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
摘要:指出了在林業資源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林業的發展,也影響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依然是當前林業部分的工作重點。結合怒江州的林業調查現狀,闡述了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當前在森林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及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怒江州
1引言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深入了人心,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維護森林的生態安全已經成為共識。同時,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維護了當地的生態穩定性,因此,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至關重要。這就需要積極開展生態林業教育,重點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綠化進程。因此對于當地的林業調查規劃隊而言,其工作重點就是承擔好森林資源的調查項目,針對當地的林業資源發展狀況設計科學的規劃,同時加強林業區域的規劃,提高林業資源的監管力度。通過本文的論述,筆者一方面希望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點參考借鑒的材料。
2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
林業是重要的綠色產業,兼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因此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也具有特殊地位,這是由于森林是陸地上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生物量最大、初級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其在維持生態安全、維護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業的發展可以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形成一個天然綠色的生態屏障,可以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沙塵暴等極端天氣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形成天然的氧吧,消除空氣污染的危害。總之林業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障農牧業生產、防治污染、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怒江州的森林資源發展現狀
怒江州的耕地面積較少,山地面積較多,同時怒江州境內的河流較多,形成了狹長的高山峽谷地貌,其境內森林覆蓋率較高,林業在全州的經濟發展中貢獻較大,占據了一半的貢獻比率,因此對于怒江州而言,發展林業森林資源至關重要。通過對怒江州森林資源的調查顯示,怒江州屬于泛北極植物區和古熱帶植物區交匯地帶,其境內的植被多為寒溫性、暖熱性植物類型,其植被地域組合較為豐富,是我國寶貴的林業資源基地。怒江州的的森林資源覆蓋率達到了70%以上,其林業面積64.9萬hm2,森林資源囊括了冷杉、云南松、云杉、鐵杉等,同時也擁有珍貴的紅豆杉、禿杉、榧木、紅椿、楠木、珙桐、紫檀、香樟等。因此加強怒江州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有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促進當地生態環境的建設,具有雙重的功效。
怒江州的林業資源發展一直秉承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保證森林資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性,通過多年的發展經驗,建立了完備的林業資源經營體制,堅持生態林和商品林的分開經營,保證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應的協調性。但是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怒江州的林業資源不斷減少。通過調查顯示,怒江州的森林資源質量和植被數目正在逐漸減少,雖然人工林的平均單位面積儲蓄量保持正常的浮動狀態,但是天然林的數量卻在不斷下降,從而影響了林業生態系統的完善性,造成了當地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4影響怒江州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當前怒江州的林業生態建設也在穩步發展,但是在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建設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具體表現在林業資源不足,林業生態環境脆弱、生態功能不強等問題,下面詳細闡述怒江州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4.1林木資源分布不均勻、森林結構不合理
怒江州的林木資源分布狀況以天然林居多,人工林較少,天然林的分布局占據了森林總面積的66.23%,同時現有的天然林也是通過封山育林途徑培育起來的大面積次生林。此外,怒江州的森林分布不均勻,森林結構不合理,雖然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引導下,森林覆蓋率和林地面積在不斷增長,但是森林結構不合理,現有的防護林比重較低,對于水土保持能力較強的松、杉等林木的比例高,如表1所示的怒江州森林結構。
表1怒江州的森林結構
森林類型1百分比/%1林種結構1百分比/%1林齡結構1百分比/%經濟林116.01竹林12.01過熟林10.5特用林13.01經濟林115.01成熟林12.7薪炭林16.01闊葉林137.01近熟林17.0用材林147.01針葉林146.01中齡林129.8防護林128.0111幼齡林160.0
4.2現有林業政策對于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造成障礙
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中,有較多的政策障礙,不能滿足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需要,其主要的障礙表現在林業部門的政府管理政策問題和林業部門的資金政策問題上。政府的管理越位也是造成林業發展障礙的因素之一,我國政府是世界上最重視林業發展的政府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林業的發展,但是政府過多的越位管理造成了一種資源配置的不當,政府過多干預和作用將會適得其反,成為了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4.3林業可持續發展造成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在全力推行可持續發展,尤其林業關系著我國的生態環境,因此更是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部門。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觀,可以保證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但是在怒江州一些較為偏遠的經濟地區,只能依賴于林業經濟,甚至林業經濟是其唯一的支柱型產業,因此對于經濟利益的追逐導致各地破壞性、掠奪式采伐仍時常發生。基于以上情況,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兩方面問題急需改進:改變傳統的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調整不合理的林業結構。endprint
4.4造林營林存在著不足
營林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營林工作要因地制宜,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地形調整營林技術,而怒江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土壤、氣候等自然因素差異性較大,同時怒江州地區的峽谷地形較多,造成其土壤分布較為凌亂,而降水分布不均,溫度跨度較大,對于怒江州的營林造林帶來了困難。由于在營林造林工作中,后續的養護、澆水、施肥等工作跟不上,從而造成了營林效果不佳。
5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針對怒江州林業資源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當地的林業規劃隊伍應當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積極尋求解決策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5.1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態補償體系
森林生態補償機制,是將森林的生態效益市場化的有益嘗試,必將對林業生態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①完善管理體制,積極試行綠色GDP核算;②完善綠色稅收制;③建立生態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擔的補償基金制度;④制定合理的公益林營建采伐獎懲政策;⑤強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⑥爭取國際補償。構建全方位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林業建設穩定健康發展。
5.2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林業發展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不能只是過度追求林業資源,或者只知道采伐不知道經營,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者資源的短缺,因此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在林業資源和林業經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及時的把林業資源轉變為林業經濟,同時通過經濟的發展刺激資源的需求量,為林業資源發展提供動力。此外,人才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林業企業要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保證企業的科學運行,同時并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5.3轉提高育林技術水平
應當對營林區進行科學的規劃,堅持生態建設為目的的造林,同時提高林木的質量,采用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充分利用常規育種中選育的繁殖材料,并不斷積累育種經驗,克服育種工作中的性狀鑒別困難,并對育種技術進行科研和生產的不斷扶持。此外要加大林業資源的利用,合理的利用其有效空間,例如在林木的下部空間,可以栽種經濟作物,發展林業復合經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同時林業資源是天然的自然景觀,可以吸引游客進行觀光旅游,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才能維持林木生態減少的可持續性。
5.4當地林業項目部門加強工作力度
怒江州的林業項目辦公室是負責怒江州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其主要的職責有:負責林業項目的篩選、確定和立項報批工作;牽頭組織、協調開展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分期分批做好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項目實施,檢查監督項目落實情況,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因此當地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對怒江州的林業項目進行詳細調查,結合當地的林業現狀設定科學的林木育種方案,同時協調開展林業項目,保證森林資源保護的有效性,并設立基層林業工作站,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一線,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林業生態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并設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此外要建立一支與現代林業相適應的執法隊伍,保持基層執法的有效性。最后要理順行政關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5.5強化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職責
森林調查規劃隊伍是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關鍵,只有提供良好的調查評估信息,才能保證林業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因此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主要職責有:①要承擔其全州森林資源調查項目,并做好調查質量檢查工作,參與森林資源評估,林木鑒定等工作;②做好協調指導、培訓基層林業建設的規劃設計業務;③承擔起林業建設與管理成效的調查和評估,包括營造林綜合核查,林地管理核查,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監測,重點林業工程建設成效調查、核查,林業社會經濟調查等;④承擔公益性、政策性的林業區劃、林業及相關專業規劃設計,包括林業區劃、林業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森林采伐限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及其他相關專業的規劃設計;負責全州性林業區劃、規劃的技術管理工作。
6結語
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森林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主體,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因此應當加快森林資源建設步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提高林業資源的質量,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
[2] 王其松,謝松雄,洪水華.關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J].綠色科技,2010(10).
[3] 楊思忠,王會.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13(12).
[4] 李經波.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幾點經驗[J].考試周刊,2011(16).
[5] 酈明慧.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0).
[6] 陳建軍,林安杉.關于林政資源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1,3(3).
[7] 陳吉喜.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向導,2013(11).
[8] 馮宗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4(2):25.
[9] 黃海彬.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J].民營科技,2012(7):endprint
4.4造林營林存在著不足
營林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營林工作要因地制宜,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地形調整營林技術,而怒江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土壤、氣候等自然因素差異性較大,同時怒江州地區的峽谷地形較多,造成其土壤分布較為凌亂,而降水分布不均,溫度跨度較大,對于怒江州的營林造林帶來了困難。由于在營林造林工作中,后續的養護、澆水、施肥等工作跟不上,從而造成了營林效果不佳。
5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針對怒江州林業資源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當地的林業規劃隊伍應當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積極尋求解決策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5.1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態補償體系
森林生態補償機制,是將森林的生態效益市場化的有益嘗試,必將對林業生態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①完善管理體制,積極試行綠色GDP核算;②完善綠色稅收制;③建立生態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擔的補償基金制度;④制定合理的公益林營建采伐獎懲政策;⑤強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⑥爭取國際補償。構建全方位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林業建設穩定健康發展。
5.2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林業發展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不能只是過度追求林業資源,或者只知道采伐不知道經營,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者資源的短缺,因此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在林業資源和林業經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及時的把林業資源轉變為林業經濟,同時通過經濟的發展刺激資源的需求量,為林業資源發展提供動力。此外,人才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林業企業要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保證企業的科學運行,同時并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5.3轉提高育林技術水平
應當對營林區進行科學的規劃,堅持生態建設為目的的造林,同時提高林木的質量,采用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充分利用常規育種中選育的繁殖材料,并不斷積累育種經驗,克服育種工作中的性狀鑒別困難,并對育種技術進行科研和生產的不斷扶持。此外要加大林業資源的利用,合理的利用其有效空間,例如在林木的下部空間,可以栽種經濟作物,發展林業復合經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同時林業資源是天然的自然景觀,可以吸引游客進行觀光旅游,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才能維持林木生態減少的可持續性。
5.4當地林業項目部門加強工作力度
怒江州的林業項目辦公室是負責怒江州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其主要的職責有:負責林業項目的篩選、確定和立項報批工作;牽頭組織、協調開展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分期分批做好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項目實施,檢查監督項目落實情況,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因此當地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對怒江州的林業項目進行詳細調查,結合當地的林業現狀設定科學的林木育種方案,同時協調開展林業項目,保證森林資源保護的有效性,并設立基層林業工作站,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一線,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林業生態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并設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此外要建立一支與現代林業相適應的執法隊伍,保持基層執法的有效性。最后要理順行政關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5.5強化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職責
森林調查規劃隊伍是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關鍵,只有提供良好的調查評估信息,才能保證林業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因此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主要職責有:①要承擔其全州森林資源調查項目,并做好調查質量檢查工作,參與森林資源評估,林木鑒定等工作;②做好協調指導、培訓基層林業建設的規劃設計業務;③承擔起林業建設與管理成效的調查和評估,包括營造林綜合核查,林地管理核查,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監測,重點林業工程建設成效調查、核查,林業社會經濟調查等;④承擔公益性、政策性的林業區劃、林業及相關專業規劃設計,包括林業區劃、林業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森林采伐限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及其他相關專業的規劃設計;負責全州性林業區劃、規劃的技術管理工作。
6結語
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森林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主體,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因此應當加快森林資源建設步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提高林業資源的質量,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
[2] 王其松,謝松雄,洪水華.關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J].綠色科技,2010(10).
[3] 楊思忠,王會.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13(12).
[4] 李經波.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幾點經驗[J].考試周刊,2011(16).
[5] 酈明慧.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0).
[6] 陳建軍,林安杉.關于林政資源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1,3(3).
[7] 陳吉喜.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向導,2013(11).
[8] 馮宗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4(2):25.
[9] 黃海彬.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J].民營科技,2012(7):endprint
4.4造林營林存在著不足
營林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營林工作要因地制宜,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地形調整營林技術,而怒江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土壤、氣候等自然因素差異性較大,同時怒江州地區的峽谷地形較多,造成其土壤分布較為凌亂,而降水分布不均,溫度跨度較大,對于怒江州的營林造林帶來了困難。由于在營林造林工作中,后續的養護、澆水、施肥等工作跟不上,從而造成了營林效果不佳。
5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針對怒江州林業資源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當地的林業規劃隊伍應當找到問題的根源,并積極尋求解決策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5.1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態補償體系
森林生態補償機制,是將森林的生態效益市場化的有益嘗試,必將對林業生態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①完善管理體制,積極試行綠色GDP核算;②完善綠色稅收制;③建立生態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擔的補償基金制度;④制定合理的公益林營建采伐獎懲政策;⑤強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⑥爭取國際補償。構建全方位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林業建設穩定健康發展。
5.2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今的林業發展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不能只是過度追求林業資源,或者只知道采伐不知道經營,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者資源的短缺,因此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在林業資源和林業經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及時的把林業資源轉變為林業經濟,同時通過經濟的發展刺激資源的需求量,為林業資源發展提供動力。此外,人才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林業企業要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保證企業的科學運行,同時并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5.3轉提高育林技術水平
應當對營林區進行科學的規劃,堅持生態建設為目的的造林,同時提高林木的質量,采用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充分利用常規育種中選育的繁殖材料,并不斷積累育種經驗,克服育種工作中的性狀鑒別困難,并對育種技術進行科研和生產的不斷扶持。此外要加大林業資源的利用,合理的利用其有效空間,例如在林木的下部空間,可以栽種經濟作物,發展林業復合經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同時林業資源是天然的自然景觀,可以吸引游客進行觀光旅游,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才能維持林木生態減少的可持續性。
5.4當地林業項目部門加強工作力度
怒江州的林業項目辦公室是負責怒江州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其主要的職責有:負責林業項目的篩選、確定和立項報批工作;牽頭組織、協調開展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分期分批做好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項目實施,檢查監督項目落實情況,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因此當地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對怒江州的林業項目進行詳細調查,結合當地的林業現狀設定科學的林木育種方案,同時協調開展林業項目,保證森林資源保護的有效性,并設立基層林業工作站,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一線,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林業生態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并設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此外要建立一支與現代林業相適應的執法隊伍,保持基層執法的有效性。最后要理順行政關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5.5強化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職責
森林調查規劃隊伍是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關鍵,只有提供良好的調查評估信息,才能保證林業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因此森林調查規劃隊伍的主要職責有:①要承擔其全州森林資源調查項目,并做好調查質量檢查工作,參與森林資源評估,林木鑒定等工作;②做好協調指導、培訓基層林業建設的規劃設計業務;③承擔起林業建設與管理成效的調查和評估,包括營造林綜合核查,林地管理核查,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監測,重點林業工程建設成效調查、核查,林業社會經濟調查等;④承擔公益性、政策性的林業區劃、林業及相關專業規劃設計,包括林業區劃、林業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森林采伐限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及其他相關專業的規劃設計;負責全州性林業區劃、規劃的技術管理工作。
6結語
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森林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主體,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因此應當加快森林資源建設步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提高林業資源的質量,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
[2] 王其松,謝松雄,洪水華.關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J].綠色科技,2010(10).
[3] 楊思忠,王會.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13(12).
[4] 李經波.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幾點經驗[J].考試周刊,2011(16).
[5] 酈明慧.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0).
[6] 陳建軍,林安杉.關于林政資源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1,3(3).
[7] 陳吉喜.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向導,2013(11).
[8] 馮宗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4(2):25.
[9] 黃海彬.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J].民營科技,2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