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堅
代表建議辦理需進一步規范
文/吳 堅
人大代表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是代表依法履行職責、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途徑。如何進一步加強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提高辦理質量和實效,值得深入研究。
根據我的履職經驗和觀察,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情況。比如,各承辦單位對待代表建議態度不一,處理方式五花八門。有的單位不僅電話聯系,而且專門派人上門面對面進行交流;有的單位進行電話聯系,向人大代表詢問是否需要上門交流;還有的單位僅通過發函方式進行書面答復。雖然這些方式最后都有承辦單位書面答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視程度的不同。又如,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實踐中,有的單位沒有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和規定辦理,還存在敷衍的情況;有的單位采取選擇性辦理,即對容易辦理的代表建議辦理力度較大,對辦理難度較大的代表建議不辦、緩辦或者辦理不到位,或者視人大代表的具體身份和職務而不同對待;還有的單位存在重答復、輕落實現象,把書面答復完畢視作代表建議辦理完畢。
從完善代表建議辦理制度的角度,提以下幾點建議:一是要規范承辦單位處理方式。承辦單位應當提高對代表建議的重視程度,加強與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溝通交流,通過上門走訪、致電致函、邀請人大代表參加調研等多種方式,充分聽取人大代表對辦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要規范答復文書格式和內容。在格式上,建議承辦單位應當統一由單位負責人簽發,并加蓋單位公章;在內容上,承辦單位應當提高答復內容的針對性,避免只談成績、談做法,不談如何解決具體問題。三是要規范代表建議辦理期限。承辦單位要嚴格遵守法定的答復時限,同時,應當建立定期反饋機制,讓代表及時了解辦理工作的進展情況,增強辦理工作的透明度。四是要建立健全代表建議辦理責任制,明確建議辦理的要求,落實辦理人員責任,可以實行單位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和具體承辦人員的分級責任制。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