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喜等
摘 要:熱應激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養殖者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優質粗飼料搭配高營養濃度的精補料同時合理添加常量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劑等,對奶牛緩解熱應激飼料配制技術進行研究,研制出緩解奶牛熱應激功能性飼料產品,并在規模化奶牛場得到應用,為奶牛平衡穩定的產奶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奶牛;熱應激;飼料;配制
中圖分類號:S864.4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10.017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Feed Formulation Technology of Cow Alleviating to Heat Stress
LIU Jing-xi1, ZHOU Juan2, LI De-lin2, WANG Li-xue1, PAN Zhen-liang1, CHEN Long-bin1,HAN Jing1, LI Min2, HUO Wen-juan1
(1.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Veterinary Median, Tianjin 300384, China; 2.Tianjin Jialihe Huabandry Corporation, Tianjin 300402, China)
Abstract:Nowadays, the effect of heat str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airy production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feed formulation technology of cow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was studied, two main points were considered: ①High quality roughage matching with high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f concentrate supplements;②Adding minerals, vitamins, trace elements, yeast and mold adsorbent reasonably. As a result, the functional feed products to help cow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were developed. The products had been proved effectively in the large-scale dairy farm application, which were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ducts could ensure the balance and stable of milk production.
Key words:cow;heat stress;feed;formulation
近年來,我國將奶業作為推進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十分重視奶業發展。我國奶牛存欄數量2013年達到1 440萬頭,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第3大產奶國,但單產水平仍然較低[1]。奶牛生產性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品種繁育、營養飼料、牧場管理、疫病防治、氣候環境等。隨著全球溫度不斷上升,奶牛遭受熱應激的程度不斷加重,因此,如何緩解奶牛熱應激,提高奶牛生產性能和利用年限,成為奶牛養殖者非常關注的問題。
奶牛熱應激是指奶牛受到超過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過高溫度刺激時,機體發生的一系列異常反應[2-4]。首先,奶牛在遭受熱應激時,瘤胃微生物活動受到影響,食欲不振,采食量降低,產奶量降低,乳成分降低。有研究發現,當奶牛遭受熱應激時,妊娠并處于泌乳中后期的經產牛和初產牛干物質采食量分別降低22%和9%。當氣溫從21 ℃上升至38 ℃時,產奶量降低程度不斷加強,38 ℃時僅為21 ℃的38.9%。奶牛6—9月份高溫時節比3—5月和10—2月分別降低25.6%和33.5%。當氣溫從18 ℃上升至30 ℃時,乳脂率、無脂固形物及乳蛋白率分別降低39.7%,18.9%和16.9%[5]。其次,熱應激使奶牛免疫力降低,肢蹄病、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發生率升高,最終增加淘汰率。另外,奶牛熱應激還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引發繁殖障礙。相關研究表明,熱應激過程中因采食量降低導致的奶牛機體營養不足,會延長其發情周期或使發情不明顯,影響適時配種;熱應激會引起生殖道過熱和激素分泌紊亂,影響受精卵的發育和繁殖;配種后由于高溫導致皮膚血流加快,胚胎所需養分不足,會造成胚胎死亡和流產。
天津市2013年奶牛存欄15.0萬頭[1],品種以荷斯坦奶牛為主,牛奶年均單產達到7 800 kg,部分規模化、集約化奶牛場年單產達到10 000 kg以上。荷斯坦奶牛以單產高而著名,但其耐熱能力差,最適溫度為10~16 ℃,當溫度超過23 ℃時,即可發生熱應激[6-7]。從表1可以看出一年中5—9月份奶牛均可發生熱應激,占1年中41.7%的時間,由此可見,天津市雖處于華北地區,但奶牛熱應激也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
解決奶牛熱應激的途徑主要是品種選育、改善奶牛生存小環境、精細管理和營養調控[8],本研究主要針對奶牛營養調控技術開展緩解奶牛熱應激的功能性飼料研制和應用的相關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緩解奶牛熱應激的功能性飼料設計
根據奶牛在熱應激狀態下對日糧能量、蛋白、過瘤胃蛋白、過瘤胃氨基酸、ADF、NDF、脂肪、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各種營養因子的需求,制作出針對泌乳牛的日糧配方。endprint
(1)粗飼料:泌乳牛日糧以全株玉米青貯、優質苜蓿以及易消化的大豆皮、甜菜渣、蘋果渣為優質的粗飼料,使奶牛日糧中的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為25%~28%,酸性洗滌纖維(Acid detergent fibre,ADF)為18%~19%。
(2)過瘤胃脂肪:添加脂肪酸鈣和全棉籽,使日糧脂肪含量達到5%左右。
(3)蛋白飼料和過瘤胃蛋氨酸:增加豆粕等蛋白飼料的添加量使日糧蛋白水平為17%~19%,過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35%-40%,賴氨酸和蛋氨酸占代謝蛋白的6.6%和2.2%;
(4)常量礦物質:添加占日糧干物質的0.75%~1.5%小蘇打以及0.35%~0.4%的氧化鎂,并根據奶牛日糧中鉀的含量,適當補充氯化鉀,使日糧中鉀的含量占干物質的1.5%~1.6%。
(5)維生素:奶牛日糧中添加維生素A、D3、E和煙酸,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干奶期和產前21 d精補料飼喂量低,且需要量高,所以這兩個階段要提高維生素的添加量。各階段添加量見表2。
(6)微量元素:添加銅、錳、鋅、鈷、碘、硒等5種微量元素,并通過無機和有機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特別是鋅和硒)保證了奶牛健康,添加氧化鋅、硫酸鋅和氨基酸螯合有機鋅,使鋅在泌乳牛日糧中的含量達到48 mg·kg-1,添加亞硒酸鈉和酵母硒,使硒在泌乳牛日糧中含量達到0.35 mg·kg-1。
(7)酵母及酵母培養物:添加益生酵母或酵母培養物,按照推薦量增加10%。
(8)霉菌吸附劑和免疫增強劑:在復合型脫霉劑推薦量的基礎上增加20%。
1.2 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
上述抗熱應激奶牛日糧于2011—2013年的5—9月份在天津市12個規模化奶牛場(約1萬頭成母牛)開展應用,并記錄全年日單產的變化。
1.3 數據分析
應用試驗數據通過Microsoft Excel2007整理和作圖,并通過IBM SPSS Statistics20.0進行統計分析,本文中數據統計結果以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011—2013年試驗數據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2011、2012和2013年5—9月的平均日單產較10—4月的下降幅度分別為5.04%,2.92%和4.62%,其中2011年的下降幅度達顯著水平(P<0.05),2012和2013年未達顯著水平,說明隨著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有效降低了產奶量在熱應激中的下降幅度,為奶牛平衡穩定的產奶提供了有效保障。
由圖1可知,連續3年產奶量最低時間均出現在8月份,這主要是由于8月份不僅溫度高,而且濕度大,是奶牛遭受熱應激最嚴重的一個月,在抗熱應激奶牛日糧應用的同時,還需要對奶牛加強管理。
3 結論與討論
熱應激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養殖者的重視,本研究在奶牛抗熱應激營養調控過程中通過優質粗飼料搭配高營養濃度的精補料以提供奶牛必需的能量、蛋白和氨基酸補充,保證在干物質采食量減少的情況下,奶牛獲得必需的營養[2-5,9];通過添加常量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劑等,以彌補夏季奶牛瘤胃緩沖物的不足,增加采食量,改善瘤胃環境,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生產性能以及繁殖、肢蹄和乳房健康。本研究最終研制出緩解奶牛熱應激功能性飼料產品,并在規模化奶牛場應用過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奶牛濃縮料和奶牛預混料的形式進行推廣應用,推廣區域包括天津及周邊地區,減少了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提高了奶牛產奶量和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 中國奶業協會. 2014中國奶業統計摘要[M].北京:中國奶業協會,2014.
[2] 付彥坤.預防奶牛熱應激的綜合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3):138.
[3] 李明,李守義,孫宇,等.奶牛熱應激的預防措施[J].河南農業科學,2003(4):48-49.
[4] 楊耐德,高振華,黃曉亮,等.煙酸對熱應激奶牛生產性能、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0(7):110-112,117.
[5] 陳福音, 高艷霞, 李建國. 奶牛熱應激的危害及營養調控措施[J]. 中國畜牧雜志, 2012, 48(8): 37-41.
[6] 梁學武, 劉慶華, 蔡永輝,等. 高溫高濕地區奶牛熱應激綜合控制技術體系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11, 27(17): 17-20.
[7] 陳軍.夏季奶牛發生熱應激時的飼養管理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3):126-127.
[8] 劉景喜, 王麗學, 張朔望,等. 以色列奶業考察報告-以色列奶業成功經驗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啟示[J]. 天津農業科學,2014, 20(3): 25-31.
[9] 張峰, 吳占軍, 張新同,等. 泌乳后期奶牛干物質及部分營養需要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 2011, 17(2):54-56, 63.endprint
(1)粗飼料:泌乳牛日糧以全株玉米青貯、優質苜蓿以及易消化的大豆皮、甜菜渣、蘋果渣為優質的粗飼料,使奶牛日糧中的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為25%~28%,酸性洗滌纖維(Acid detergent fibre,ADF)為18%~19%。
(2)過瘤胃脂肪:添加脂肪酸鈣和全棉籽,使日糧脂肪含量達到5%左右。
(3)蛋白飼料和過瘤胃蛋氨酸:增加豆粕等蛋白飼料的添加量使日糧蛋白水平為17%~19%,過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35%-40%,賴氨酸和蛋氨酸占代謝蛋白的6.6%和2.2%;
(4)常量礦物質:添加占日糧干物質的0.75%~1.5%小蘇打以及0.35%~0.4%的氧化鎂,并根據奶牛日糧中鉀的含量,適當補充氯化鉀,使日糧中鉀的含量占干物質的1.5%~1.6%。
(5)維生素:奶牛日糧中添加維生素A、D3、E和煙酸,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干奶期和產前21 d精補料飼喂量低,且需要量高,所以這兩個階段要提高維生素的添加量。各階段添加量見表2。
(6)微量元素:添加銅、錳、鋅、鈷、碘、硒等5種微量元素,并通過無機和有機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特別是鋅和硒)保證了奶牛健康,添加氧化鋅、硫酸鋅和氨基酸螯合有機鋅,使鋅在泌乳牛日糧中的含量達到48 mg·kg-1,添加亞硒酸鈉和酵母硒,使硒在泌乳牛日糧中含量達到0.35 mg·kg-1。
(7)酵母及酵母培養物:添加益生酵母或酵母培養物,按照推薦量增加10%。
(8)霉菌吸附劑和免疫增強劑:在復合型脫霉劑推薦量的基礎上增加20%。
1.2 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
上述抗熱應激奶牛日糧于2011—2013年的5—9月份在天津市12個規模化奶牛場(約1萬頭成母牛)開展應用,并記錄全年日單產的變化。
1.3 數據分析
應用試驗數據通過Microsoft Excel2007整理和作圖,并通過IBM SPSS Statistics20.0進行統計分析,本文中數據統計結果以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011—2013年試驗數據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2011、2012和2013年5—9月的平均日單產較10—4月的下降幅度分別為5.04%,2.92%和4.62%,其中2011年的下降幅度達顯著水平(P<0.05),2012和2013年未達顯著水平,說明隨著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有效降低了產奶量在熱應激中的下降幅度,為奶牛平衡穩定的產奶提供了有效保障。
由圖1可知,連續3年產奶量最低時間均出現在8月份,這主要是由于8月份不僅溫度高,而且濕度大,是奶牛遭受熱應激最嚴重的一個月,在抗熱應激奶牛日糧應用的同時,還需要對奶牛加強管理。
3 結論與討論
熱應激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養殖者的重視,本研究在奶牛抗熱應激營養調控過程中通過優質粗飼料搭配高營養濃度的精補料以提供奶牛必需的能量、蛋白和氨基酸補充,保證在干物質采食量減少的情況下,奶牛獲得必需的營養[2-5,9];通過添加常量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劑等,以彌補夏季奶牛瘤胃緩沖物的不足,增加采食量,改善瘤胃環境,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生產性能以及繁殖、肢蹄和乳房健康。本研究最終研制出緩解奶牛熱應激功能性飼料產品,并在規模化奶牛場應用過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奶牛濃縮料和奶牛預混料的形式進行推廣應用,推廣區域包括天津及周邊地區,減少了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提高了奶牛產奶量和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 中國奶業協會. 2014中國奶業統計摘要[M].北京:中國奶業協會,2014.
[2] 付彥坤.預防奶牛熱應激的綜合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3):138.
[3] 李明,李守義,孫宇,等.奶牛熱應激的預防措施[J].河南農業科學,2003(4):48-49.
[4] 楊耐德,高振華,黃曉亮,等.煙酸對熱應激奶牛生產性能、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0(7):110-112,117.
[5] 陳福音, 高艷霞, 李建國. 奶牛熱應激的危害及營養調控措施[J]. 中國畜牧雜志, 2012, 48(8): 37-41.
[6] 梁學武, 劉慶華, 蔡永輝,等. 高溫高濕地區奶牛熱應激綜合控制技術體系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11, 27(17): 17-20.
[7] 陳軍.夏季奶牛發生熱應激時的飼養管理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3):126-127.
[8] 劉景喜, 王麗學, 張朔望,等. 以色列奶業考察報告-以色列奶業成功經驗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啟示[J]. 天津農業科學,2014, 20(3): 25-31.
[9] 張峰, 吳占軍, 張新同,等. 泌乳后期奶牛干物質及部分營養需要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 2011, 17(2):54-56, 63.endprint
(1)粗飼料:泌乳牛日糧以全株玉米青貯、優質苜蓿以及易消化的大豆皮、甜菜渣、蘋果渣為優質的粗飼料,使奶牛日糧中的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為25%~28%,酸性洗滌纖維(Acid detergent fibre,ADF)為18%~19%。
(2)過瘤胃脂肪:添加脂肪酸鈣和全棉籽,使日糧脂肪含量達到5%左右。
(3)蛋白飼料和過瘤胃蛋氨酸:增加豆粕等蛋白飼料的添加量使日糧蛋白水平為17%~19%,過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35%-40%,賴氨酸和蛋氨酸占代謝蛋白的6.6%和2.2%;
(4)常量礦物質:添加占日糧干物質的0.75%~1.5%小蘇打以及0.35%~0.4%的氧化鎂,并根據奶牛日糧中鉀的含量,適當補充氯化鉀,使日糧中鉀的含量占干物質的1.5%~1.6%。
(5)維生素:奶牛日糧中添加維生素A、D3、E和煙酸,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干奶期和產前21 d精補料飼喂量低,且需要量高,所以這兩個階段要提高維生素的添加量。各階段添加量見表2。
(6)微量元素:添加銅、錳、鋅、鈷、碘、硒等5種微量元素,并通過無機和有機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特別是鋅和硒)保證了奶牛健康,添加氧化鋅、硫酸鋅和氨基酸螯合有機鋅,使鋅在泌乳牛日糧中的含量達到48 mg·kg-1,添加亞硒酸鈉和酵母硒,使硒在泌乳牛日糧中含量達到0.35 mg·kg-1。
(7)酵母及酵母培養物:添加益生酵母或酵母培養物,按照推薦量增加10%。
(8)霉菌吸附劑和免疫增強劑:在復合型脫霉劑推薦量的基礎上增加20%。
1.2 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
上述抗熱應激奶牛日糧于2011—2013年的5—9月份在天津市12個規模化奶牛場(約1萬頭成母牛)開展應用,并記錄全年日單產的變化。
1.3 數據分析
應用試驗數據通過Microsoft Excel2007整理和作圖,并通過IBM SPSS Statistics20.0進行統計分析,本文中數據統計結果以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011—2013年試驗數據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2011、2012和2013年5—9月的平均日單產較10—4月的下降幅度分別為5.04%,2.92%和4.62%,其中2011年的下降幅度達顯著水平(P<0.05),2012和2013年未達顯著水平,說明隨著抗熱應激奶牛日糧的應用,有效降低了產奶量在熱應激中的下降幅度,為奶牛平衡穩定的產奶提供了有效保障。
由圖1可知,連續3年產奶量最低時間均出現在8月份,這主要是由于8月份不僅溫度高,而且濕度大,是奶牛遭受熱應激最嚴重的一個月,在抗熱應激奶牛日糧應用的同時,還需要對奶牛加強管理。
3 結論與討論
熱應激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養殖者的重視,本研究在奶牛抗熱應激營養調控過程中通過優質粗飼料搭配高營養濃度的精補料以提供奶牛必需的能量、蛋白和氨基酸補充,保證在干物質采食量減少的情況下,奶牛獲得必需的營養[2-5,9];通過添加常量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劑等,以彌補夏季奶牛瘤胃緩沖物的不足,增加采食量,改善瘤胃環境,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生產性能以及繁殖、肢蹄和乳房健康。本研究最終研制出緩解奶牛熱應激功能性飼料產品,并在規模化奶牛場應用過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奶牛濃縮料和奶牛預混料的形式進行推廣應用,推廣區域包括天津及周邊地區,減少了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提高了奶牛產奶量和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 中國奶業協會. 2014中國奶業統計摘要[M].北京:中國奶業協會,2014.
[2] 付彥坤.預防奶牛熱應激的綜合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3):138.
[3] 李明,李守義,孫宇,等.奶牛熱應激的預防措施[J].河南農業科學,2003(4):48-49.
[4] 楊耐德,高振華,黃曉亮,等.煙酸對熱應激奶牛生產性能、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0(7):110-112,117.
[5] 陳福音, 高艷霞, 李建國. 奶牛熱應激的危害及營養調控措施[J]. 中國畜牧雜志, 2012, 48(8): 37-41.
[6] 梁學武, 劉慶華, 蔡永輝,等. 高溫高濕地區奶牛熱應激綜合控制技術體系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11, 27(17): 17-20.
[7] 陳軍.夏季奶牛發生熱應激時的飼養管理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3):126-127.
[8] 劉景喜, 王麗學, 張朔望,等. 以色列奶業考察報告-以色列奶業成功經驗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啟示[J]. 天津農業科學,2014, 20(3): 25-31.
[9] 張峰, 吳占軍, 張新同,等. 泌乳后期奶牛干物質及部分營養需要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 2011, 17(2):54-56, 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