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 趙敏 郝春梅 劉麗霞
淺表型合并色素型基底細胞癌一例
呂敏 趙敏 郝春梅 劉麗霞
患者男,51歲。因左側腰部紅斑10余年、其右下方黑色圓形斑5年,于2013年1月16日來我科就診。患者10年前無明顯誘因左側腰部出現一甲蓋大小紅斑,自覺瘙癢;紅斑緩慢向周圍匍行性擴展,邊緣隆起,有結痂。曾在當地醫院及診所按濕疹治療多次,效果不佳,仍緩慢擴展。5年前其右下方發現一綠豆大小黑褐色斑,略有瘙癢,逐漸擴大呈圓形,邊緣部分顏色較深,未特殊治療。患者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體檢:一般情況好,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增大,心肺無異常。皮膚科檢查:左側腰部可見5 cm×6 cm紅色斑塊,形態呈橢圓形,中央皮膚菲薄,有褐色結痂,基底潮紅,邊緣呈線狀隆起(圖1),無滲出、糜爛、破潰及出血;其右下方約9 cm處有一錢幣大小的黑褐色斑,中央色素較少,邊緣色素明顯較深、隆起(圖1),無糜爛、破潰及結痂。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癌胚抗原、胸部X線片及腹部B超檢查均無異常。皮損組織病理檢查:①紅色斑塊:瘤細胞巢位于表皮下,瘤細胞團塊由基底樣細胞組成,向真皮淺層不規則生長,瘤細胞大小、形態基本一致,胞質嗜堿性染色(圖2),符合淺表型基底細胞癌;②黑褐色斑:真皮淺層多個瘤細胞巢,巢內周邊細胞呈柵欄狀排列,瘤體與周圍組織形成裂隙,中央瘤細胞排列紊亂,有大量黑素顆粒(圖3)。符合色素型基底細胞癌。
治療:手術切除。
討論基底細胞癌臨床分為結節潰瘍型、色素型、淺表型、硬斑病樣或纖維化型及瘢痕型等。本例患者病變發生在腰背部,且色素型和淺表型孤立發生在相鄰部位,比較少見,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圖1 患者左側腰部橢圓形紅斑,中央皮膚菲薄,有褐色結痂,邊緣呈線狀隆起;右下部錢幣大小的黑色斑,邊緣色素明顯較深、隆起

圖2 紅斑處組織病理檢查:瘤細胞巢位于表皮下,瘤細胞團塊由基底樣細胞組成,向真皮淺層不規則生長(HE×40)

圖3 黑褐色斑組織病理檢查:真皮淺層多個瘤細胞巢,巢內周邊細胞呈柵欄狀排列,中間有大量黑素顆粒,瘤體與周圍組織形成裂隙,中央瘤細胞排列紊,有大量黑素顆粒(HE×40)
2013-04-01)
(本文編輯:顏艷)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2.028
015000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醫院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