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豪
(國網莆田供電公司,福建莆田 351100)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旁路電纜系統研究
林彥豪
(國網莆田供電公司,福建莆田 351100)
隨著城市電網的快速發展,用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開展配電網旁路帶電作業,能夠及時處理缺陷,減少用戶停電次數和時間,有效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本文詳細介紹了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旁路電纜系統的應用,并分析了作業過程中的風險和控制措施。
配電線路 帶電作業 旁路電纜系統
帶電作業是在不停電情況下進行檢修、測試、維護的一種作業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電力中斷現象的發生,這在經濟建設和民生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有力的提升了電力企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并降低了作業成本,具有極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目前配電網帶電作業主要是在不帶負荷的情況下開展,不能滿足對用戶不間斷供電的需要。通過開展配電網旁路帶電作業,能夠及時處理缺陷,減少用戶停電次數和時間,有效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實現向用戶連續供電,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旁路作業法是應用旁路電纜、旁路開關等旁路引流設備,將需要停電的運行設備(如線路、開關等)引入旁路并對其進行檢修或更換,以保持對用戶連續供電的作業方法。這種方法在帶電作業過程中不需要切除設備所帶負荷,能夠保證配電網系統的持續供電,使配電線路和設備的作業在成本、質量和工作效率上得到改善,以提高供電可靠性。旁路作業法通過科考設備安全通斷及轉移負荷電流的方式來實現設備的檢修或更換。旁路電纜系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旁路負荷開關、高壓柔性電力電纜、快速插拔式旁路電力電纜連接器(旁路終端、旁路中間接頭、旁路T型中間接頭)、輔助器材。
旁路電纜系統結構見圖1。如果架空配電線路的D處需要檢修或有故障需要搶修或需要更換設備時,則可應用旁路電纜系統在現場組裝足夠長度的臨時旁路供電線路,跨接AB線路段,通過旁路開關,將用電負荷轉移到臨時旁路供電線路繼續向用戶不間斷供電、通過T型中間接頭在C處同時向用戶分支線路供電。然后,操作人員在實際上已經停電的AB段架空線路區域中進行檢修作業、搶修作業或更換設備作業。
(1)工具的領取和運輸。在工器具庫房領用旁路設備、絕緣工具、安全用具及輔助器具,裝車后將旁路電纜作業設備運送到相應的工作地點;
(2)現場作業前的準備。將旁路電纜作業設備卸貨,先敷設電纜槽盒,再鋪設旁路電纜,通過旁路電纜快速插拔式終端以及旁路電纜快速插拔式中間接頭將旁路電纜連接起來達到相應的長度,再將旁路電纜接入兩側的旁路負荷開關;
(3)將旁路柔性電纜引線一端接人旁路負荷開關,另一端接入要檢修的線路兩側;
(4)先合上送電端的旁路負荷開關A,再在受電端的旁路負荷開關B兩側核相;
(5)斷開檢修線路兩側的引線,開展線路檢修工作;
(6)待檢修工作結束后接入檢修線路兩側的引線;
(7)斷開旁路負荷開關A和旁路負荷開關B;
(8)拆除柔性電纜引線,使線路恢復正常的運行方式;
(9)工作現場整理。10kV旁路電纜作業系統復雜,工作實施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各項作業規程進行。
(1)高空墜落的風險。帶電作業人員在高空絕緣斗臂車上工作有高空墜落的風險,在高空工作人員與地面工作人員傳遞物品時,存在物品高空墜落傷及地面工作人員的風險。
(2)人員觸電的風險。在帶電作業時,工作人員對地以及對相鄰導線的安全距離不足,帶負荷斷(接)引線時產生電弧光傷人;帶電作業人員同時接觸未接通的或已斷開的導線兩個斷頭,將人體串入電路觸電。
(3)線路、設備損毀的風險。由于線路相序錯誤,或者在旁路負荷開關兩側核相失誤導致線路或負荷開關損毀。
(1)防止高空墜落風險控制措施:斗內工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工作中頭部伸到斗外;上、下傳遞工具、材料均應使用絕緣繩,嚴禁拋、扔。(2)防止人員觸電風險控制措施:1)接引前,必須確認被斷引的旁路電纜系統的旁路負荷開關確在斷開位置,嚴禁帶負荷接引線;2)嚴禁同時接觸未接通的或已斷開的導線兩個斷頭;3)絕緣臂的有效絕緣長度伸出不得小于1米。4)斗內電工必須穿戴好個人安全絕緣防護用品;5)帶電作業時,斗內工作人員對相鄰帶電導線距離不得小于0.6米,對接地體距離不得小于0.4米,絕緣操作桿的絕緣長度不得小于0.7米;6)對安全距離不足的帶電作業點,必須采取可靠的絕緣遮蔽措施。
(3)防止線路、設備損毀的風險控制措施:在接旁路電纜引線前,要在檢修的線路兩側掛好相序牌,防止線路相序接入錯誤。在旁路負荷開關兩側核相時,一定要確保核相正確,做好記錄。
通過開展10kV線路旁路帶電作業,可以實現配電線路不停電、不停負荷作業,能及時處理缺陷,減少用戶停電次數和時間,有效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實現向用戶連續供電,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1]史興華.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與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胡毅.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3]王明春.10kV電纜帶電作業旁路系統[J].農村電氣化,2006,(9):20-21.

圖1 旁路電纜系統結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