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平
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要求政府成為責任政府、透明政府、法制政府。我們檔案部門作為黨委和政府職能機構,將會成為各級政府政務公開和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和場所。一方面為適應形勢發展需求,將保存的大量政務信息資料及時向社會開放;另一方面將政府各部門公開的規范性文件和社會上有價值的資料收集進館,開設窗口提供給老百姓查閱利用。因此檔案部門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檔案工作就要研究新情況,適應新變化,解決新問題,尋求新發展。只有把握發展的脈搏,步入創新之路,才能找準檔案工作的切入點,才能有效地促進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
擴展檔案工作領域
加大材料收集范圍
檔案既是“存史”的重要載體,又是“資政”的重要基礎,更是“惠民”的重要手段。檔案是檔案部門為社會服務的主要資源,要滿足新形勢下社會對檔案的需求,過去檔案工作以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的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需要,檔案工作要根據當前形勢的需求拓展服務領域。目前我們檔案部門需擴展的工作范圍:鄉鎮、農村、社區、家庭、私企等。內容涉及:醫療、健康、信譽、名人、社保、住房、種植、養殖等。市縣兩級檔案部門要確保這些領域形成的檔案齊全完整,一是要深入這些領域了解產生的資料,幫助他們制定收集范圍、保管期限及整理要求;二是幫助他們培訓一批能勝任檔案工作的專業人員;三是每年對形成的檔案進行檢查,確保材料齊全完整;四是對保管條件差的單位或個人形成的檔案要及時接收進館。
創新檔案工作
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眾需求
目前重收藏保管,輕開發利用的現象仍然存在。造成一大批極富價值的珍貴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其次,館藏結構不合理,大多數檔案館保存的檔案以文書檔案為主,專業檔案多在基層檔案室保存,對電子、實物、音像、照片等特殊載體檔案的收集缺少長遠、系統的規劃,檔案信息資源的分散,導致館藏結構單一、管理無序等問題的產生。再就是服務方式還處于被動服務狀態,大部分僅限于提供證明,復制資料,形式單一。所以,要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眾需求,檔案工作必須創新。
1、檔案觀念創新
檔案工作創新的關鍵首先要有創新意識,作為一個部門尤其是領導者,首先對工作要有創新意識,有強烈的創新欲望,這樣對工作才能有創新發展。由于檔案工作一成不變,單調而枯燥,使得大多數檔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缺乏創新理念及創新欲望。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檔案工作基本處于墨守陳規狀態,按傳統辦事,日常工作只是滿足于每年立卷歸檔,提供利用多少卷次,而對于市場需要哪方面的檔案材料,檔案工作是否適應當前形勢和社會發展需要等,知之甚少,更談不上檔案工作如何主動、超前服務于市場,服務于社會。所以檔案部門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創新意識。依照中央兩辦《意見》,正確分析當前檔案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充分認識觀念創新在檔案工作中的作用。
2、檔案機制創新
檔案工作要創新,就必須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機制就是要克服和防止工作的隨意性、盲目性,加強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檔案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同時要加強檔案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制定一整套職業道德規范和章程,并使大家自覺遵守。規范和章程不能流于形式,要表揚先進,樹典型,做到學有先進,趕有目標;要發揮獎懲制度的作用,定期檢查與評議執行情況,用輿論約束檔案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不斷提高檔案人員的素質。
3、檔案管理手段創新
檔案工作的技術手段和條件是提高檔案工作效率、確保檔案服務質量的重要前提。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即改變以往的手工方式,通過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對檔案的管理和利用。一是檔案資源信息化。各級檔案館要首先對館藏檔案數字化,建立起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技術平臺。二是管理手段現代化。將現代化技術設備、技術手段應用到檔案管理中,逐步實現檔案管理專業化、自動化。三是檔案管理標準化。建立和制定各類檔案管理標準,形成檔案管理標準化體系,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四是開展在線服務。傳統的檔案利用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到檔案部門利用檔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時代里必然要發生變化。社會的全面信息化改變了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使人們更注重信息的時效性,希望通過信息系統、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獲得多種信息。檔案館可充分利用網絡,在網上公布館藏指南,有選擇性地開放檔案目錄、開放現行文件,定期進行特色檔案信息發布,接受網上提交的查檔預約單等,在互聯網上開辟一個為社會各界服務的新渠道。
4、檔案館服務功能創新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人類文化水平的提高,檔案館的社會功能逐漸被認識,檔案館要從封閉走向開放,為公眾更好更多地了解社會歷史和國家政策提供內容和場所。一是提高資政決策功能。檔案館要增設專門人員研究分析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分析館藏檔案中對當前工作決策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找準兩者的結合點,選準服務的切入口,通過各種載體,有效地為領導決策提供檔案信息。二是完善展覽教育功能。檔案館既要注重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長期陳列展覽,又要結合社會需求,利用重大紀念日,重大活動舉辦短期展覽,有條件的可創建網上展覽,檔案館要把舉辦檔案展覽作為檔案服務創新的突破口。三是發揮文化休閑功能。檔案是人類社會文化的記錄,是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在真實性、完整性、系統性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能夠帶給人們知識的增長和精神的愉悅,所以說,檔案館是人們文化休閑的好去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指的休閑功能與西方國家檔案館的休閑功能不同,現階段有條件的綜合性檔案館可以通過開展檔案展覽、組織中小學生參觀、開設檔案論壇、編輯出版有歷史研究價值和可讀性的編研成果、拍攝歷史專題片、建設數字檔案館等,提供全方位的個性服務來體現文化休閑功能。endprint
強化檔案隊伍建設
檔案事業的發展依賴于檔案工作隊伍建設,加強檔案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檔案工作隊伍,是檔案工作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重要保障。
1、健全檔案工作隊伍用人機制
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檔案工作的任務、工作環境、服務對象、管理方式都發生了變化,現代技術也廣泛應用到檔案工作中,這就需要精通專業技術的人去管理。因此,選用高素質人才,是加速檔案科技進步,推動檔案事業發展的關鍵。一是完善人才錄用機制。要引進錄用一些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術技能、熱愛檔案工作的人才,充實檔案隊伍,為檔案工作上水平提供人力保障。二是完善人才使用機制。要敢于大膽使用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特長的年輕干部,建立人才使用制度,做好檔案人員的穩定工作,促進檔案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三是完善人才考核機制。要在檔案工作中推行目標化管理,健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檔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科學制定崗位目標責任制,既考察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也考察工作實績,獎優罰劣,樹立榜樣,大力宣傳檔案戰線上的先進人物和模范事跡,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理解、尊重檔案人員的良好社會風氣,從而推動檔案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2、加強檔案工作隊伍管理
首先,要努力培養檔案人員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要熱愛檔案事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記名利、不患得失,真正履行好檔案工作的職責。其次,要不斷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檔案人員要掌握檔案法律知識和檔案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現代化技術,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時代檔案工作的知識和技能,為做好檔案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創新人才隊伍培訓
在培訓內容上求“新”。如果僅僅停留在過去的知識點上,不努力學習和接受新知識,調整充實知識結構,就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檔案工作的新要求。在人才培訓上要打破陳舊的觀念,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編制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講解、觀摩、案例、互動等形式,采取請進來走出去、以崗帶訓、輪崗互訓、特崗特訓、講座交流、集中培訓等。在培訓效果上求“特”。就是在人才隊伍培訓上,不能大鍋炒飯,而要根據工作需要,因材施教。要找準人才隊伍建設的“瓶頸”和“短板”,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走有針對性的特色人才培訓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