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星,阮于洲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30)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發展壯大作出了明確要求。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正成為與物質資產和人力資本相提并論的重要生產要素,數據被視為科學的度量、知識的來源。大數據成為未來提高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測繪地理信息部門作為擁有大數據的部門,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的監管部門,必須搶抓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良好契機,推動事業轉型升級,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價值。
測繪地理信息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歷史上的幾次重大變革。近年來,隨著衛星導航定位、航空航天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及網絡通信尤其是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的日新月異,測繪地理信息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茖W技術的發展進步,催生出了更多的測繪地理信息新產品、新服務和新的盈利模式,新的供給又不斷激發出更加旺盛的需求??萍歼M步為測繪地理信息部門轉型升級提供了基礎條件和強勁動力。
測繪的水平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水平,人類對地理信息掌握的程度,決定了自身的視野和活動范圍。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信息與地理空間位置相關,地理信息是整合、集成社會經濟和自然人文各類信息的公共基底,可有效揭示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內在關系和演變規律,綜合反映人地關系協調程度。大數據時代,針對地理信息的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成為熱點,地理空間的思維方式成為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必須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技術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實現人地關系的協調發展、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科學發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要先行。
測繪地理信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在大數據時代又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是國際競爭的制高點。進入大數據時代,一個國家在網絡空間的數據主權是繼海、陸、空、天之后另一個大國博弈的空間,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優勢,正加快發展新興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通過深挖數據潛力和價值,用于解決資源、環境、人口、災害等復雜問題,搶奪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對我國國家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加快轉型升級,是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
測繪地理信息,從傳統模擬光電機械測繪時代發展到數字化測繪時代,當前正邁入信息化測繪的新階段。而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在實現了從定位服務、地圖服務到地理信息和技術服務的跨越后,正朝著地理智慧服務方向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價值正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向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哲學層次邁進。大數據時代,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便捷地享受到權限范圍內所需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成為可能。通過轉型升級,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價值,符合事業的發展規律,如圖1所示。

圖1 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價值
大數據時代對信息共享、整合、挖掘的強勁需求,以及地理分析、地理評估和地理設計價值的逐步彰顯,既為事業加快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挑戰。
(1)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空前提升
無論是政府科學管理決策、解決資源環境人口災害等方面的需求,企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經濟增長,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還是社會公眾享受便捷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都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2)科技進步催生全民測繪時代
各種簡便化的測繪工具如智能手機,更易于獲得的測繪基礎數據如天地圖、谷歌,以及自發性數據采集、眾包、用戶生產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等開放式地理信息數據采集方式的流行,改變了傳統的制圖方式。
(3)地理信息服務普世化
地圖成為移動終端的標配,成為游戲、社交、電子商務等應用的入口,地理信息服務從以交通出行為主拓展到商業、旅游、房產、娛樂等領域,每一個人都在不自覺地享受著地理信息服務。
(4)地理信息服務跨界發展勢頭強勁
數據采集與運營服務分離,生產與服務提供者從專業走向大眾,金融資本開始積極融入測繪地理信息服務。
1)國務院近期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意見》和《國家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動北斗導航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產業,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等任務,這對于有效拉動需求、促進產業升級具有積極意義。
我們在三層交換機上建立VLAN 60與VLAN 70兩個網段,并啟用路由功能,以保證兩個網段的用戶可以互連互通.
2)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測繪地理信息與政府、企業、大眾聯系更加緊密,優政、興業、惠民的新興地理信息需求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3)以智能、泛在、融合和普適為特征的信息產業變革,推動地理信息服務向個性化、智能化、知識化方向發展,激發了更加旺盛的需求。
4)阿里巴巴、騰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主動涉入地理信息服務,各類產業聯盟、園區蓬勃興起,折射出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為事業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1)測繪地理信息從后臺走向前臺,從獨立走向融合,地理信息產業原有邊界被打破,服務內涵變得難以精準界定,管理對象空前龐大但又極具不確定性,給行政管理帶來挑戰。
2)測繪工具和方法的便捷化、通用化,增加了對非法測繪和安全保密等的監管難度,傳統數據采集方式也受到了強烈沖擊。
3)地理信息服務朝著更加個性化、人性化方向發展,對傳統的服務和產品提供者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5)地理信息跨界服務中的地理信息服務往往居于幕后,難以準確定位和核算其價值,對地理信息服務帶來巨大沖擊。
大數據時代,要求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實現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的互聯、更智能的決策、更靈性的服務,以地理信息為基底,集成整合相關信息,通過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復雜問題。為此,測繪地理信息部門要轉變觀念、主動轉型。
一個扁平的、日益開放的世界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行政和業務管理模式。大數據對傳統產業的價值是帶來了核心要素的重新分配和生產關系的重構,從而實現運行效率和結構效率的提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此,必須著手對現有生產力布局、工藝流程、技術路線、產品結構、服務模式、安全政策、監管模式等進行改革。要通過大力發展地理智慧服務,掌握地表自然人文現象或事物的空間分布特性及其運行規律與機理,并能提供規律性的解決之道,推動地理信息服務從地圖制造者向信息整合者轉型,從數據生產優先向信息服務和知識發現優先升級。
要按照提供“5V”服務,即:廣(volume)、快(velocity)、全(variety)、準(veracity)、深(value)的要求,加快打造測繪地理信息時空傳感網,重點加強3種能力建設:①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快云計算、物聯網、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信息安全、北斗導航應用、全球測圖、遙感數據快速處理、無縫導航定位、真三維時空數據庫、地理信息動態更新、海洋測繪等關鍵技術攻關;②地理信息數據快速獲取能力,加快構建由“資源三號”及后續星、雷達衛星、重力衛星、航空攝影和海洋測繪裝備、地面移動測量裝備等構成的多層次、全覆蓋的對地觀測體系;③地理信息云服務能力,加強地理信息云服務基礎設施尤其是地理信息云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對多源異構數據協同、快速、自動化處理,利用多源數據集成、統計分析和信息挖掘等模型、技術和方法,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深度挖掘和知識發現。
數據資產是未來搶占制高點的關鍵。要根據國家對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海洋強國、“走出去”戰略等的戰略部署,實現資源建設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由地上向地下、由近海向遠海、由海面向海底、由國內向國外、由有限要素向全要素進行戰略拓展。要充分借助高新技術,進一步加快“數字(智慧)城市”、“地理國情普查(監測)”、“天地圖”三大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中國地理信息云,打破國家、地方、部門之間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和應用的行政壁壘,實現地理信息資源的網絡互聯、廣泛共享,提升地理信息服務智慧化水平。
大數據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重構,產業和企業的投資價值需要重新審視。數據資產價值的大小不僅在于數據規模,更在于數據活性及解釋運用數據的能力。為此,要加快推進地理信息服務業互聯網化,合理布局產業鏈中數據生產者、數據整合者、技術提供者、數據顯化者、數據分析者,對企業戰略、結構、文化和策略進行重組。正如喬布斯所言,科技與人文聯姻才能讓我們歌唱。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家需要加強與人文社會科學家的合作,才能通過不斷挖掘數據價值,實現數據治國和數據掘金,實現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價值最大化。
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坐擁大數據和地理空間分析技術,無疑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但大數據同時也強烈沖擊著原有的思維模式、管理理念和服務方式。只有勇于改革創新、主動轉型,才能搶抓機遇、贏得發展。
[1]涂子沛.大數據[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星,桂德竹.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17-20.
[3]張揚.地理信息:迎接大數據時代[J].中國測繪,2013(3):48-49.
[4]凱特·克勞福德.關于“大數據”的五大誤解[N/OL].參考消息,2013-05-17.[2013-08-23].http:∥www.guancha.cn/cankaoxiaoxi/2013-05-17-145292.shtml.
[5]周星.地理信息服務的三大趨勢[J].國土資源導刊(湖南),2013(7):49-50.
[6]王詠剛,周虹.喬布斯傳[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7]倪光南,何克清,姚宏宇.迎接大數據時代的來臨[C]∥信息化藍皮書:中國信息化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8]羅靈軍,鄧仕虎,金賢鋒.從地理信息服務到地理設計服務[J].地理信息世界,2012(6):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