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榮景(本刊記者)
黃龍“一述雙評”以民意“稱量”干部
文/陳榮景(本刊記者)
鄉村干部公開述職,接受群眾評議和民主測評,使民意成為“稱量”干部好壞的“秤砣”。
8月15日上午10點,黃龍縣圪臺鄉黨委書記李世權走向會場臺前,今天他要在縣委組織部門的監督下,對全鄉8個村100余位村民代表進行半年工作述職,并現場接受群眾提問和打分。
“上半年來,圪臺鄉黨委干部走訪群眾300多戶,收集意見100多條……”述職剛進行過半,出乎意料,臺下一位村民代表突然起身打斷他的報告?!拔沂芹倥_村村民麻玉亮,我想知道鎮上收集群眾意見是不是走過場?年前承諾為村里修路,為什么8月份還不施工?”
“意外”讓李書記神經緊繃,稍有閃失他將難以“下臺”。自去年7月起,黃龍縣在鎮村兩級推行以干部述職、群眾評議和民主測評為主要內容的“一述雙評”制度,“民考官”“民評官”一下把基層干部推上風口浪尖。
會議一開始就彌漫起辛辣的“火藥味兒”,面對村民不依不饒的發問,作為“一把手”的李世權必須有所答復。
“年初項目上報后,縣上工程人員發現村子山體結構復雜,硬性開挖容易造成塌方,前期施工方案制定不好,村道將存在安全隱患。”翻開記事本,李書記將記錄在案的工程落實情況向全場匯報。
從勘探到出臺方案、從爭取資金到動工的準確日期,李世全的回答有事實有依據,村民麻玉亮怨氣盡消,現場表態:“書記的回答我很滿意!”
這僅是整場大會的第一顆“子彈”,一個個重磅炸彈很快接踵而至:“為什么有的60歲老人能吃低保,有的卻不行?”“村里有人騎摩托車摔傷,合療為什么不能報銷?”“今年的農機補貼什么時候能夠發放到位?”
“低保不是每個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只有符合有關條件并通過嚴格審核后才可以。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部分群眾的誤解。”李書記耐心解答問題,務求群眾代表的支持和理解。
接下來,100多位村民代表在大會上或評價,或質疑,或咨詢,或建議,紛紛踴躍發言,包括鄉黨委書記、鄉長在內的7名述職干部有問必答,坦誠接受考量,盡管事前準備充分,不少干部下臺時還是汗濕了衣領。
“黨組織牽頭、群眾評議,把基層干部真正置于組織、群眾的雙重監督之中,變群眾‘不愿參與’、‘被參與’為‘主動參與’,讓群眾訴說不滿、表達意愿,正是制定這項制度的初衷?!笨h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富榮認為,黃龍縣“一述雙評”制度的推行重新定義基層干部的考核導向,讓民意真正對干部工作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
自去年底,活動在黃龍縣10個鄉鎮黨委、86個農村支部和2個城市社區推行,縣委多次下發文件完善制度,逐漸將活動過程細分為述前準備、召開大會、整改落實和結果運用四步驟。
為確保評議的真實性,對于群眾代表,縣委有“硬性規定”:推選代表要敢為群眾直言,把群眾的真實意愿帶到述評大會,按照每10到20戶群眾產生一名代表,產生方式可以有組織提名、群眾聯合推薦、投票選舉、個人自薦等多種,最終確定的群眾代表名單要及時公開。
“以前沒有地方讓我們發言,現在有意見直接大會上提,干部都敬重著我們。”敢跟鄉黨委書記“叫板”的麻玉亮告訴記者,他一大早冒雨趕4公里山路,9點鐘到達會場等待,就是為當好群眾“考官”。
“‘一述雙評’讓群眾有參政議政的機會,保障他們的切身利益,有群眾參與制度才有生命力?!崩罡粯s形容,評議像桿秤,群眾是秤砣,評議是定星,干部什么分量,用秤一稱便見分曉。
下午2點30分,圪臺鄉的“一述雙評”會進入尾聲,群眾根據干部表現進行打分?,F場公布結果,書記李世權全票“優秀”,班子成員則多為“優秀”和“稱職”票兼具,數據將統一作為今后組織部門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項重要依據。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2萬多群眾參與“一述雙評”,128名鄉鎮干部和257名村干部接受群眾評議。
8月14日,黃龍縣普降大雨,石堡鎮磊莊村村民董長山冒雨在山間查看自己的四畝核桃園,眼下正是核桃快要成熟的關鍵期?!耙稽c兒也不敢馬虎,一年的辛苦都在這上面?!闭f起今年保秋收,董長山最在意的還是從家到核桃山這邊的生產用橋。
“今年雨水特別厲害,兩個月前老橋被山洪沖垮,直接影響我下半年的生產生活。”董長山回憶災情仍心有余悸,然而災后不久,鎮黨委書記耿文忠就來到他家了解情況。
很快,鎮黨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根據垮塌情況制訂計劃列出預算,爭取資金33萬元,更讓董長山感到驚喜的是,僅歷時15天,鎮上就搶修建成了這座橋。
“鎮黨委通知村民8月底要開述評會,我本打算會上提意見修橋,可沒等到大會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倍L山對鎮干部作風的轉變很滿意。
事實上,年中的述評大會還沒有召開,石堡鎮黨委班子從5月份就進入高壓狀態,鎮黨委書記耿文忠在三個月內進村走訪調研20多次,跑遍全鎮18個村子、3個社區。
“我包扶的村今年要新栽80畝核桃,苗木從哪來、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后期管理能不能跟上,通過調研提前收集并及時解決問題,大會一旦有村民提出,我才能有交代。”耿書記表示,這一方面是為述職報告做準備,更重要則是為群眾扎扎實實地干些事情。“你干得好,群眾會給你投優秀票?!?/p>
高壓之下,鎮上干部人人鼓起勁兒,上半年以來,全鎮共計投資1.78億元整改全鎮基礎設施,落實33個農業產業項目,為今年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李富榮形容這種現象為:臺上一分鐘,臺下一年功?!耙皇鲭p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群眾對干部監督成常態,逼著干部動起來,多為群眾辦實事,把功夫下在平時。
在白馬灘鎮,記者見到鎮人大主席屈學寶時,他正在埋頭整理自己即將要在會上宣讀的述職報告。這份報告材料的寫就,卻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容易。
“過去多是問題發生了我們才去撲火,現在一旦在述職會上被村民難住,亡羊補牢已經太遲?!鼻鼘W寶說。
“一述雙評”倒逼干部將工作思路扭轉到“防火”上。屈學寶堅持每兩周下鄉一次調研,一支筆、一本筆記本是他包中的常備物品,遇到群眾提問就及時記錄。
一次走訪中,他了解到鎮上石門峽漂流項目施工引起附近村民不滿,他敏銳察覺到這是一起重大安全隱患。“村民不滿開發商的征地補償費,多次到施工現場阻撓施工,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鼻鼘W寶及時將情況匯報鎮黨委主要領導,在鎮黨委支持下,他帶領干部,逐一走訪石門峽周圍村子村民,調查了解具體情況。
“由于開發商是按照國家標準補償,并未違法,村民鬧事便不占理,可如果無法取得村民支持,工程又無法進行。”為預防事態擴散,鎮黨委班子多次組織開發商和村民面對面溝通,為村民普法講法,一個月調解后,村民終于同意不再阻撓施工,對旅游項目落地表示支持。
8月底,白馬灘鎮即將召開述評會,功夫下在平時的屈學寶顯得自信?!巴ㄟ^向群眾述職,讓群眾全面了解我們平時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減少干群之間的誤解,也讓我今后的工作能更順利開展?!?/p>
目前為止,黃龍縣在述評活動中共收集整理群眾意見建議280余條,形成整改方案96個,在全縣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謀發展的良好風氣。
三岔鄉四條梁村村民閆平華種著10畝蘋果,今年預計收入10萬元。然而這個數字,在去年他還不敢想象?!包S龍地處高原山區,容易出現極端天氣,這兩年一遇冰雹,地里的收成就全泡湯?!遍Z平華訴說著種蘋果的辛酸史。
去年鄉上召開干部述職會,他抱著試一下的態度提出需要村里幫扶修筑防雹網,會后閆平華自己都不在意這件事,可接下來一個月發生的事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
從鎮干部到村干部,開始頻繁來果園考察,村支書常建立騎著摩托車跑十幾公里去縣上給他要項目,很快,村子100畝果園都搭上防雹網。“第一次我感覺自己說話有分量,覺得述評會不是過場戲?!遍Z平華感慨。
“一述雙評”會后干部解決問題立竿見影,讓閆平華感到種地有了靠山,一直猶豫不決不敢擴大經營的他,今年一口氣又承包下20畝核桃園?!斑€沒有開會,支書已經來找我了解需求,要幫我建起核桃烘干爐?!遍Z平華感到心里十分踏實。
“述評會上提出的問題不能整改,制度仍是做樣子,久而久之群眾根本不會來參會。”李富榮對此有清醒認識,早在制度設計之初,縣上已經考慮到這項制度的實效性和長效性。
黃龍縣委規定:對群眾在大會上反映出的問題、意見、建議,干部要及時做出承諾,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述評大會的總體結果將作為鄉村干部實績評定、年終考核、評優樹模及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連續兩年被評為不滿意干部,給予降職和免職等組織處理。
三岔鄉李陳村村民邱福軍一直靠外出務工養家,常年在外漂泊的他渴望回歸鄉土,可返鄉后拿什么賺錢成為他的心頭病。去年鄉上“一述雙評”會,他提出希望政府為村民提供蘋果種苗發展產業,這個問題很快被農業綜合站站長鄭學民一肩擔下。
“不僅送來樹苗,鄭站長還常來地頭手把手傳授我蘋果嫁接技術?!鼻窀\妼抑猩降毓麍@的迅速成形感到高興,年終述評會上他為鄭學民投下優秀票。
“由于民意反映良好,三岔鄉去年提拔一位副科級干部,表彰三名先進站長,做到干與不干不一樣,激勵鄉村干部為民辦事?!比磬l黨委書記李曉民介紹,賞罰分明讓鄉村干部人人服氣,述評會也成為干部表現自己的最佳舞臺。
據介紹,黃龍縣去年一批提拔了8名表現突出、群眾評價滿意的干部。整個活動中,對38名鄉鎮領導干部和88名村干部在測評中出現少數“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的分別進行了誡勉談話,2名群眾評價不滿意的鄉干部被免職,1名村干部被依法罷免。
近一年的探索中,“民評官”在黃龍縣干部和群眾中引起巨大反響,如今干部坐辦公室的少了,下基層的多了,農村基層各項工作更加切合民意,群眾也更加支持理解,工作效率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