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篇軍
商洛推行領辦黨建項目責任制
文/余篇軍
通過縣區委書記、組織部長領辦黨建項目責任制,牢固樹立起“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的理念,真正夯實和強化黨建責任。
如何落實好黨委抓黨建、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如何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觀?商洛市在全市推行縣區委書記、組織部長領辦黨建項目責任制,唱好“點題破題、創新實踐、鞏固擴大”三步曲,促進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明、抓得實、效果好。
商洛市委按照把握規律、破解難題這一工作要求,采取各縣區委書記、組織部長人手一個包抓領辦14個基層黨建項目,促使黨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增強改革創新的突破力。
直面問題選題,上下聯動定題,遵循規律破題。圍繞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各縣區積極查找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梳理出黨員意識不強、服務能力較差、黨建工作抓不實等8大類60多個問題。各縣區委書記、組織部長突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領域、重要工作,做到不避重就輕、不避難就易、不抓小放大,找準亟須解決的突出問題作為領辦項目。市委組織部統籌協調后,各縣區組織開展調研,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匯集各方力量創新實踐。
“我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認為這些問題看起來是瑣碎小事,實際上是關系群眾生產生活的大事,表面上是干部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體制不通、機制不暢的問題。基于這一認識,我們立行立改,實施以改進作風、基層干部幫助群眾代理辦事為核心的‘為民服務直通’工程。”山陽縣委書記李吉斌在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討交流會上介紹了推行這項工作的初衷。
思想引導行動,態度決定高度。各縣區在項目策劃和組織實施上考慮實際實效,不搞“堆盆景、擺花瓶”,注重從體制機制、組織領導、實力實際、成本效益等方面找原因、定措施,力求實施一個項目、破解一個難題、推動一項工作、帶動一個領域。
商南縣委書記陸邦柱在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討交流會上講出了自己的最深認識。“廣場問政拆除了干群之間的無形之‘墻’,讓群眾真正見到了領導干部,其工作作風、工作能力直接受到群眾現場檢驗,長期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根基受到強烈撞擊,‘民本位’思想開始回歸。”
柞水縣委書記林錄印說:“為民務實曬單行動最大的意義,就在于群眾當面提問,干部現場回答,群眾觀、政績觀得到當場考驗。”山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寶民認為,“實施黨員‘體檢’,就是要讓黨員時刻保持政治上的健康狀態。”
同場賽馬,立體展示成果。市上建立領辦項目視頻觀摩機制,逐項目拍成視頻觀摩片,組織與會人員采取互動提問、集體評議的辦法,提出改進完善的意見建議。同時,從思想理念的前瞻性、項目策劃的創新性、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學習推廣的普適性、推動工作的實效性等方面,逐一進行評判打分、排出名次,賦予不同分值,記入基層組織建設考核結果,擇優推薦領辦項目參加省市組織工作創新獎評選。
實施領辦黨建項目責任制,讓抓黨建的工作職責落到實處,各縣區聚集力量抓特色、創品牌,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產生了“鯰魚效應”。
6月27日,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研討會8項交流成果中商洛就有兩項,引起廣泛關注和好評。山陽縣“為民服務直通車”創新成果在全省推廣,形成了縣鎮村群眾辦事干部代辦制度。商南縣“廣場問政”在全市推廣,成為各級干部轉變作風的有效平臺,示范帶動產生了機關問政、基層問政、進農家聽民聲等多種百姓問政新形式。
同時,商洛市還探索形成了商州區社區“片組戶管理、團隊班服務”工作模式、商南縣“215黨員責任區”、柞水縣基層組織建設“五個五”幫扶機制、洛南縣黨員紅星閃閃崗位化管理、丹鳳縣“我是黨員”主題實踐活動等一批黨建工作新成果,全面提升了黨建工作影響力。家”,把遺憾和愧疚留給了“小家”。
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艱辛、龐雜,20多年沒有迎來送往,沒有半點私利,更沒有嘩眾取寵,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作為一名司法干警的正義,作為一名司法所長的關懷,以及作為轄區百姓貼心朋友的溫情,全都在連續三年“先進個人”、連續三年“先進工作者”、連續多年的“優秀公務員先進個人”的眾多肯定中凝成了永恒。他深深扎根在轄區百姓心里,站成一座最美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