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鈺琳(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廠地質研究所 河北 滄州 061723)
官74斷塊位于葉三撥油田葉三撥逆牽引背斜向東南傾伏斜坡帶上,受官74斷層反向遮擋的單斜構造,構造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油層分布受巖性和構造雙重控制。主要含油層系為沙三和棗0油組,該斷塊油藏具有一定的天然能量補給。
含油面積1.3 k m2,地質儲量169.16×104t,可采儲量69.06×104t,采收率40.8%,油層埋深2725-3057 m,孔隙度17%,滲透率92×10-3μ m2。原油物性具有中質、中粘度、中凝固點的特點,原油物性較好。原始地層壓力系數1.03,原始油層壓力27.83 M Pa。
開發歷程:1993年-2004年,天然能量開采階段,初期產能高,日產油150 t,后期遞減大。2005年-2012年,注水開發完善井網階段,2005年結合產能建設,完善注采井網,采取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靠近邊底水方向注水的排狀注水方式開發。區塊日產最高達到141t,含水29.2%,但注采矛盾逐漸暴露,含水上升較快,遞減較大。目前處于“雙高”階段。
2 013年精細油藏認識,結合產能建設,部署7口新井(油井),同時老井補層轉注分注4口(已完成)完善井網,最終形成10注12采的注采井網,注采井數比1:1.2,年注采比0.9。已投產2口井(官76-0、官76-3),預計全部投產后區塊整體產量達到110 t,采油速度2.3%,投產后區塊面臨著產量快速遞減的問題。
2 005年投入注水開發后,區塊注采矛盾很快暴露,層間矛盾嚴重,注水易單層突進。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2008年滾動擴邊調整后,在高部位投產新井(官75-6、官74-10),初期含水上升速度快,產量大幅遞減,穩產難度加大。
2 013年已投產先導井官76-3井也存在相同的規律。新井投產后轉注分注官75-4井、轉分注官75-3井,1注3采,完善沙三棗0油組注采井網,生產僅5個月,新井含水上升快,10月補層下電生產,含水迅速攀升。

2 014年區塊計劃投產5口新井,根據老井和新井生產情況分析,認為受層間矛盾因素影響,區塊面臨著含水迅速攀升、產量快速遞減的風險,需及時綜合治理,控含水,達到穩產效果。
(1)區塊平面及層間剩余油富集
官74區塊油層分布穩定且連片,連通性好,注水方向性強,也在平面上形成了潛力區。目前現狀屬于中高含水期(80.6%),建議實施區塊整體調剖,控含水,降遞減,提高注水波及面積。在區塊穩產的基礎上,加強注水,培植提液。
(2)歷次整體調剖效果較好,控遞減效果顯著
2 006年實施區塊整體化學調剖,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控制區塊遞減,共實施4口水井調剖7井次,平均有效期近51天,累增油1314t。2009年,官74斷塊以注水工程為依托。進行了4井次的調剖,累增油851t,調剖平均有效期為83天。
從調剖體系對比表可以看出,LC+延緩交聯+體膨調剖體系有效期相對較長,預交聯顆粒+網狀樹脂調剖體系增油效果明顯。

?
例:2009年整體調剖治理后,井組初期日増油6 t,含水下降1.5%,并有效地降低了區塊自然遞減4.1個百分點,含水上升速度由10.2%↘1.5%。
綜上所述,官74區塊歷經兩輪調剖效果較好,具有整體調驅調剖的潛力。

通過以上對官74斷塊調剖可行性分析,認為在地質條件、開發形勢、歷史上調剖效果,具備較好的調剖條件。因此,2014年,我們將在深化油藏開發規律認識的基礎上,以擴大波及體積、提高水驅效率為目的。全面改善注水水驅效果,實現區塊穩產。
通過治理,葉三撥油田官74區塊年產油1.72×104t提高到4.02×104t,自然遞減由21.8%控制在9.71%,預計增加可采儲量0.45×104t,提高采收率0.5個百分點。
[1]金勇,劉紅.小斷塊邊底水油藏開發實踐與認識.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6.
[2]馬少妍.葉三撥油田沙河街組-孔店組有利圈閉綜合評價.成都理工大學,2013.
[3]劉英才等.邊水驅油藏調剖技術.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