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婷玉 王曉磊 張志龍(北京)
月均一名省部級高官“落馬”,每兩天一名廳級干部“中箭”中國反腐:懲防體系新格局
文/周婷玉 王曉磊 張志龍(北京)
前不久,中央發布反腐5年規劃,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新格局悄然呈現。今后反腐趨勢是:透明性和可參與性提升,專業化與社會參與有效結合。
2013年,反腐敗清晰而深刻。
一份“成績單”:13個月內18名省部級官員“落馬”,近2萬名公職人員被處理。一份“進度表”:從2012年底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到2013年底的整頓“會所歪風”,中央和有關部委禁令接二連三出臺。
前不久,中央發布反腐5年規劃,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新格局悄然呈現。
2013年12月,5位省部級高官“落馬”;而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涉及違紀的各級官員則有20多人,頻率幾達每天一人。有的官員剛被舉報很快就被調查,堪稱“秒殺”。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是2013年反腐最大特色。擲地有聲的承諾,一年后有了這樣的“回音”——
平均每月一名省部級高官“落馬”: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蔣潔敏、季建業、廖少華、陳柏槐、郭有明……
平均每兩天一名廳級以上干部“中箭”:1月至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要案1761人,廳級以上領導干部達129人。
反腐敗和糾正黨風、作風問題緊密結合,是2013年反腐的又一特色。
2012年12月,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出臺;時隔半年,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
中央紀委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各地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共1.7萬余起,處理1.99萬人。
自上而下的巡視與自下而上的舉報對接,是2013年反腐的另一特色。5月、11月,中央啟動二輪巡視,進駐地方、部委、企事業單位等。巡視中,貴州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應聲而落”。
最高檢報告顯示,前8個月,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貪污賄賂案件中群眾舉報占三成,“表哥”楊達才、“房叔”蔡彬、涉不雅視頻官員雷政富等先后因舉報被查。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蔡志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落馬”貪官數量之多、級別之高為歷史罕見。
而在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看來,2013年高官“落馬”的快節奏,表明“反腐到了不得不突破的關口”。
曾經失望者開始觀望,觀望者開始抱有希望。中國社科院最新調查顯示,超七成公眾對未來反腐有信心。
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這已是12月份以來中央下達的第3道禁令。一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紀委已頒布10余道禁令,加上各部委的更是多達幾十道,如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或制售“特供”“專供”物品、領導干部報告收入房產投資等事項等。
中央領導和部門首先向自身“開刀”。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精簡會議活動和文件簡報……
這些并不陌生的條文,曾讓一些人將信將疑,但一個月后,中央領導到外地考察不再封山封路,會場也沒了鮮花,媒體用微博“直播”領導活動;兩個月后,京滬等地高檔餐飲營業額下降二三成。
2013年5月,中央紀委要求紀檢監察系統干部職工自行清退會員卡。一個多月后,全國80余萬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職工按時遞交“零持有”報告書。
“我把‘八項規定’比作2000多年前的‘徙木立信’。”李永忠說,這是重塑公信力的一個突破口。
同時,“節點反腐”成常態,開辟作風建設新通道。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卡、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
令行禁止。茅臺價格“腰斬”,天價月餅“失寵”、大閘蟹卸下“黃金甲”,臺掛歷滯銷……一個個依靠公款的畸形消費泡沫被刺破。
2013年以來,中央紀委先后4次通報3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平均每個季度通報一次。
最重要的是扎緊制度的“籠子”,將碎片化的有效做法形成科學體系。12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相繼出臺。專家指出,這是趁熱打鐵,是中央“八項規定”等措施的制度化成果。
“密集的反腐信號讓人們看到了黨中央動真碰硬的堅決態度,這絕不是一陣風。”一縣委書記說,“八項規定”出臺之初,一些領導常互相提醒“別撞槍口上”,但一年后這種“避風頭”的心態日漸消淡。
梳理一年的反腐脈絡發現,一些看似獨立的案件、舉措和禁令,其實并不單一,新一輪反腐已經形成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的格局,以制度建設為核心、懲治和預防并重的反腐大幕已悄然拉開。
日前,中央印發的《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加強反腐倡廉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一系列新部署,既彰顯中央懲防腐敗的決心和堅持,也表明中央加強了對反腐的頂層設計。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戴焰軍指出,查案與立法兼顧、治標和治本結合,這將在2013年的反腐歷史上記下濃重的一筆。可以預見,下一步的反腐將在更加規范完善的制度體系里運行。
李永忠說,權力傾向于腐敗,當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沒有形成有效的制約和協調機制時,腐敗難以避免。
約束權力要靠制度。李永忠指出,2013年一系列舉措和新出臺的5年規劃,說明中央在力圖向制度反腐轉變。
高官落馬、禁令頻出,“當官成為高風險職業”等說法在坊間再度傳開。蔡志強認為,眾多貪官落馬并非意味當官風險加大,而是官員貪腐的成本和風險在進一步加大,這是一年來反腐的啟示,也將是今后5年的趨勢。
“中央對反腐的高壓態勢不會減緩。高壓不是指行政手段,而是黨對腐敗問題的零容忍態度。”蔡志強說,不論什么人,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9月,中央紀委監察部首次揭開神秘面紗,正式開通官方網站,承擔信息公開、新聞發布、政策闡釋、網絡舉報等任務。受訪專家認為,今后反腐工作的另一大趨勢是:透明性和可參與性提升,專業化與社會參與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