙田低,產量、產值均比未噴施藥劑的煙田高。說明大田管理期噴施藥劑預防對青枯病的發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減少青枯病株的發生,且一定程度上提高煙農經濟效益。幾種藥劑效果對比中,噴施農用鏈霉素的煙田青枯病發病率、病情指數均相對較低,說明農用鏈霉素對抑制青枯病的發生效果較好,噴施托布津藥劑效果次之。

表3 大田期不同藥劑噴施對香料煙青枯病防效及產量、產值的影響
青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因此,翻耕煙田時用生石灰消毒,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原,改良了土壤酸堿性,從而降低病害的發生,并大大提高香料煙煙葉的品質,對提高煙農經濟效益也有明顯實效。
田間清潔措施非常重要,在合理輪作的基礎上,田間衛生做得好不僅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還能提高煙葉品質和煙農收益。因此在做技術輔導時,要積極指導煙農做好田間清潔,一是煙田要及時深翻耕,清除雜草,惡化病菌生息環境,消滅侵染源;煙葉采收完后,將病株連根拔起集中處理,切勿將病株隨地亂扔,以減少病菌傳播蔓延的機會;對地勢低的田塊要起好垅,利于排水,防止串灌漫灌,減少病菌傳播機會。二是做好田間衛生操作,對局部發病田要先健株,后處理病株,大田前期發現病株,最好立即拔除帶出田外集中銷毀。
青枯病是細菌性病害,噴施農用鏈霉素對病害的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目前還沒有其他理想的預防藥劑,長期使用單一藥劑,易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藥劑預防效果減弱。因此篩選出其他良好的預防藥劑來輪換使用仍然非常重要。
[1] Diogo R V C,Wydra K.Silicon-induced basal resistance in tomato agains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is related to modification of pectic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J].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07(70):120-129.
[2] 孫思,韋愛梅,伍慧雄,等.青枯病的化學與生物防治研究進展 [J].江西植保,2004,27(4):157-161.
[3] 汪炳華,殷紅慧.煙草青枯病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10,16(4):49-53.
[4] 朱賢朝,王彥亭,王智發.中國煙草病害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152-162.
[5] 白建保.煙草病蟲害防治圖說[J].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6] 陳瑞泰,朱賢朝,王智發,等.全國16個主產煙省 (IX)煙草侵染性病害調查報告 [J].中國煙草科學,199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