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紀鵬飛
在2013中國國際商用車展上,盡管沒有聲勢浩大的新品發布會,甚至連醒目的標示都沒有,但是東風(十堰)汽車液壓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液壓動力)展出的一款新型廂式貨車液壓升降尾板還是讓不少細心的觀眾驚喜不已:與傳統的液壓升降尾板相比,這款產品不但摒棄了傳統機械式的做法和分段控制的模式,而且還融合了汽車電子發展的最新成果,實現了升降全過程任意位置的全智能操作。
東風液壓動力主要為各大主機廠及乘用車企業配套油缸總成、油泵、汽車液壓系統等產品。升降液壓尾板的成功研發,意味著專用車液壓升降尾板領域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作為一家汽車駕駛室翻轉升降系統及汽車液壓助力系統的專業生產廠家,東風液壓動力為什么會在此時進軍液壓升降尾板市場?他們將在液壓升降尾板領域如何布局?
“東風液壓動力進入液壓尾板領域并非做低端、同質化的產品,而是希望通過全新的技術和品質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2013年12月7日,東風液壓動力總經理尤海泉在十堰白浪中路的辦公室向記者透露,公司進入液壓尾板領域并非白手起家,而是順理成章。
東風液壓動力作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2004年5月由原東風汽車公司設備制造廠分公司改制成立。其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東風汽車公司設備制造廠成立的第三產業辦公室,按照后方廠的統一分工,承擔各種汽車生產設備液壓系統的修復再制造工作。后來根據公司戰略的幾次調整,主業逐漸回到汽車液壓零部件總成。
2010年,公司新的領導班子成立后,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成為領導層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一方面前幾年市場需求的大增暴露了企業產能不足的嚴重問題;另一方面,企業產品結構亟需調整,以滿足市場需求。
液壓尾板的研發計劃由此被提上日程。尤海泉說,當初選擇液壓尾板就是看中其技術方式的多樣性。“液壓尾板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新產品,很早之前在國外和國內一些地區和特定行業就有了廣泛應用。內部結構經過多輪升級有了明顯改進,機械方面也日漸成熟。”
盡管液壓尾板產品上采用的液壓技術,與東風液壓動力之前生產的產品有許多相通之處,但是東風液壓動力液壓尾板的研發并不順利。
東風液壓動力技術部部長朱碧霞告訴記者,天翼全智能液壓尾板集電子控制、液壓傳動、機械傳動于一身,各個技術環節的銜接至關重要。首先,該產品的能源直接取自整車電源,電壓范圍波動大,若采用傳統PLC控制器將導致系統工作極其不穩定,所以電器控制器的開發必須是適應車載使用的;其次,產品采用四油缸作為整個機構的推力執行元件,左右分別布置傾斜缸與舉升缸(傾斜缸控制面板的翻轉,舉升缸控制面板的上升與下降),機構在運行時對左右油缸的同步性要求比較高;最后,機構部分也就是骨架與機構對左右運動的同心度、平行度、高度要求很高,對零部件的加工、焊接、裝配提出挑戰。
針對以上難題,東風液壓動力技術部專門成立了三個技術攻關小組,電氣控制方面由電氣工程師負責,液壓與機械由產品工程師負責、加工、裝配、焊接、試驗由制造工程師負責,分別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經多功能小組會議討論通過后,制作樣件,再逐一試驗驗證,經PDCA循環多次改進,確保產品驗證可靠、穩定,方投入市場。
2013年中旬,經過反復測驗和多項測試,東風液壓第一臺集電子控制、液壓傳動、機械于一身的天翼全智能汽車尾板正式下線。
與傳統懸臂式液壓尾板相比,天翼全智能汽車尾板采用電氣智能控制,自動找到各種位置,操作者只需按住按鈕即可。開門操作時,升降平臺到達水平時自動停止;下降時平臺自動傾斜著地;上升操作時平臺自動抬平后水平上升;關門操作時平臺自動旋轉到與車廂后門水平即停,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可靠。
“傳統尾板完成上述動作靠機構或增加油缸機械實現,完全依賴操作者目測尋找各個動作的位置,操作復雜,且存在安全隱患。”朱碧霞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這款全智能汽車尾板將有效彌補傳統液壓尾板的缺陷。
天翼全智能汽車液壓尾板研發不久,正值2013中國國際商用車展在武漢舉行。帶著試一試的態度,尤海泉決定把新研制成功的樣品帶到展會。
盡管東風液壓的展臺并不起眼,但是這款全智能汽車液壓尾板的亮相,還是吸引了很多眼球。有一家專門生產液壓尾板企業的技術人員,甚至在尾板上放置了一杯水,親自測試尾板的平穩性。看到實際效果如此良好之后,該技術人員嘖嘖稱贊,直言:“真的不容易!”
得到同行的贊賞,讓尤海泉在欣喜的同時,也露出一絲擔憂。他擔憂的是中國液壓尾板的市場。
液壓尾板升降平臺廣泛用于郵政、金融、石化、商業、食品、物流、制造等各行業,可大幅度提高運輸及裝卸效率,節省成本,是現代化物流運輸的必備設備之一。我國尾板制造業起步較晚,并落后于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這種狀況,尤海泉心知肚明。事實上,早在一次出國考察時,尤海泉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秘書長、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所長王煥民透露自己想要研發液壓尾板時,王煥民就曾善意地提醒他,這個市場不好做。
但是尤海泉依舊對這個市場充滿信心,“廂式改裝車這幾年增長較快,市場前景可觀。”
他甚至已經開始提前布局。計劃1年內完成天翼智能尾板開發,形成1T、1.5T系列化產品,與整車廠家合作,實現該產品在專用車上的裝配;計劃2 年內開發出折疊式天翼智能尾板,形成1T、1.5T系列化產品,與整車廠家合作申報整車公告。
“我們現在是技術具備,只欠市場”,尤海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