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鐵筱睿
摘要:指出了林地是非常珍貴的土地利用類型,具有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規劃好林業用地具有重要的國民經濟意義。現階段如何解決林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是林地管理工作跨入新世紀應該引起重視和認真加以研究的新課題。分析了海口林場基本情況及管理的現狀,探討了林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林地管理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海口林場;林地;管理
1引言
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江)樹林等林木的土地。特別是森林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林地可向人類提供大量木材和其他林產品。林地具有保護環境的作用,能補給大氣中氧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風因沙、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森林還具有美化環境的功能,具有極大的保健和美學價值。其利用特點是:利用周期較長;森林是一種再生資源;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利用方式較粗放;多為綜合利用。
根據林地的功能和利用特點,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對促進海口林場場及周邊村鎮經濟的發展,保護人民群眾基本生存條件都具有及其深遠的戰略意義,林地管理是森林資源管理的基礎,保護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的林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為了進一步加強林地管理,加快林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促進現行《森林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建立林地用途管理制度是今后我國林地管理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
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海口林場的林地管理,在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村鎮的積極配合下,認真貫徹黨和國家對林地管理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使林地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使得該場的林權穩定,林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摸清了家底,為該場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隨著新昆明的建設,海口地區的發展,特別是各大磷礦企業開采磷礦石和建設加工磷礦石生產磷肥所用場所都有涉及到征占用林地問題,使林場的林地資源受到一定的損失,林地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情況和問題。為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闡述當前如何進一步搞好林地管理,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為該場今后的經濟建設打好基礎。
2海口林場基本情況
2.1地理位置及范圍
海口林場地處昆明市西郊,位于東經102°28′~102°38′,北緯24°43′~24°56′之間,跨安寧市、西山區、晉寧縣3個縣(市、區)。場部設在西山區海口鎮,隸屬昆明市林業局,在海口林場范圍內村莊密集,有西山區海口鎮、碧雞鎮、安寧市太平鄉、連然鎮、晉寧縣二街鄉、古城鎮及200號、300號、400號信箱、五鈉廠、三環化工有限公司等50多家工礦企業,居住著漢、回、彝、白等兄弟民族,人口約10多萬人。海口林場實行二級管理體制,林場-營林區,林場下設生產科、林政科、財務科、4個營林區、森林派出所、中心苗圃、海口林場磷礦。現林場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4%,已成為昆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2林地資源概況
林場土地總面積7365hm2,(安寧市境內1242hm2、西山區5390hm2、晉寧縣733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6729.2hm2,占林場總面積的91.4%;非林業用地面積635.8hm2,占林場總面積的8.6%;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3985.8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9.2%;疏林地面積36.3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5%;灌木林地面積725.8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0.8%;未成林造林地面積682.1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0.2%;苗圃地面積7.9hm2;無林地面積1291.3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9.2%。
2.3森林蓄積量
海口林場活立木總蓄積118480m3。其中林分蓄積116730m3,占98.5%,疏林地蓄積220m3,占0.2%,散生木蓄積1490m3,占1.3%,四旁樹蓄積40m3。
3海口林場管理現狀
海口林場范圍內村社密集,工礦企業多,加之從外地遷移到本地區的人口逐年增加給林地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難,林地遭到破壞,增加水土流失,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存基礎。同時隨著新昆明的建設和旅游業、農家樂的興起,以及人們對回歸自然的迫切需要也使得保護林地和發展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若不加強林地管理,建立良好的林地使用機制,將會制約該場對林地的管理,也制約在此基礎上的經濟建設的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林場在不斷強化對林地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對林地征占用及林地租賃等方面的工作,不斷加強林地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根據國家對林地的有關法律法規解決林地管理中存在和新出現的問題。林場在1990年到1995年完成了林地界線的確定,在1996年完成了全場的二類資源調查,搞清了林場的家底,為切實保護林地有效控制非林業建設用地,特別是各工礦企業征占用林地,合理開發利用林地資源,優化林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對各種林業用地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為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為林地的集約型轉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非林業建設用地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同時進行了林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任務。建立了以林政管理為機構,培訓了大批的林政執法人員,從而加強和鞏固了林政執法力度,林政案件從2001年的6起下降到2003年的1起,并且所征占用的林地利用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以上的措施和數據說明海口林場的林地管理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逐步向規范化、制度化和集約化方向邁進,然而由于新昆明小城鎮的建設,以各磷化工企業的不斷擴大和礦山的不合理采挖只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等因素,林場的林地管理工作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和困難。
4當前林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海口林場范圍內的林地中埋藏著大量的磷礦石資源,磷化工企業較多,村莊密集,外地遷移到本場范圍內的人逐年增加,由于以上原因使得海口林場的林地管理工作要面臨多方面的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endprint
(1)林地質量差,后備資源不足,林地利用率低。海口林場總的經營面積為7365hm2,其中無林地12913hm2,平均坡度在16°~25°之間,在陽坡林地造林成活率低,形不成郁閉的森林,形成浸濁溝,在本場范圍內由于各村社群眾對保護環境意識的欠缺,使得亂墾,毀林開荒現象嚴重,使林地資源遭到嚴重破壞,雨季時形成泥石流,直接威脅到海口地區各村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非林業建設用地與林業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穩步發展,人民群眾回歸自然的意識增強,非林業建設用地逐年增加,加之各磷化工企業的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采礦區,給非林業建設用地帶來了較大的壓力,相當一定數量、質量好的林地被征占用,占用林地搞建設的現象比較突出。這種現象如果繼續下去林業用地被征占,到一定時候就造成局布生態環境破壞,這就違背了中央搞“西部大開發”的原則。
(3)違法亂占林地情況嚴重。雖然林場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幾年來全場亂占林地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本場林地內隱藏著豐富的磷礦石資源,建筑用的石頭、沙等資源,在利益的驅使下,違法亂開采,毀林開荒等問題不斷發生,2001年到現在違法亂占林地的林政案件7起,亂占林地面積21.4hm2,雖然這些違法案件已得到有效查處,但亂占林地,違法用地,浪費林地的現象仍然存在,給林地管理,保護工作壓力增大,經濟利益與林業用地矛盾十分突出。隨著高海、安晉公路的建設和新昆明建設的需要,必須還要占用相當一部分林地,同時各大礦區對電力的需求,必須架設高壓輸電線路,相當一部分林地被征用,勢必加大了建設用地和林業用地,林地保護、利用和管理的矛盾。
5加強林地管理工作的思路
要切實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西部大開發”,環境要先行的原則。認真搞好《森林法》、《云南省林地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踏實工作,努力解決好林地管理過程中的法律程序的運行等機制問題,促進林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轉變,把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落到山頭地塊,為實現海口林場經濟可持續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5.1林地管理工作思路
云南省在長期林地管理工作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大對《森林法》、《云南省林地管理辦法》的宣傳力度,強化范圍區內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保護環境,林地依法保護,依法利用和依法管理的意識。對范圍區內的村、社小組突出宣傳私挖、亂開、毀林開荒所造成的危害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森林法》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林地使用者要強化依法用地的法律意識,明確只有依法取得的林地使用權才受法律保護,非法取得的林地權屬不但不受保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非林業建設占用林地的要嚴格限制林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經過各級政府審批,建設單位要承擔造林義務,無力造林的應當向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對林地管理的干部職工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熟悉《森林法》及《實施細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使之能熟練掌握運用,同時還要強化林地管理理論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教育。加強對刑法有關條款,行政處罰,行政訴訟法,行政賠償法,行政復議法以及合同法,經濟法等部門法律的學習,使之明白林地管理不僅是行政執法行為,而且也有民事經濟行為,提高林地管理部門依法行政意識,增強在執行程序上依照法律程序辦事的自覺性,同時要具備忠于職守,精通業務,秉公執法,積極服務的職業道德。
(2)林地和土地一樣也要嚴格實施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用途管制是國家為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經濟社會及環境的協調展,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林業發展長遠規劃,編制林地的保護和利用規劃,未經原批準機關同意不得變更,劃定林地利用期,確定林地使用條件,并要求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嚴格按照國家確定的用途利用林地。我場林地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對周邊環境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要進一步完善林地利用規劃,因為林地利用規劃是根據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林業生態和經濟的兩大需求,按照森林多種功能的主導利用不同來相應地將林地劃分為:①防護林;②用材林;③經濟林;④薪炭林;⑤特種用途林。在各林業用地中要統籌協調。嚴格審批林業用地轉為非林業用地根據《云南省林地管理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因建設和生產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單位和個人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或者越權審批占用,征用林地,征占用林地在申請時必須提供以下文件:①符合國家建設程序規定的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準文件;②被占用、征用林地的權屬憑證;③占用、征用林地調查設計和采伐調查設計文件;④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協議書。因臨時占用林地損壞植被的由用地單位或者個人負責恢復植被,難以造林恢復的可以在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地點營造相應面積的新林,無力恢復植被的應當向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建立了以連續清查為監督林地控制系統,保證林地用途的落實,任何法律政策離開了有效的監督檢查都將成為一紙空文,管理落實后,除要繼續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林地巡回檢查,案件調查,立案處理等制度外,建立健全信息控制體系,形成上下監察系統網絡,提高林地執法監察的科技含量,實現動態監測,做到地動我知,加大違法毀林案件的查處力度。
(3)努力實現有林地占補平衡,有林地占補平衡是實現有林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主要手段,要實現占補平衡應該以兩個方面考慮:①控制占、盡量少占有林地;②努力恢復植被,實現恢復大于占用。
5.2林地管理具體措施
為了保障林地的合理使用,在林地管理時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切實控制非林業建設占用有林地。首先是控制亂占亂開墾,《森林法》和《云南省林地管理辦法》實施后,國家建設和地下資源開發占用有林地受到嚴格控制,亂開主要是一些山區村社,毀林開荒、開沙、采石。因此必須加大對以上現象的查處力度有效控制亂占亂用。其次要引導非林業建設盡量利用巖石裸露、荒山荒地以減少對有林地的利用;第二,加大恢復森林植被力度,實現恢復大于占用。根據《云南省林地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十八條的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進行工程建設的單位應不占或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并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該費用專款專用,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統一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植樹造林面積不得少于占用、征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督促檢查下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情況。
2014年11月綠色科技第11期6結語
為確保海口林場及周邊地區環境良好。首先,要制定森林植被恢復費的收繳制度專款專用,保證造林費用的充余。其次,把有林地及無林地的后備資源家底搞清,研究制定出造林規劃和設計,大力恢復植被,增加森林覆蓋率,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為該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程世斌.陜西現代國有林場建設與發展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2] 張海,姚凱.關于20世紀國有林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北京林業,20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