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慶
(蘭州鋁廠職工醫院,甘肅蘭州 730000)
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
梁國慶
(蘭州鋁廠職工醫院,甘肅蘭州 730000)
目的: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進行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間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42例作為觀察組,另取正常孕婦42例作為對照組,對以上兩組進行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規檢查。對比兩組的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的血小板水平以及白細胞水平與對照組基本一致,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紅細胞壓級水平及纖維蛋白原水平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以及凝血酶原時間要均要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產婦進行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規檢查并監控可以有效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這對于產婦的正常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血壓 凝血功能 妊娠期
產婦在妊娠期會出現一些特有的疾病,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就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其病因尚不明確,但相關研究得出該病癥與炎癥反應、營養缺乏、功能性免疫以及遺傳因素等存在著一定的聯系[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對胎兒帶來一定的影響,它會阻礙胎兒的正常發育。我院對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間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42例進行了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規檢查并與正常孕婦的檢查結果進行了比較,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間收治的84例孕婦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其中42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組,42例正常孕婦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為23至36歲,平均年齡為(28.7±3.8)歲,孕周為27至40周,平均孕周為(37.2±1.3)周;對照組年齡為24至37歲,平均年齡為(28.3±4.1)歲,孕周為29至39周,平均孕周為(36.3±1.4)周。以上人員并無糖尿病、心、肝、腎等疾病。兩組在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以上人員進行血樣檢查。在進行抽血之前保證受檢人員為空腹狀態,抽血0.2ml置入抗凝試管中(含枸櫞酸鈉),之后對樣本進行離心,轉速為3000轉每分鐘,離心時間為15至20分鐘,離心完后抽取血漿備用。采用血凝分析儀以及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相關檢測。
采用SPSS 15.5軟件系統進行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表1分析得出對觀察組的血小板水平以及白細胞水平與對照組基本一致,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紅細胞壓級水平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表2分析得出觀察組的纖維蛋白原水平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以及凝血酶原時間要均要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血常規檢測比較(ˉx ±s)
表2 兩組患者血凝分析檢測比較(ˉx ±s)
目前妊娠期高血壓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是存在一些潛在因素與該病癥的發作有關如原發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等[2]。另外貧血、營養不良、肥胖都會引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該病癥還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子癇前期活性氧生成速率會上升且炎癥因子釋放數量也會不斷增加,此時患者的凝血系統將會出現異常,并表現出全身性的非特異性炎癥反應。在上述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血管痙攣,這將對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環帶來極大的影響[3]。同時胎盤供血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將給胎兒的發育帶來嚴重的影響[4]。
我院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42例作為觀察組進行了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規檢查并與正常孕婦的檢查結果進行了比較,發現觀察組的紅細胞壓級水平及纖維蛋白原水平要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以及凝血酶原時間要均要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在以上研究中可以發現纖維蛋白原是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當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出現損傷時,促凝蛋白的數量將不斷上升,此時血管活性物的釋放量也會提高,然而舒血管活性物釋放量將會下降,從而引發局部血管痙攣[5]。在這種情況下血管的通透性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時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含量將會上升,凝血酶也會被激活且加速凝血作用,那么凝血酶原時間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將會縮短。同時還會產生部分血栓,會造成紅細胞壓級上升[6-7]。以上研究結果基本與上述觀點表現一致,這也反應了纖維蛋白原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密切相關性。
綜上,對產婦進行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規檢查并監控可以有效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值得臨床推廣。
[1]林建華,林其德,張為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凝血相關指標的變化[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12(01):313-315.
[2]賈云霄,魏麗晶,溫巖.54例子癇前期孕婦凝血功能測定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13(09):521-523.
[3]張小雁,沈宗姬,鄭海建.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凝血相關指標的改變及臨床意義[J].海南醫學.2011,14(02):627-629.
[4]龍偉,劉曉梅,韓素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圍產期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2,25(21):134-136.
[5]黎德群.6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效果分析[J].華夏醫學.2009,11(06):269-271.
[6]孫惠玲.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9,14(22):301-303.
[7]李吉華,周金玲,李鮮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健康教育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16(22):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