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強 于孟忠
(黑龍江農墾工業學校,黑龍江鶴崗 154211)
中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
李玉強 于孟忠
(黑龍江農墾工業學校,黑龍江鶴崗 154211)
當前中職學校通過實訓基地的建設,為促進中職學校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培養技術型專業人才提供了場所。本文主要針對中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功能和現存問題做以分析介紹。
中職院校 實訓基地 功能 問題
實訓基地首先要承擔著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與崗位綜合能力的功能,中職實訓基地是中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學習理論知識、掌握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和訓練平臺。實訓基地是要通過建造真實的實踐環境為學生技能培訓與能力的養成提供有效的保障,通過“識、學、教、做”四位合一的教學模式,培養出大量入門快、動手能力強的技術人才。
實訓基地是對理論教學及校內實訓的有效補充,它能有效的解決理論課的空洞乏味。在實訓基地中往往請企業中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進行共同教學,在教導學生理論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而且,實訓基地是仿企業建造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有效的理解企業的運行情況,還原真實的企業工作場景,能培養出適應性更強的技術人才。
當前社會的形式,企業喜歡有一定基礎,入門快,上手快,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在實訓基地中學生可以通過在進行生產、實行建設、著手管理、熱情服務的第一線實訓基地中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可以體會的當前企業的氛圍,熟悉有關的企業運行程序,掌握工作過程,提前理解企業的工作制度,取得實際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培養出具有一定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同時,學生可以在實訓基地中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員工日常行為規范,可以為學生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的實踐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達到開拓學生的就業出路,減少學生的適應時間的目的。
實訓基地為中職院校“工學結合”“產學交替”準備了條件。另外,通過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學校可以及時了解企業對員工能力的要求,可以發現學校教學計劃、課程目標等理論教學的不足,從而可以有側重點的開展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校的辦學實力。例如可以挑選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和聘任企業中技術骨干擔任學校兼職教師的互利方式,既能提高學校教師的授課水平,又能聘請到企業專家進行現場教學。同時還可以共同參與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課程開發和校本教材等工作的開發。
中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貼近人才市場需求,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學校將實訓基地建設、校本培訓、課程開發、教學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就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和意義,為學生的實訓提供有力保障,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承接作用。實訓基地還能為學校老師開展課程改革和課程開發創造有利條件。老師們把創新的教學設計,編寫教案與實訓基地聯系到一起,通過實訓基地在當地推廣和應用,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知識保障,增強了社會服務能力,即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又提高了學校的。
現在,多數實訓基地是學校適應市場的經濟謀求發展,讓學生去尋找就業門路主動找企業尋求合作去建立的,在企業和學校主動合作還很少。在學校就要通過多種形式,來提升實訓基地服務能力,可以開放實訓基地一部分對外服務,既能為學校創收,又能提高學校知名度,還能給學生開拓眼界的機會,來實現學校辦學與企業經營雙贏和保證基地的穩定持續運行。實訓基地一定要做到以服務求發展,融合了識、學、教、做四位一體的理論,利用自身的理論和技術的優勢,主動的為企業開展了訂單培養、提供產品研發、技術推廣、員工培訓與咨詢等全方位的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通過科研立項,與企業共同的完成工程的改造和開發出科技產品,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最大限度的利用先進設備、良好實訓場地,實現了社會的資源社會化,面向社會的開放,可以提供多方位的服務。
高素質的“雙師型”實訓教師隊伍是實訓基地發揮功能的必備條件,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與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是為提高實訓指導水平、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做了直接保證。學校里要遵循培養和引進相結合、高學歷和高技能并重的原則,制訂了具備“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師團隊的建設規劃,采用了多種形式加強基地的實訓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是開展多種形式專業教師實踐的技能培訓,輪訓實訓基地培養實訓教師,使他們了解本專業、本行業國內外新理論、新進展的情況;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通過參與生產與技術改造等實踐,去了解新工藝,學習了新技術,積累了實踐經驗,掌握著過硬的生產技術,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實訓指導水平。二方面是通過校企合作,從企業與社會,特別是相應的實訓基地所在的單位選聘上有實踐經驗的一些工程師、技師、管理人員與能工巧匠到學校里經過教學業務的培訓后擔任了實訓教師。
實訓基地的建設,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所以開發出與現今企業相適應的課程是實訓基地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在實訓基地硬件建設與“雙師型”實訓教師的隊伍培養基礎上,實訓的教師要和企業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一起, 按照企業的需求,參照職業崗位的要求,特針對實訓內容特點和目標,來編寫具有很強崗位針對性的、實用性的,并且合乎中職學生認知結構的實訓教材和指導書;去建立與實訓教學相適應的實訓課程體系,開發實訓課程,把國內外的最新知識、最新技術與最新工藝,充分的體現到教材與新的課程體系中,并使學生在專業技術方面有所依據,提高了基地實訓效果,促使學生智力技能與工作技能協調發展。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研究》,課題批準號:QDB1211003,子課題項目“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專業專業性實訓基地建設標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