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真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00)
急性心肌缺血臨床可見于心肌梗死、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冠脈痙攣、心搏驟停行心肺復蘇后等情況。缺血再灌注后會加重心肌損傷,形成了缺血再灌注損傷。近年研究表明[1],中藥能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趨化性與浸潤,調節細胞因子的分泌及合成,減輕心肌的炎癥損傷,從而發揮心肌保護作用。銀杏達莫注射液為復方制劑,其成分主要是銀杏總黃酮和雙嘧達莫,前者可擴張冠脈血管和腦血管、改善心、腦供血,后者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本研究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從炎癥反應方面探討銀杏達莫注射液對缺血再灌心肌的保護機制[2]。
SD大鼠45只,均為雄性,體質量200~220 g,由鄭州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豫)2013-0009。常規喂養。
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 130508,5 mL/支,5 mL含銀杏總黃酮4.5 ~5.5 mg、雙嘧達莫 2.2 ~ 2.8 mg。肌酸激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依次是201305017,20130825。內皮素 -1(ET-1)、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試劑盒,購自中國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批號依次是20130809,20130910。
將45只大鼠隨機分為以下3組,每組15只。①假手術組:只穿線不結扎冠狀動脈,腹腔注射生理鹽水1μL/g,2次/d,連續注射7 d;②模型對照組即缺血再灌注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1μL/g,2次/d,連續注射7 d;③銀杏達莫組:腹腔注射銀杏達莫注射液2μL/g,2次/d,連續腹腔注射7 d。各組末次腹腔注射0.5 h后,對大鼠實施麻醉、固定,制備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
采用質量分數30 g/L的戊巴比妥鈉按10μL/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背位固定大鼠于鼠板上。分離氣管并插管,用微型人工呼吸機(呼吸頻率為53次/min,氧流量20μL/g)正壓呼吸,連續記錄標準肢體Ⅱ導聯心電圖。分離右頸總動脈并插管,以備取血用。按現行文獻方法[3]制備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胸骨旁0.5 cm處第3至5肋骨縱行切開1 cm,逐層分離,將第4肋骨剪斷,結扎肋間動脈,打開胸腔,分離胸腺,剪開心包,暴露出心臟。輕壓右側胸腔和腹部,以暴露左冠狀動脈為標志,在左心耳根部下2 mm處進針,寬度為2~3 mm,深度為1~1.5 mm,避免過多觸及心肌和左肺,以0號無損傷絲線穿過心肌淺層,從右肺動脈旁出針,立即將一個直徑2 mm的硅膠管放于血管與結扎線之間。假手術組中左冠狀動脈前降支下只穿線不結扎,其余2組均結扎左冠狀動脈前降支。以結扎后心電圖ST段明顯抬高、肉眼觀察結扎線以下心肌顏色蒼白為成功標志,快速將心臟送回原位。結扎30 min后松開結扎線,以抬高的ST段回落1/2以上,左心室前壁紫紺消失為再灌注成功的標志,再灌注60 min。
再灌注結束即刻,從大鼠頸總動脈取血5 mL,離心制備血清,全自動生化儀檢測CK-MB、LDH含量,ELISA法按試劑盒說明檢測ET-1、TNF-α活性。
表1 各組大鼠血清CK-MB和LDH含量對比 ±s
注:與假手術組對比,*P <0.05;與模型對照組對比,#P <0.05。
組 別 動物數 CK-MB/(U·mL-1) LDH/(U·L-1)15 401.31 ±57.12 12.48 ±3.01模型對照組 15 825.23 ±61.28* 40.32 ±6.13*銀杏達莫組 15 665.75 ±40.18# 28.56 ±5.04假手術組#

表2 各組大鼠血清中ET-1、TNF-α活性對比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狀動脈血流減少或中斷,不能滿足心肌的能量代謝,導致心肌細胞損傷甚至死亡。CK-MB和LDH存在于細胞內,尤以心肌細胞為多。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時,心肌細胞中CK-MB和LDH大量溢出到血中,使其在血清中水平升高。CKMB可特異性反映心肌細胞損傷程度。血清中CKMB和LDH活性越高,反映心肌損傷程度越重。本實驗中,模型對照組大鼠血清中CK-MB和LDH含量比假手術組顯著增加,說明模型對照組心肌受損。銀杏達莫組CK-MB、LDH含量較模型對照組顯著降低,說明銀杏達莫注射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護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機制相關因素很多,其中炎癥反應與再灌注損傷關系密切。ET-1是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的一種強有力的血管收縮因子,可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遷移和增生,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其在血清中含量升高是血管內皮損傷的標志[4]。TNF-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早期白細胞和心肌細胞產生的炎癥細胞因子,能誘導血管炎癥反應的發生,引起內皮功能障礙;TNF-α可增加炎癥局部血管通透性,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PMN)內皮白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促進PMN聚集,導致PMN釋放活性氧和蛋白水解酶,引起心肌微血管的阻塞和損傷,加重缺血再灌注損傷程度。本實驗中,與假手術組對比,模型對照組大鼠血清中ET-1、TNF-α活性顯著升高;與模型對照組對比,銀杏達莫組血清中ET-1、TNF-α活性顯著降低,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本研究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能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防止炎癥因子在缺血區血管中黏附、聚集來減輕心肌微血管內皮損傷,從而起到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
[1]黃燁,王宗仁.中藥干預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癥反應的研究進展[J].心臟雜志,2009,21(4):592 -594.
[2]包怡敏,劉愛華,張志雄,等.銀杏酮酯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組織炎癥相關細胞因子含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4):373-377.
[3]周學武,廖自福,陳菁,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2009,20(4):228-232.
[4]趙亞玲,敖虎山.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國循環雜志,2011,26(5):396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