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梅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長春 130051
在當前更新換代比較嚴重的新媒體時代,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對于新聞行業的正常運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新聞編輯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讓新聞媒體能夠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
創新包含著更新、創造新的東西和改變這三種基本的含義,創新性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聞質量,最大程度上引起民眾對于新聞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創新性對于新聞編輯質量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創新性能夠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讓新聞節目健康長久的發展下去;其次,創新性能夠提高新聞編輯制作人的認識能力,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到何為新聞編輯的要點和內涵所在;再次,創新性能夠最大程度上增加新聞欄目所包含的信息量和知識量,讓新聞欄目能夠傳遞出更多的知識內涵,更好的滿足觀眾的需要[1]。
提高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可以有效的促進新聞媒體的發展。通過創造出最為有價值和最具有時效性的新聞節目,讓新聞變得更加的生動和具體,更能夠貼近民眾的真實生活的切實需要,進而提高新聞媒體在整個新興媒體行業中的競爭力。
現階段,很多新聞欄目重視的是新聞編輯的形式創新,卻忽視了對內容的創新。當前很多的新聞編輯,忽視新聞的時效性,即便是很多占據頭條的內容,也不是第一時間傳達給觀眾的,這就嚴重的影響了觀眾對于新聞的觀看欲望。很多新聞編輯不能快速的對第一手、第一時間發生的新聞進行報道,甚至很多的新聞編輯并不能夠找到新穎有亮點的新聞,這樣即便是播放出來的新聞事件,也不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因此,新聞編輯必須要具備洞察時勢的能力,能夠準確的掌握新聞事件的重點,及時的向觀眾播放具有時效性的新聞事件[2]。
隨著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新聞編輯在編輯新聞內容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滿足觀眾不同的需求,單純的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在新聞編輯的形式上不斷的翻新和創新,但是在新聞的內容上卻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編造形式上,不斷的復制粘貼別的新聞內容,甚至是為了博取關注度,而隨意的編造并不符合實際的新聞內容,這不僅僅是對收看的觀眾的不重視和不尊重,同時也是對新聞行業的褻瀆,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很多的新聞內容,只是將各種新聞信息串聯起來,進行一個簡單的組合,這種組合而成的新聞內容是沒有內涵,并且缺乏實效性和真實性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聞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作用,對于新聞節目的正常發展是非常不利的[3]。
現階段,新聞節目的編排和編造形式很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之上,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觀念在改變,但是新聞節目的形式卻仍舊沒有太大的變化,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這不僅嚴重的影響了新聞行業的整體競爭壓力,而且極大的削弱了新聞欄目對于民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對于新聞欄目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新聞欄目的編排形式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當前人們的審美觀念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傳統的那種千篇一律的新聞編排方式很難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久而久之就對新聞欄目失去了信心,甚至是出現了厭煩的情緒。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做到新聞編排形式的多樣化和新穎性,在傳統的編排形式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追隨社會發展的潮流,進行積極的改進和創新,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要。
現階段的新聞欄目越來越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原創性,在當前的情況下,隨大流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趨勢。當某一個新聞新聞欄目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這個新聞欄目便成為了一種潮流,引領了其他新聞欄目的主要發展趨勢,隨后便會出現很多的類似的新聞欄目,追隨著產生了巨大影響力的新聞欄目。這種趨勢,會使得具有影響力的新聞欄目出現短暫的一段時間,便會被一大批雷同的新聞欄目所取代,這就會使觀眾對這一類型的欄目產生了厭倦的心理,直至對新聞欄目失去興趣。這種單純性的模仿,使得新聞的創新和發展變得舉步維艱,無法真正的找到突破自己的渠道,嚴重的甚至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盲目的追隨而不是獨特的創新。這種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匱乏,他們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直至最終影響新聞總體的播報[4]。
作為新聞欄目,要想保持新聞事件對于民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保持新聞欄目超高的收視率,就必須要不斷的創新編輯理念,增強新聞編輯內容的包容性和創新性,以便為新聞欄目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前景。在當前階段,要想做好新聞欄目的不斷創新,就需要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理念,依靠人才的創造力,來促進新聞欄目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進而增強我國新聞節目的競爭力,擴大其社會影響力。為了提高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大量的引進人才的方式,將具有高素質和高度專業化的新聞編輯人才引入其中,通過他們創造出具有高品質的新聞欄目。當然,還應該完善新聞編輯的激勵機制,通過實行高薪、重獎勵等物質獎勵,以及授予進步獎和其他的精神獎勵等方式,留住高素質人才,并不斷的激勵他們進行創新[5]。
新聞編輯最為獨特也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就是對新聞事件的敏感度,也就是新聞編輯要能夠敏銳的感覺到新聞事件是否具有影響力和爆發性,是否能夠在民眾中引起巨大的反響。新聞編輯的主要任務就是能夠挖掘新聞素材和新聞事件的亮點和要點,最重要的是能否在繁多的新聞事件中找出一天中的新聞頭條。因為新聞頭條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速的吸引民眾注意力的事件,頭條選擇的恰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報道的切入點。挖掘主要的新聞事件,是提煉新聞編輯敏感度的重要部分。為了很好的鍛煉新聞編輯對于新聞事件的敏感度,新聞編輯要多多走進民眾的基本生活之中,要切實的掌握民眾的基本需要,要主動的放低姿態,擺脫以往那種曲高和寡的態度,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從而更好的體現出新聞的親和力和生活化的元素[6]。
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要擺脫傳統的辦公室局限,要多多的參加社會活動,真正的從民眾實際的需要出發,在真正的社會之中,新聞編輯會更好的找到靈感,了解人們關注的重點是什么,然后以民眾的基本需求作為新聞編輯創新的主要依據;其次,可以借助于各種手段實現節目制作形式的創新,新聞編輯可以充分的借鑒他們創新的成果,借鑒一下他們之所以能夠創新的主要前提,然后進行結合自己實際的改造和再創新,從而拓展自己創新的思路。當前階段,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各種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涌現,因此新聞編輯要充分的利用新的技術和手段,對新聞節目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更加吸引觀眾的注意。
新聞媒體的收視是面向大眾的,要想讓新聞媒體經得起廣大人民群眾的考驗,就必須要提高新聞編輯的專業技術水平。為了提高新聞編輯的專業技術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新聞編輯和記者一起深入到民眾的實際生活中去,讓他們知道民眾的所需和所求。其次,要加強新聞編輯對新聞后期制作的能力,讓新聞的后期制作變得更加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世界萬物都有其自然的規律,新聞行業當然也不例外,它必須要遵守新聞行業的基本規范和準則,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培養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新聞行業所要遵循的基本規律就是注重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時效性。客觀性就是站在新聞事件的客觀角度看問題,不要將新聞編輯的主觀看法帶入其中,盡最大可能的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真實性就是指要要真實的反映客觀事件,不可肆意偽造;而時效性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向觀眾呈現出最具有新聞價值和播放價值的新聞事件,讓新聞欄目可以更加的吸引觀眾的注意[7]。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現階段新聞編輯還存在著很多的 缺點和不足,比如說新聞實效性不夠強、新聞內容諸多冗雜主題不鮮明、新聞節目的形式單一、新聞節目自主性不夠強,模仿痕跡大等缺點,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的認識并改正的。通過采用以事實為依據,創新節目制作形態、培養并提高新聞編輯的專業技術水平等方式,不斷的提高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提高新聞行業的競爭力。
[1]杜江毅.淺談如何開發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 2011,10(2):25-26.
[2]謝春梅.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能力新探[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11(4):23-24.
[3]鄒純潔.電視新聞編輯在和諧社會下如何創新[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0(13):32-33.
[4]李慶濱,潘宏濤.淺談建立電視新聞自身的編輯學體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0(9):20-21.
[5]韓秀明.關于提高電視新聞編輯能力的思考[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2010,11(2):32-33.
[6]陳蜀艷.探討新聞編輯如何創新及新形式下新聞編輯的職業素養[J].中國傳媒科技, 2013,15(6):15-16.
[7]龔昊.基于觀眾需求角度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初探[J].知識窗(教師版),2010,2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