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傳龍
從“亞父”到“啞夫”的范增式悲劇
◎董傳龍
奇人范增古稀之年參加義軍,他精于計謀,但卻疏于政治,尤其是未能盡諍諫之職,導致了項羽最終的敗亡。范增的悲劇式人生與其性格、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以及所處環(huán)境密不可分,這也為當今人們的行為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亞父 啞夫 范增 悲劇
“亞父”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妒酚洝ろ椨鸨炯o》載:“亞父者,范增也。”裴胭《集解》引如諄曰:“亞,次也。尊敬之次父,猶管仲稱仲父?!边@是范增為項羽亞父說的最早解釋?!妒酚洝じ咦姹炯o》司馬貞《索隱》同意如諄的說法:“項羽得范增,號曰亞父,言尊之亞于父,猶管仲,齊謂仲父?!痹谒抉R遷的《史記·項羽本紀》載:“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計?!痹陧椓宏囃龊螅S項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冊封為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范增一度主張項羽殺掉劉邦,只因項羽從未把劉邦放在眼里,一直不被項羽所理睬,鴻門宴刺殺劉邦的計謀失敗后,范增由于劉邦謀臣陳平的離間,而遭到項羽的猜忌和排擠,范增勃然大怒一語不發(fā)憤然回鄉(xiāng),在途中因背疽發(fā)作最終客死他鄉(xiāng)。范增的悲慘命運值得世人的警醒與反思,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亞父”到“啞夫”的悲劇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為人做事之道呢?
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胡亥昏庸無道,不理朝政,導致宦官趙高當權,使得朝野上下腐敗不堪,嚴酷的刑罰,繁重的苛捐雜稅和徭役,導致民不聊生。此時,范增在七十歲的年齡毅然決定投身于反秦斗爭,決心為反秦事業(yè)貢獻余生,他為楚軍出謀劃策,并對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起義失敗的原因做了正確、全面的分析,他勸說項梁立楚王的后裔為楚懷王,從而出師有名,名正言順地以此號召天下子民共同抗秦。此外,楚軍將領多是行伍出身,只會帶兵打仗,謀劃策略的能力較弱。范增的加盟,不僅為反秦斗爭增加了砝碼,使楚軍的領導集團進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為楚軍帶來了更大的戰(zhàn)斗氣勢。為了提高楚軍的戰(zhàn)斗力,范增首先從加強軍隊紀律建設做起,從嚴治軍,規(guī)定軍隊上到統(tǒng)帥下到士兵觸犯軍法者定當不赦,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對項羽的約束,要其收斂驕橫跋扈的性格,教導項羽學會寬以待人。一系列的舉措使楚軍上下煥然一新,士氣空前高漲。其次范增還團結和協(xié)調(diào)各路諸侯和反秦起義力量,為自己所用,促使反秦斗爭重新走向正途都有積極的意義。項羽的叔父項梁在定陶戰(zhàn)役中戰(zhàn)死,項羽更加看到了眼下這位長者對復楚的重要性,處于對范增的尊敬,之后項羽對他以“亞父”相稱。
轉眼間到了反秦戰(zhàn)爭的高潮,天下間可以問鼎中原的也就只有亞父領銜的項羽和張良、韓信輔佐的劉邦兩股勢力,從雙方的勢力來看,項羽已是權行九州,力斬諸候,但在范增看來,劉邦始終是項羽的勁敵和心腹大患。但是范增還是不夠了解他輔佐的君主,項羽曾經(jīng)與劉邦結拜為生死兄弟,項羽是個把情誼看得比國家分量還重的熱血男兒,在項羽看來在宴席間刺傷劉邦是不仗義的。但是范增此時管不了這么多了,在這么好的機會下,不殺掉劉邦對不起項氏家族對他的恩德,他悄悄叫來項莊,命令項莊拿出佩劍開始翩翩起“舞”,同時席間暗示項羽積極配合,但終究項羽沒有領亞父美意,劉邦在鴻門宴上逃跑,使得楚漢之爭得以繼續(xù)上演。在鴻門宴刺殺劉邦的計謀失敗以后,具有遠見的范增已經(jīng)意識到項羽以這樣的本性成不了一代君王,必將大勢所去,范增開始咆哮了,用劍擊破玉斗,發(fā)出了“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的感嘆。這樣在眾人面前如此羞辱項羽,不給項羽留余地。以項羽的暴躁性格必然會很不滿。不過由于項羽知道范增是為自己的江山著想,平時對范增又很尊敬,所以暫時忍氣吞聲。亞父響亮的聲音中夾雜著沉重的鐵錘,重重地打在了項羽的頭上,項羽已經(jīng)意識到是不是應該讓亞父變“啞”了。
雖說項羽是重情義之人,但是他同樣也是一個頭腦簡單、自大之人,鴻門宴過后項羽的使者來訪劉邦的地盤,劉邦的謀士陳平故意十分熱誠地接待?!妒酚涰椨鸨炯o》陳平用了個反間計,“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舉欲進之。見使者,詳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秩?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贝篝~大肉之下,又加上美女歌舞助興,使者席間說出代楚霸王項羽向劉邦軍隊表示感謝的話來。陳平立即叫負責招待的人員撤下珍饈美女,換上粗茶淡飯,當著使者的面說:“我們還以為你是亞父范增派來的,你倒是早說你是項羽派來的。” 使者回去把這件事向項羽作了稟報,項羽怒火中燒,再加上此前范增的“亞父”作風,項羽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就此項羽喪失了對范增的信任,削奪了范增的權力。范增原以為會得到項羽的極力挽留,但項羽卻同意了范增的辭官請求,使范增徹底失望。范增與項羽的君臣關系也全面決裂。范增到此真正地蛻變?yōu)榱恕皢》颉薄?/p>
劉邦總結項羽失敗的教訓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雖說范增老謀深算,對項羽忠心耿耿,不惜一切代價在鴻門宴上為項羽除去未來的心腹之患!他雖是一個“好奇計”的人,但范增對政治的洞察力不足,尤其表現(xiàn)在缺乏諍諫上,這對一個謀士來說是個很大的缺憾。除了運籌帷幄,必應竭盡可能地去諍諫,用委婉的方式彌補君主的過失并進行查缺補漏,盡力使其言行歸于正途,利于今后事業(yè)的順利進行??上У氖峭牡仄M,善搞陰謀,在重大時刻與關鍵問題上君臣關系處理不當。
從一個謀士的角度上來講,范增的做法并不合適,首先謀士的任務是為上司出謀劃策的,范增在項羽不聽自己的計劃后,私自叫項莊來實行自己的計劃,這顯然是一個有主見的“老板”所不能允許的。但是他沒能說服狂妄自大的項羽,最后甩出“豎子不足與謀”明是罵項莊實是罵項羽的一句話來,可見他對君臣關系的認識錯誤,只知道怎樣日理萬機地工作,殊不知他只是個項家的“打工仔”,而且還是個老邁的“臨時工”,亞父只是個尊稱,畢竟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人心難測海水難量。所以,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上司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才能從而成就一番事業(yè),不僅僅是疲于奔命地工作,還要學會處世之道,人身居社會之中不可把社會關系置之度外,這樣,從“亞父”到“啞夫”的范增式悲劇就可避免重演。
[1]從凌稚隆說,見其《史記評林》
[2]從管同說,引自高步瀛《史記舉要》
[3]牟翠媛.范增形象分析[J].現(xiàn)代語文,2005(3).
[4]《史記·蕭相國世家》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