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東
賓縣國土資源局 黑龍江賓縣 150400
關于土地地籍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何旭東
賓縣國土資源局 黑龍江賓縣 150400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是國家行政管理措施之一,是強化土地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使地籍管理工作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本文就當前土地地籍管理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加強土地地籍管理的發展思路,以此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為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服務。
土地;地籍;管理
(一)地籍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地籍管理是國土資源管理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和諧社會的一項公益事業。近年來,我國地籍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土地調查統計監測評價取得可喜成果,地籍管理覆蓋面明顯擴大。以城鎮地籍調查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為主要內容的初始地籍業務體系基本建立,以土地產權管理為核心的地籍制度化建設日益完善。并以此為基礎,地籍基礎業務工作為國土資源管理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二)地籍管理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礎工作,也是加強土地權屬管理的重要措施。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土地和城鄉地政統一管理的基礎工作。同時,地籍管理工作也是土地管理職能全面到位,穩定土地統管體制的根本保障,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是貫徹土地基本國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基礎和保障。同時,土地整治權屬調整是為了促進土地合理利用與節約集約利用,對項目區內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等權屬關系進行調整的行為。因此,我們應深化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創新土地二次開發利用機制,完善土地市場運行機制,創新土地資產資本運作機制,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為國土資源管理服務,為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為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服務。
(三)地籍管理是規范土地市場的關鍵性措施。地籍管理是國家為取得有關地籍資料和為全面研究土地的權屬、自然和經濟狀況而采取的以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地籍檔案工作等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措施。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保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必須調整與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合理配置土地資產,強化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促進土地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土地有償使用提供合理的土地級別、價格標準,為有關部門制定土地利用規劃和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要嚴格要求土地登記發證的規范化,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同時,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責任,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另外,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各項地籍管理工作,促進規范土地市場秩序。要進一步完善規范有關配套政策,抓好土地產權登記管理,搞準土地調查統計數據,保證地籍管理工作的規范運作。
(一)要嚴格執行國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有序運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國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依法行政,對土地利用情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要求我們更加注重運用經濟、法律、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不斷提高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能力。第三,我們要以地管理信息套合結果為依據,遵照相關技術和要求,將用地管理信息套合結果的標注和入庫工作相銜接,現已完成建設用地套合標注數據和部綜合監管平臺備案的用地項目數據及圖斑的套合比對工作,全面查清了土地的利用和變化情況,要依法依規開展土地調查。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如實上報土地特別是耕地數據,著力構建現代土地產權管理制度、科學的土地調查監測評價體系、統一的土地管理基礎平臺和地籍基礎建設的長效機制。
(二)要切實抓好地籍數據建庫工作,加快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步伐。隨著國土資源信息化進程的深入,地籍管理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局面,怎樣更具體細致的掌握“寸土如金”的國土的基礎地理和土地利用現狀的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管理利用等已成為我們現在所要面臨的問題。同時,要在全面土地調查基礎上,以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國土資源部相關技術規范為建庫依據,以已發證(單位)的土地登記相關資料為數據源,統一地籍圖形數據、屬性數據和檔案數據的采集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地籍數據庫,為土地登記、土地利用、土地規劃以及農用地和集體土地轉用征用等服務。
(三)要加強軟硬件建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首先,不斷加強地籍信息化建設,先后購置了微機、繪圖儀等辦公設備,實現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數字化。同時,定期舉辦地籍管理培訓班,聘請專家、教授授課,有效提高地籍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另外,要進一步加強地籍成果的運用,提高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能力。要抓好信息化建設,構建“數字國土”,提高地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地籍成果的基本和保障作用。其次,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土地登記發證覆蓋面。按照“界址清楚、面積準確、權屬合法、資料完備”的標準嚴把土地發證登記關,確保發證準確性,提高了登記發證工作效率。
(四)建立完善地籍成果應用機制。首先,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地籍管理,以構建現代土地產權管理制度,構建科學的土地資源調查監測評價體系,構建統一的土地管理基礎平臺,構建地籍基礎建設的長效機制為總體思路,充分認識地籍管理在整個土地管理和社會服務中的地位。其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土地調查和確權登記發證是地籍管理的兩項基礎工作,這些工作中的許多熱點、難點問題都在基層,我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為領導決策建言獻策。
總之,地籍管理工作是國土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創新突破,解放思想、建立和完善地籍工作的各項新機制,才能不斷開創地籍工作管理新局面。
[1]李偉,王利.試析如何完善地籍管理體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4)
[2]李鵬偉.城鄉一體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05)
[3]王超領,孫慶華,顧衛鋒,王瑞.城市地下空間地籍管理研究[J].上海國土資源,2011(01)
[4]顏學毛.提升地籍管理水平助推經濟社會發展[J].國土資源導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