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降損措施是供電企業一項重要工作,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供電企業要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手段,加強線損管理,實施節能降損措施。內蒙古包頭市九原電力有限責任公司著重完善節能降損工作的組織、管理、技術三大體系,以此為核心的對節能降損管理工作進行全過程控制,積極開展營銷管理創新增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關鍵詞:九原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線損;線損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規范管理網絡,搭建科學完善的組織體系
九原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監督完善”的十六字方針,成立了以分管經理為組長的節能降損管理領導小組,依據管理、技術、保證“三大體系”原則,分決策、管理、執行三個層次,健全節能降損管理網絡,形成一級管理一級,一級控制一級,一級考核一級,一級負責一級的全過程管理控制和監督保證。做到思路清晰、職責明確、措施到位、考核完善的運行機制。
2 落實以指標管理為核心、統計分析為手段,線損波動因素控制為支撐的管理體系
2.1 完善指標體系,強化指標動態管理,充分調動全員降損積極性
線損指標管理貫穿了整個線損管理的全過程,是調動線損責任單位和有關責任人的降損積極性的最重要手段。公司建立了以8項線損率直接指標和18項線損管理小指標為核心的指標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分線、分壓、分臺區管理方式,綜合線損理論計算值、歷史線損統計值及影響線損率的技術和管理方面修正因素,將全年高、低壓線損指標下達到供電所并簽訂經營目標管理責任狀,按月嚴格考核兌現。市場營銷部對供電所指導并審核,將指標分解到單回線路、單個臺區,使所有指標落實到人、考核到人。
2.2 建立健全分析例會制度,加強節能降損分析,實現閉環管理
公司每月召開一次以上的生產經營分析會,由市場營銷部、生產技術部、計量所、紀審部、調通所、修試所和各供電所的負責人和線損專(兼)職參加,各部門、供電所對本月的降損節能工作總結、下月的工作重點以及如何解決存在問題進行匯報。會上重點對線損高、線損波動大的所、線路和臺區共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認真查找管理和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研究確定整改措施,并分解到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進行落實,不斷消除線損管理的薄弱環節,使分析會達到實效。同時每月的分析會重點對上月分析中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達到的效果做出評價,用來指導我們采取措施是否得當,實現了營銷有指標,指標有分析,分析有措施,措施有落實的閉環管理模式。
2.3 定期開展理論線損計算,科學確定線損計劃指標
使用國內較先進的理論線損計算軟件,搭建與公司營銷MIS系統數據共享的平臺,實時動態對57回10kV線路線損和869處臺區線損進行理論值計算,將結果與實際值進行對比,通過對比查找出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原因,并進行了限期整改。當10kV以上線路負荷、運行狀況等發生變化較大時,重新切改拓樸圖形后按新的線路運行數據和參數計算理論值,并對指標進行同步調整,使降損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2.4 加強營銷管理,控制線損波動。為了防止線損波動,公司在抄表管理和營業普查等方面同時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按照“定人、定時、定線路、定責任”的四定原則,加強對高、低壓用電客戶電能表抄錄工作的指導監督,杜絕估抄、漏抄和人為壓、減指針現象。每月深入現場抽查抄表情況,開展對較大企業、客戶不定期的抽查,同時不定期抽查專職電工的抄表情況,最大限度提高抄表準確率。
二是落實用電營業普查常態機制,提升用電抄、核、收工作水平。常態的用電營業普查工作,是實現堵漏增收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按季、按月定期開展用電營業常態普查和隨機的內外營業稽查。由市場營銷部部長帶隊,抽調用電稽查所和供電所營銷骨干人員組成用電營業普查小組,對14個供電所進行交叉式檢查,外查客戶用電情況、計量狀況,內查客戶資料完善程度,針對線損較高、管理較差的線路、臺區開展專項檢查,嚴肅處理人為因素造成的虛升線損。在普查工作中積極推行分階段的抽查和回頭看機制,實現了普查與稽查的有效結合,做到以普查促稽查、以稽查糾普查、以抽查促整改。經過流程化的普查和整改,消滅了公司范圍內由于管理因素而造成的高損線路和臺區。全年公司層面組織開展普查工作10次,共完成10kV線路普查48條,10kV用電客戶普查1352戶,0.4kV客戶普查2157戶,發現問題84處,下達整改意見書13份,下發稽查通報2期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考核和處罰,通過普查的回頭看工作,整改率達90%以上。
3 統籌規劃,完善技術體系,優化電網結構,不斷提高電網經濟運行水平
3.1 優化電網結構,降低電網損耗
3.1.1 電網改造方案和技改項目的確定,以安全性好、損耗率低、資金投入低、經濟效率高為首要原則,反復認證優化設計方案,合理增大導線截面,逐步消滅迂回線、“卡脖子”線等現象。對公司6至10kV配網線路新建及改造27.306km,加強了配網負荷接帶能力,提高了改造范圍內線路的完好率,為提高供電可靠性、確保電能質量及為配網長久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3.1.2 利用農(城)網改造資金,增加10kV出線間隔,縮短10kV線路供電半徑,對低壓供電半徑超標的臺區以延伸高壓、增加配電變壓器到負荷中心的方法,縮短低壓供電半徑,確保供電質量。全年共投運線路9回,完成了對西錦小區、衡宇焊管的供電,解決了沙河917、開洲921、開洲911、柏變915線的過負荷和供電半徑過長的問題。使負荷分布更趨合理,不僅提高了供電可靠率和供電質量,同時也使電能損耗大幅下降。并將不在負荷中心的配變進行移位改造及增容補點共55臺,新增提高了安全運行系數,并降低了線損;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消滅了10kV高損線路,高損臺區占總臺區的比例由5%下降到2%。
3.1.3 科學合理布局電源點。根據負荷預測投運了110kV后營子變電站、110kV當鋪變電站、110kV蘇木變,使變電站建設既滿足負荷發展的需要,同時又考慮電網節能降損需求。上述變電站的建設和投入運行極大的改善了局部區域用電負荷緊張、線路供電半徑長、電壓質量低的不利局面,將公司10kV線路供電半徑合格率由98.3%提高至99.5%。
3.2 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實現線損管理創新
高低壓集抄改造如期按計劃完成是營銷工作實現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收的重要手段,為此按照公司年初制定的集抄改造計劃,我們以倒排工期表的形式將改造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形成了周報進度、月底考核的常態機制。通過公司全員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力推進了遠程集抄改造,利用農網資金和自籌資金實現了57回關口表、835個臺區表、22937個低壓表的集抄,實現了關口表-臺區表-低壓表的實時數據同步采集,集抄的臺區表和低壓表已達到我公司客戶總數的50%。集抄改造后的10千伏線路線損率平均下降了1~2個百分點,0.4千伏臺區線損率下降到7%~10%之間。
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落實,九原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分線分壓分臺區的閉環管理,即理論線損計算→對照完成指標進行分析→找線損升降的原因→制定管理和技術改進措施→落實措施到位→總結經驗→為制定新的線損指標和計劃提供依據。通過周而復始的實踐,節能降損管理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作者簡介:賈紅瑞(1972,2-),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任職于包頭市九原電力公司,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線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