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餓癥狀包括特別想吃甜食或者剛吃過飯就有“餓”的感覺。原因可能是飯菜單一,缺少產生“飽感”的纖維素、蛋白質或健康脂肪,進而導致飯后血糖下降。
建議:最好吃點健康零食,如新鮮水果,一些堅果、奶酪或花生醬等。
體內缺水常常會讓你混淆饑餓感和干渴感。很多時候人們覺得自己餓了,但很有可能就僅僅因為體內缺水所致。
建議:當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先喝一杯水,等10-15分鐘,這樣就能判斷出你是口渴或者真的是饑餓了,如果這樣做,即便是真的餓了,那么事先補充的這一杯水也可以在補充食物時幫助減少熱量的攝入。
睡眠不足會導致體內負責饑餓感的激素紊亂,只要連續兩晚睡眠少于4個小時,體內負責饑餓感的激素就會增加近一倍,而調節體內脂肪含量和食欲的激素就會相對減少,這兩種激素的一增一減,會增加饑餓感。
建議:下午散步10分鐘或做深呼吸以緩解疲勞。喝杯綠茶,吃1/4杯杏仁或1個小蘋果。
情緒不好,諸如無聊、恐懼、焦慮、壓力或孤獨等不良情緒會干擾和紊亂控制食欲的神經系統,最終導致食欲異常,出現假性饑餓感。所以很多人習慣性地在情緒不好時開始尋找可以吃的食物,以此作為緩解的方式。
建議:在情緒不好時去散步、寫日記、聽音樂、給朋友打電話、嚼薄荷口香糖等,這些積極的事情是幫助遠離假性饑餓感誘惑的“安全場所”。
(據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