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濤
河北省深州市中學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王子濤
河北省深州市中學
寫作一直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根據目前高中英語寫作的現狀,非常有必要嘗試采用合作寫作的課堂模式。所謂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本文結合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探討了英語寫作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引起我們對普通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思。
英語寫作;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小組互動
合作學習側重以群體為主,以學習者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活動,強調學習者的個性、內在動機、自我指導、個人發展及合作意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合作性學習手段來組織英語寫作教學,以期能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對傳統英語寫作課的反思。
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采取的訓練方式是:在課堂結尾時布置寫作作業,由學生課下完成;作業上交后,教師再花大量時間進行批改,然后講評。訓練的次數很多,教師的批改講評也不少,但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卻不顯著,可以說是“寫得累,改得苦,效果差”。到后來學生老師都“談寫色變”:學生怕,是因為很難寫,自己不會寫,寫的不好;老師怕,是因為批改量大,花費時間長,耗費精力很多,結果卻收效甚微。傳統的寫作課堂模式往往使大部分學生寫作相當被動,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寫作的熱情。
2.轉變寫作課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聽,說,讀,寫是要掌握的英語學習四項基本能力,而寫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語言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也一直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寫作不能僅僅理解成個人的行為,因此在教學中不宜總是采取學生單獨寫出作文來讓教師批改的模式,而應該提倡學生開展兩人或數人小組活動,通過討論合作完成寫作”。根據目前高中英語寫作的現狀,我們嘗試采用合作寫作的課堂模式。
3.合作學習在寫作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概括的說,所謂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它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等為理論基礎,以開發課堂中人的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全員互動合作為基本動力,以班級授課為前導結構,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活動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改善班級內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標,以短時,高效,低耗,愉快為基本品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統一。筆者經過實踐,把合作學習應用到寫作訓練課中,總結英語寫作課堂模式為:
(1)介紹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如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也就是寫作任務。可以是圖畫,表格也可以是文字介紹。新課標中,每個單元為一個話題,教師在確定寫作話題時,要盡量與所學課文有關,這樣使學生有可用的詞匯,詞組和句式結構,也便于學生模仿本單元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然后,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成員數3-6人為宜。小組劃分主要依據教學任務,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英語成績等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能保證組內各成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以及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2)獨立寫作。構建主義認為,學習具有建構性。學生利用討論過的文章結構、詞匯、句式、短語、時態、人稱,連詞成句,連句成篇。合作寫作,并帶有個人的獨創性,是合作學習的補充和升華,而不是合作學習后的千人一面。在獨立寫作過程中,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向老師和其他學生求教,體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和特點,以期完成對自己知識的建構。
(3)組互批。學生獨立寫作完成后,教師先對學生提出修改的要求。比如,段落層次,人稱和時態,標點符號,語法錯誤等注意事項。在學生互改的過程中,注意句式結構,單詞拼寫與搭配,并注意劃出好詞好句,欣賞精彩的詞匯和句式,并交流不同的觀點,讓學生取長補短,定好初稿。或者由一名組員執筆,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共同完成作文。完成任務后再小組討論,修改,最后定稿。這樣學生多看,多改,增加了語言輸入和提高使用語言的準確性。學生的反復討論、修改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完善,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
(4)成果展示。學生完成初稿后,可以由小組中的一名成員進行宣讀,或者用投影的方式進行成果展示。這也是小組間的寫作交流,了解其它小組的寫作優點。這一環節不僅包含了又一次批改,也包含了對學生寫作的肯定,使學生體會到寫作成功的樂趣。
(5)寫作評價。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它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及時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活躍了學生思維,學生能夠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對問題的理解更豐富和全面,從而促進思維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劉寬平,周業芳,曹小燕.提高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外語界,2003(6).[3]黃志偉.《高中英語寫作合作學習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