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貴民
摘 要:鑒于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布局不合理的問題,通過采取長遠考慮,科學合理的設計,優選施工器材,強化管理,嚴把施工質量關等措施對有線電視傳輸網絡進行數字化、標準化升級改造,可以為今后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有線電視 網絡 標準化 改造
中圖分類號:G22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085-01
有線電視是一個從節目攝制、節目編輯、發射、傳輸到信號接收、處理顯示一體化的電視系統。其具體傳輸過程是:由電視臺送出的圖像及聲音信號,經壓縮和調制后,形成電視信號,經過有線電纜傳送,由電視接收后,還原出原來的圖像及伴音。它由三部分組成:前端系統、網絡系統和用戶終端。因此,有線電視設計和安裝對施工人員、設備和管理要求都比較高。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有線電視收視帶來重大影響。
當前,內蒙古農村地區的有線電視網絡布局的設計標準還不統一,存在諸多問題。如:電視網絡布局設計不合理而導致的反復施工、缺乏長遠考慮的投資少而導致的上星節目少、施工和器材產品質量差而導致的網絡故障率高和整個網絡運行穩定性差、管理不到位而導致的網絡無法正常運行等等。因此,為了滿足百姓需求,提高收視率和收視質量,也為了延長網絡壽命,不至于很快被淘汰,對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布局進行標準化的科學設計和合理布局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筆者基于多年的有線電視網絡安裝和維修工作經驗認為,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布局通過采取長遠考慮,科學設計,優選施工器材,強化管理,嚴把施工質量關等措施對有線電視傳輸網絡進行數字化、標準化升級改造,可以為今后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1 長遠考慮,科學合理的設計是保證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穩定有效運行和標準化改造的前提
首先,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線路設計要按《農村有線電視技術手冊》規定標準進行合理設計。其次,要根據設備器材的指標特性及用戶分布特點,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設備的性能,合理規劃資源,如以相對集中的樓群用戶(約100-200戶)設一個光節點,按建筑物的集中程度設光節點,然后采用同軸電纜入戶等等方式合理設計;工業區內可根據電平計算局部加設放大器,住宅區內可不設放大器,這樣既合理使用了設備器材,又滿足了用戶傳輸信號的要求。第三,采取集中分配的方式入戶設計,將幾個相對集中的用戶拉到一起進行集中分配,來保證達到各用戶的下行入戶電平一致和各用戶上行后匯集電平近乎一致的要求,簡化網絡設計與調試的過程和周期。第四,網絡路由盡量設計為多級星形傳輸結構,因為多級星形結構由中心到用戶的分配過程正是由各用戶上行逐級匯集的過程,對稱性得到了保證,上行/下行電平必然一致。另外,減少主干電纜線上的接頭,以提高網絡穩定性。第五,分支器、分配器必須符合部設計標準,各入戶電平必須達到65 dB以上,避免使用分支損耗大于12 dB的分支器……等等。以上環節均需科學合理地加以設計,長遠考慮,以此保證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穩定有效運行和標準化改造保質保量的完成。
2 優選施工器材是保證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穩定有效運行和標準化改造的堅實基礎
只有合格的產品,才能減少有線電視網絡的故障率,尤其內蒙古農村地區,地廣人稀,有線電視用戶之間居住相對距離較遠,進行有線電視網絡設備安裝與維修的時間和周期相對要長,檢修難度要大,在此情況之下,選用好的施工器材和設備更加必要。因此,在設備器材采購過程中,有線電視器材必須嚴格執行電視行業標準,必須是廣電部門允許使用的合格產品。如:分配網所用的-5和-9同軸電纜必須用四屏蔽電纜,并且四屏蔽電纜的兩層編織網的編織密度和編織網絲的粗細,都應達到行業標準要求;-5和-9同軸電纜的接頭必須選用壓接式F頭,應禁用卡環式接頭;帶寬要選5MHz-1GHz,有利于電腦控制;放大器功能要全,選用850M帶寬,為以后的開發或增加節目套數留有充足空間;注意電纜接頭的質量和接頭制作工藝:銅套管為含銅99.9%以上的銅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 mm,長度是套管直徑的8~10倍;鋁芯電纜用鋁套管壓接,鋁套管的含鋁應不小于99.6%,壁厚不小于1.2 mm,長度同樣是套管直徑的8~10倍……等等。
3 強化管理,嚴把施工質量檢驗關是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穩定有效運行和標準化改造的有力保證
為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確保內蒙古地區農村有線電視網絡標準化的質量,就必須要強化施工與維護管理,嚴格把好質量檢驗關。要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按圖紙有序施工,還要檢查網絡電視安裝的選材和相應措施,如架網時選用的水泥桿,跨越道路要用8 m桿,其余可選用6 m桿;電纜吊掛線最好選用規格為7/1.4 cm或7/4.2 cm的鋼絞線;線路放大器盡可能安裝在電桿的附近,無法接近電桿時應在放大器附近加埋電桿;電源盒盡量放在室內,這樣可避免夏季陽光直射使電源盒溫度升高而燒壞;天線桿及放大器兩側桿子要安裝避雷針或加裝避雷裝置;電纜敷設前后必須用500 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一般不低于10 MΩ;電纜芯線應采用圓套管連接,套管一般分為銅套管和鋁套管;銅芯電纜用銅套管壓接;如果敷設的電纜是銅芯和鋁芯電纜的連接,應采用銅鋁過渡接頭,并且需要對銅鋁過渡接頭在與導線壓接前進行退火處理;在地埋電纜線路的接頭和轉角處必須設置手孔井或標樁,為便于維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間距應小于50 m;電纜連接的中間頭或終端頭必須密封防水,每次的電纜線路施工都應有施工的原始記錄,這其中包括:電纜型號、規格、長度、安裝日期、中間接頭和終端頭的編號……等等。
總而言之,有線電視傳輸網絡建設是一項對技術及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科技事業,農村有線電視網絡系統在施工前后,必須采取充分論證、統一規劃、科學設計、嚴選產品、合理安裝、精心維護等一系列原則和措施,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最終實現惠及百姓的社會目標,收到節能降耗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徐佳慧.簡析中國網絡電視現狀及優缺點[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
[2] 張鑫.我國廣播電視網絡經營與產業化發展思考[J].中國有線電視,2009(12).
[3] 堯鴻.有線電視網絡中安裝放大器的注意事項[J].中國有線電視,200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