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方華
摘要:我國一直未放松對腐敗的治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斷進行反腐制度創新的同時又暴露出許多新的問題,許多的反腐措施只能打著蒼蠅卻打不了老虎,本文從反腐的四大模式出發,對其進行分析、評價,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來探尋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反腐路徑。
關鍵詞:人性;尋租;反腐模式;無賴原則
根據外媒的報道,如果中國反腐徹底那么國民將獲得700億美元的紅利【1】。我國目前嘗試的反腐模式為高薪養廉、制度反腐、運動反腐和機構反腐,各種反腐模式交叉使用,取得了很大成績。同時,在反腐制度創新過程中存在與我國國情不相適應的方面,有待我們進一步探尋并糾正反腐過程中的偏差行為。
一、腐敗產生的根源
資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是市場自發配置,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機制;我國的資源配置以行政權力支配為主,體現為行政審批權。尋租即權利人憑借一定的權利或制度進行尋求財富的轉移活動【2】。尋租的可能性存在導致行政審批權的異化,政府官員利用公共權力非法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實際的行政過程中權力的高度集中,一把手大權獨攬,監督機制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這過程中產生了腐敗行為。
二、四種反腐模式及評價
(一)高薪養廉。高薪養廉在我國沿襲已久,高薪制使政府官員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從而增加腐敗成本。目前在新加坡和香港盛行。新加坡的模式為高薪資、高福利和高公積金,并涉及到住房、養老、醫療保險等各個方面,“三高”對于新加坡的腐敗治理取得巨大成功,成為公認的廉政國家;我國香港地區實行高薪資、高福利和廉政公署模式,政府公務員的工資普遍偏高,公務人員除了能得到高薪酬外,還能得到各種形式的福利待遇,這種模式的實行使香港的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大大促進香港的建設。香港和新加坡在高薪資實行的同時伴隨著嚴格的懲戒制度,只要公職人員涉嫌貪污并查有實據,不僅一律撤銷職位或者監禁,同時其在位所累積豐厚的公積金將會被全部取消并充公;我國高薪養廉的制度中也設計相應的懲戒措施,但由于政策執行力度不強、公務人員基數過大等原因,在反腐方面取得的成效有限。
(二)制度反腐。制度的設計在于遵循“無賴原則”即“人人都應被當作無賴”【3】,制度的設計不僅要對“無賴”行徑進行有效的鉗制還要能防止和遏制人們萌發的各種損公利己的各種“無賴”想法。我國的制度反腐主體十分廣泛,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至基層自治機構所做的各種反腐工作,這一系列反腐工作圍繞著道德準則、行為規范、懲處條例以及監督行為展開,層層交錯,相互重疊。繁而雜的反腐主體不利于我國制度反腐的實施,容易出現“都不管同時又都管”的局面。另外,當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步履維艱,二者出現失衡,這也為腐敗行為提供捷徑,很容易讓人們對制度反腐失去信任。雖然我國在制度反腐方面取得很大成績,但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繼續探尋如何將制度反腐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程度。
(三)運動反腐。運動反腐即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揭發、檢舉、參與懲戒貪污腐敗行為。在我國反腐倡廉的文化建設中,廣大人民群眾在反腐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腐方式不斷創新。以往通過匿名檢舉信、實名舉報等方式對貪污腐敗行為給以嚴厲的監督,先如今形成網絡反腐、情人反腐等,目前許多腐敗案件的曝光都是網絡傳播的結果;但運動反腐有天然的缺陷很容易受到社會不法分子的利用,群眾很容易被社會情緒牽著走,形成“民粹主義”,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同時,當個人面對政府建設的繁雜反腐體系時,監督能力有限,政府很容易忽視真正的反腐力量—民眾,只有當個人意見受到社會眾多關注轉化成公共事件之后,政府才給以解決。民眾雖然是反腐的主力軍,但是受到自身天然的弊端,運動反腐很難取得主流地位,只能輔之于其它反腐模式。
(四)機構反腐。機構反腐即機構的自我監督,利用權力的自我制約懲罰組織內的腐敗行為,是黨和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廉潔而建立。這種反腐模式在我們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機構反腐在組織內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和權力的制約,對一把手的權力進行有效的鉗制,這有利于促進決策的民主化,減少權力的尋租。但在我國的實際政治活動中,權力與監督博弈,監督逐漸處于弱勢地位,機構反腐不獨立于機構之外,其反腐力度具有相當的局限性;當監督處于極度弱勢的情況下,機構反腐便失去了意義,很難持久,也不利于組織和諧;機構反腐最大的弱點在于脫離了群眾,只能作為權宜之計治理我國腐敗問題。
三、人性角度:可供選擇的反腐模式
人具有趨利性和經濟理性,腐敗心理可以原諒,腐敗行為要堅決杜絕。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反腐倡廉的文化價值觀的指導下,我們致力于反腐制度創新的同時應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這符合公民的權利意識。應遵循權力的可能性藝術,一方面擁有控制資源的行政審批權,同時應有更為嚴格有效的監督體系發生作用,科學決策,致力于資源配置的最大效用性;體系的反腐強于單一的反腐,機制的反腐強于職能呢過的反腐,在符合中國文化和全民共同利益兩方博弈過程中尋找一個平衡,并立法保證效率、公平和公正。強化政策執行力度;政策的執行力度應受到法律的保護,進一步明晰黨和政府的地位,保證制度執行力,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增加制度的整體效能。加強文化建設。在公務員隊伍中應遵從道德合理性,強化服務意識,從自身修養上減少腐敗發生的幾率;反腐工作應從高層做起,高層的自我反腐可以遏制下層官員的腐敗心理,能從真正意義上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http://news.ifeng.com/a/20140925/42083738_0.shtml
[2]李曉剛.《政府官員權力尋租的內涵和根源》.長安大學學報.2007年3月.
[3]新閱讀.2003年5月下旬刊.
[4]宋廣奇.《當代中國反腐模式轉換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1級研究生博士論文
[5]謝明,《論高薪養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