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 儲春霞
[摘要] 目的 探討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中運用延續護理的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放療患者60例,按照就診時間順序分成兩組,各30例。對照組在出院后給予每周1次的電話回訪,試驗組在出院后給予延續護理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試驗組對休息與活動、飲食知識、皮膚護理、服藥知識以及并發癥防治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出現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炎以及食管梗阻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療后行延續護理能顯著提高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患者滿意程度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少,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食管癌;延續護理;放療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9-120-03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逐漸增高,衛生部于2010啟動了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方案,旨在強調以人為本的里面深入到護理服務當中[1]。而延續護理作為一種優質的護理服務,不僅能夠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更好的促進了患者的健康[2]。現我院將延續護理應用到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當中,臨床效果較為突出,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放療患者60例,按照就診時間順序分成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45~67歲,平均56.8歲,病程2~4個月,平均3.2個月。試驗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6~66歲,平均58.9歲,病程3~5個月,平均4.1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出院常規治療,包括結合自身身體情況進行體能訓練,根據病情調整飲食量,滿足身體營養所需,按照醫囑用藥以及定期來院復查等。對照組患者于出院后于每周給予2次電話回訪,由專人負責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3]。試驗組患者于出院后給予為期3個月的延續護理:(1)由床位醫生、護士長以及責任護士成立延續護理小組。(2)在患者出院后為其發放健康聯系卡,留有床位醫生與責任護士的聯系電話,以加強護患之間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并發癥進行比較。同時采用由我院自制的護理工作滿意度測評表,囑患者自行填寫,對護士工作進行打分,滿分為100分,其中將總分在90分以上評為滿意,總分在70~80分之間評為基本滿意,總分在70分以下評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試驗組對休息與活動、飲食知識、皮膚護理、服藥知識以及并發癥防治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出現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炎以及食管梗阻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延續護理作為目前臨床上一類新型護理模式,為一種以出院患者的需求而展開的護理服務,這使得患者不但可在住院期間得到專業人員的護理,也幫助其在住院康復過程中有專人陪護,旨在保證康復過程的順利進行[7]。由于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轉移性,因此,在行放療后的患者仍需定期來院復查并跟蹤疾病的進展,以此降低惡性腫瘤的復發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8]。據調查研究資料顯示,放療對于惡性腫瘤的治愈雖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在放療后仍可持續較長時間的放射性損傷[9]。因此,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而言,于出院后實施延續護理至關重要[10]。在以往的研究調查中我們發現,多數患者在出院后常有一段時期易伴隨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11]。為此,在我院實施的延續護理過程中,主張定期隨訪并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以此建立和諧的護患管理[12]。而在患者來院復查時,對其面對面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提升其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建立其康復信心[13-1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延續護理的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僅采取電話隨訪的患者,且提升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綜上所述,將延續護理應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放療患者過程中具有突出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君娥,付沫,唐運香,等.身心互動健康模式對鼻咽癌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22):5-6.
[2] 覃桂榮.出院患者延續護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護理學雜志,2012,27(3):89-90.
[3] 謝鳳蘭,成守珍,蔡衛,等.延續護理服務部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立及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47-48.
[4] Kriapalani S,Amy T,Jeffrey LS,et al. Promoting effective transitions of care at hospitalisits[J].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2007,2(5):314-315.
[5] 儲春霞,陸雁,倪杰.延續護理在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12(2):130-131.
[6] 楊巧紅,翟翠球,李東娜,等.出院后延續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綜合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6):1635-1636.
[7] 尹躍華,候妍妍.直腸癌結腸造口患者知識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12(2):889-890.
[8] 趙敏,王兆新,王玉君.心理行為干預對食管癌病人術前健康相關行為的影響研究[J].現代護理,2005,21(19):367-368.
[9] 黃延玲,宋太民,張耀勇,等.高齡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07,14(4):330-331.
[10] 方梅,黃麗容,鄭娟麗,等.食管癌及賁門癌術后防治吻合口瘺的護理[J].家庭護士,2008,22(19):482-483.
[11] 楊春紅.65例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8,23(36):889-890.
[12] 朱潔楠.食管癌放射治療的飲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29(24):1109-1110.
[13] 顧瀟,米麗麗,王云平,等.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飲食護理[J].河北醫藥,2010,13(20):223-224.
[14] 黃愛華.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療手術后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82-83.
(收稿日期:201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