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玉山
用新常態引領醫院健康發展
?文/盧玉山
習近平同志關于作風建設“常態化”的論述和對經濟新常態的描述,使“常態化”、新常態成為現今中國的政治熱詞、經濟熱詞和管理熱詞,也理應引發我們對醫院管理的深層次思考。
怎樣認識醫院新常態。新常態即現階段性呈現的不同于以往的相對固化的普遍特征,正確及時的認識新常態,根據變化的環境,遵循客觀規律,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對保持和促進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如何推進“常態化”管理。常態化管理是實現持續和諧發展的重要管理理論,“?!本褪恰罢!薄ⅰ敖洺!焙汀捌匠!?,對醫院來講,就是回歸醫療本質,遵循醫院發展規律,做到“管理程序化”、“質控規范化”、“服務人性化”。
“正?!?,集中表現為干部選拔和評先評優行為的合理性、科學性。長期以來,在“干部選拔和評先評優活動”中,我們有的同志“操作”意識比較強,喜歡“打招呼”,還有些同志缺乏判斷力、敏感度,把“被打招呼”看做是“被尊重”,對人的評價不能正確定位于被評價對象“能做什么,做了什么”。不正常的“干部選拔和評先評優”行為,使“跑官者”、“拉關系者”得志,使勤奮工作的同志失意,敗壞了醫院風氣,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經?!?,集中表現為執行診療制度的嚴格性、持續性和習慣性。制度建設是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建設,是實現醫療質量控制常態化、長效化的根本保障。我們制定制度,必須遵守簡便實用的原則,使籠統的規定明確化,使原則的表述具體化,保證制度本身是可以操作、可以監督檢查的。“質控規范化”,最緊要的要求是“持續性”,因為醫療質量控制,是一項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工作,要具備高度的自覺性。新一輪等級醫院評審,突出“現場考察”、強調“持續改進”,目的就是通過評審使規范的診療行為成為醫務人員的一種習慣。
“平常”,集中表現為“廉潔自律”的態度、“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思想。醫務人員是生命和健康的守護者,是“真善美”的化身,醫院職工要降低職業的物質訴求,增強法律法規意識,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管控自己的行為;醫院職工要珍惜寶貴的工作機會,要有生活的滿足感,多想“我為醫院做了什么”,少想“醫院給了我什么”;醫院職工要深刻理解“舍”與“得”的關系,堅守道德防線,真正樹立“醫者情懷”、“天使情懷”,多聽患者說、多與患者講,多替患者想,為患者提供超值的人性化服務。
各地醫院正處于建設發展的轉型提高期,新常態對醫院職工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推行常態化管理是適應新環境的必然選擇,是永葆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推行常態化管理才能“風清氣正好揚帆”、“不待揚鞭自奮蹄”。
(作者單位: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