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 慧
鎮坪“黨群連心戶”架起“連心橋”
文/馬 慧
為深入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完善黨員直接聯系群眾制度,鎮坪縣創新開展“黨群連心戶”活動,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兩薦一定”,選出群眾信任的黨員代表。重點從黨代表、致富帶頭人、離退休干部、離任村干部、骨干黨員、種養殖大戶及先進人物中,采取黨員自薦、群眾推薦和支部議定的“兩薦一定”綜合遴選方式,推選出362名有意愿、有能力的優秀黨員作為“黨群連心戶”。每個“黨群連心戶”聯系幫助群眾5至20戶,并堅持“四個一”標準,至少聯系1戶矛盾糾紛戶、1戶生活困難戶、1戶思想保守戶,每年為重點聯系戶辦1件以上實事好事,并將聯系戶名單和服務承諾事項進行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
“五種職責”,發揮黨員聯系群眾作用。“黨群連心戶”利用上門服務、定點服務、流動服務、集中服務等方式,積極為聯系戶提供就業創業、發展致富、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幫助,為群眾排憂解難,履行五項職責:做基層組織協管員,主動聯系流動黨員,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開展設崗定責、志愿服務、談心談話、評議黨員等活動;做為民服務代理員,按照為民辦事全程代理的要求,認真受理群眾委托代辦的事項,主動與1至2戶貧困家庭結成對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做富民惠民示范員,主動學科技、用科技,尤其是在發展主導產業、特色養殖等方面,幫助聯系戶闖市場、找市場,形成“一戶帶多戶,多戶帶一村”共謀發展的格局;做社會治安聯防員,積極參與平安創建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幫助聯系戶維護正當權益,引導群眾以正當的渠道和合法合理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做文明新風倡導員,引導群眾摒棄舊俗陋習,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娛樂活動,組織黨員、群眾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打造綠色、環保、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三種機制”,讓黨員作用發揮固化于制。強化保障機制,將“黨群連心戶”活動與“三聯全覆蓋貼心服務工程”“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等活動結合起來,要求部門、鎮機關支部要在“幫、送、建、駐”的基礎上,主動聯系結對“黨群連心戶”,為他們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保障,形成“機關支部—黨群連心戶—群眾”的互動形式。強化管理機制,統一制作黨群連心卡、設立“黨群連心戶”門牌,標明姓名、聯系方式、服務承諾等信息,方便群眾聯系,建立健全掛牌上崗、教育培訓、崗位承諾、聯系服務、日常管理等長效機制,促使“黨群連心戶”聯系群眾更緊密、服務群眾更有效。強化考核機制,采取村民測評、支部考評、黨委審評的方式,對“黨群連心戶”進行綜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決定續聘或解聘,并將“黨群連心戶”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考核內容。
自“黨群連心戶”活動開展以來,全縣362名“黨群連心戶”結對群眾2896名,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62條,為群眾解決突出問題300多件,在“七一”表彰的20名優秀黨員中,有13名優秀黨員是“黨群連心戶”,充分發揮了農村黨員的帶頭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