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莫
摘要:探討了林地保護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林地管理、林地保護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林地保護管理、改善生態環境、鼓勵保護林地等對策和措施,為孟連縣林地保護利用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地;保護利用;對策;措施
1引言
孟連縣缺材少林,加之長期以來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火災及病蟲害的危害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使得該區域的森林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日益重要。孟連縣的林業發展,需要保護好森林資源,并進行科學規劃和布局,合理經營和利用好森林資源。延長木材使用壽命,提倡節約消費,加強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把各類林地充分利用起來,保護好森林資源,對森林資源加強保護和集約化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地開發森林資源的利用和加工技術。從保護林地、鞏固森林資源基礎和促進經濟發展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
2森林資源狀況
孟連縣國土面積189197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237519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541%;非林業用地面積654451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3459%,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9893190m3。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237519hm2,其中:有林地面積1139198hm2,占9205%;疏林地面積875hm2;灌木林地面積6673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9250hm2,苗圃地面積70hm2;無立木林地面積3715hm2;宜林地面積17679hm2[1]。
3林地保護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建設項目對林地需求量大,保護與利用矛盾日趨突出
近年來,孟連縣交通、旅游、城鎮等建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鎮、道路、水利、旅游等建設項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建設項目的實施將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林地,造成林地面積、林木蓄積的減少,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因此,林地既要承擔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任務,又要承擔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的任務,林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趨突出。
3.2工程項目建設使用林地面積預測難度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建設項目的不斷增加,很多項目涉及征占用林地,但由于項目設計和建設具有較大的不可預見性,用地需求量難以預測準確。特別是縣境內的水電、風電、旅游資源較豐富,項目數據資料難以確定,年度占用面積不能準確、及時的提供,另外一些部門及行業沒有開展2010~2020年發展規劃,規劃數據及規劃地點難以對接,對規劃編制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3.3重點公益林地與重點商品地面積和比率動態變化問題
孟連縣已實施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的國家重點公益林、省級公益林、市(縣)級公益林及重點商品林地雖然規劃現狀和目標數已明確。但從實際來看,能源、水利、交通、旅游建設,森林經營調整都存在著動態變化,影響國家級、省級市(縣)級公益林的重新認定和重點商品林的調整。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調整方案及規定,確保林地保護的分類及分等保護區域的相對穩定和目標數據的實現。
3.4整體林分質量不高,實現林地生產率目標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及政策支持
孟連縣目前林分平均蓄積7979m3/hm2,如要實現林分平均蓄積1259m3/hm2的目標,有一定難度。只有通過加快中低產林改造、森林撫育、加快珍貴及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才能實現,而目前孟連縣宜林地造林、中低產林改造及森林撫育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及政策支持。
3.5林地管理水平有待加強
林地管理的整體水平過于低下,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盡管當前的科技如此發達,但是并沒有較好的融入在管理當中,加上林地的使用以及管理都會面臨著較大的阻力與影響因素。因此,對于林業管理部門來說,一定要盡快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不斷的提高管理水平,為全縣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管理隊伍。
3.6公共財政對林地保護投入不足
林業建設和林地保護的本質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一項事業,是由各級財政部門進行資金的投入的。然而,長期以來,國家財政對于林業的投入力度非常的薄弱,嚴重的影響了林業生產建設的發展。
4對策與建議
4.1制度措施
4.1.1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對于用地單位需要使用林地的,一定要具備充足的項目批準文件,嚴格的堅持“不占或少占林地”的原則,嚴格的根據法律法規的內容執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嚴格禁止貿然更改林地的用途。
4.1.2建立林地總量控制制度
一定要嚴格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林地進行相應的管理,在對林地進行審核的時候,必須要嚴格的根據相關的指標進行控制,對于已經超過計劃指標的,不得審批,用地單位一定要嚴格的根據批準的具體范圍、具體的數量進行林地的使用。
4.1.3改善生態環境措施
(1)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管理。生態公益林建設作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整治的重點項目,有利于提高環境質量,緩解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同時,進行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也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對于生態公益林的管理,必須要嚴格的根據“一主體、兩監督”的工作分工,始終嚴格的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制度,加大對于輪砍濫伐現象的處置力度,嚴厲的打擊損壞生態公益林的行為。
(2)做好恢復森林植被工作。加大林地植被恢復費用的管理力度,堅持實行專款專用的制度,必須要第一時間做好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等的改造工作,來最大限度的發揮林地的生態效益。
(3)強化水土保持和鞏固退耕還林工作。嚴格的根據限額采伐制度以及森林采伐制度作業規程進行工作,嚴格禁止超限額采伐森林以及沒有嚴格的根據采取作業規程工作現象的發生,嚴格禁止亂砍濫伐現象的發生,一旦發現,予以嚴厲打擊。
4.2管理措施endprint
4.2.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責任機制
政府在追求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能夠著眼于長遠利益,加大林地資源的保護力度,進行相關機制的建立,確保能夠從根本上做好林地資源的管理工作。
4.2.2做好法制宣傳,增強法制意識
相對而言,林地管理工作的起步比較晚,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是很大,社會各界對于林地管理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除了要將林地管理工作做到位,還必須要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組織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尤其需要加強關于森林法的宣傳力度,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林地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人民能夠積極的配合林地管理工作。
4.2.3明確工作職責,加強林地監管
林地保護與管理是一項綜合的工作,其具有著點多、面廣的特點,如何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林地管理的效率與水平,必須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基層林業服務中心的巨大作用,并能夠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林業服務中心的巨大作用,必須明確的指出林業服務中心的工作重點、工作所需要擔負的責任,并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建立起占用林地臺賬。加大對于林地監督管理的力度,確保能夠將林地保護和管理工作融入到各個生產單位當中,對于違法占地的行為,必須要嚴格的處置。
4.2.4加強隊伍建設,完善規章制度
對于林業責任部門來說,必須要注意到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重視到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的宣傳,進一步的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能力與技術水平。此外,還必須要嚴格的根據相關法律的要求,不斷地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使得林地保護以及管理工作能夠盡快的走向正軌。
4.2.5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審核效率
對于林地管理人員來說,必須要牢固的樹立服務即是管理的理念,用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辦事效率。另外,林地管理人員還應該注意不斷的學習,確保能夠熟悉地掌握林地保護以及管理的相關政策。
4.2.6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林地保護
不僅需要加大林地管理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林地服務的水平,嚴格的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林地保護,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整治非法用地的行為。
5結語
在進行林地保護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樹立全局觀念,確保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林地資源的配置,并能夠熟悉認知到林地的利用方向以及重點,加強林地的管理力度,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林地資源,更加綜合、更加全面地發揮出林業在各方面效益,進而不斷地促進縣城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森林資源規范設計調查報告[M].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2006.
[2] 孟連縣國土資源局.云南省孟連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R].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