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民生銀行天津分行 天津 300041
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策略探討
楊波
民生銀行天津分行 天津 300041
作為金融系統中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的銀行,自改革開放以來為我國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作為銀行也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說在金融市場領域,風險管理任務量很重且風險巨大。本文就銀行在金融市場業務中風險存在的原因進行了簡要的探析,并著重就如何規避風險即風險管理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促進銀行業務開展的方法,希望可以給相關金融企業適當的參考。
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
銀行作為新近崛起的新生力量,在這股巨大的浪潮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都更勝從前。要想在激烈的企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銀行對于自己所處的位置及面臨的風險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有計劃有能力對已經或可能發生的風險具有準確的評估及相應的解決方案。銀行金融業務的主要風險包括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聲譽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如不能及時準確的處理,這些風險輕則給銀行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重則使銀行面臨倒閉乃至聲譽掃地。下文將對風險產生的原因,如何規避和解決風險進行簡要的總結【1】。
(一)內部原因
1、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銀行的金融業務本就屬于高風險業務,這就需要企業有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應對體系。尤其在小利率貸款方面,更要進行嚴格把關。但是目前國內銀行所存在的普遍現象卻并不樂觀,對于貸款領域信用評價機制,多數銀行的管理條例普遍較寬泛,缺乏精細化的信貸管理條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業務風險。
2、銀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銀行的飛速發展無疑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近年來,銀行業的迅猛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高校在金融專業的投入。但是,由于一些院校根本不具備開設銀行領域相關專業的師資力量和配套設施,造成學生并不能在學校所謂的金融專業中學到真正的知識。同時,銀行與國有銀行的競爭激烈,這也就造成了一些高素質人才的流動,無形中提高了銀行金融業務的潛在風險。
3、理論研究漏洞較多,進展較緩慢。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國的銀行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并且依靠經驗和知識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銀行管理體系【2】。但是,我們都知道,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往往是瞬息萬變的。誰都不可能依靠經驗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在今天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就造成了銀行關于金融業務的理論建設往往要比市場遲滯,長期的計劃經濟又束縛了部分銀行管理人員的思維,這就會造成金融業務領域存在漏洞,而這種漏洞,會給銀行帶來巨大的風險。
(二)外部原因
1、利率風險。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這是一個對借貸雙方都有影響的問題。表面上看,銀行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儲戶的存款熱情,進而提高成本,越是樂于追求高收益的人越有可能成為潛在客戶。但是反過來看,隨著其成本的上升,同時也會給銀行帶來更大的風險【3】。
2、部分企業經營狀況不利。對于銀行來說,服務的對象大部分是企業。企業應該遵守發展規律,積極完善自主經營。但是不排除當今國內外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一些企業領導人的急功冒進,造成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的問題甚至于破產。這就會給服務于它們的銀行造成很多壞賬,這種風險的出現一方面與銀行內部的信貸評定管理機制有關,但是更多的是由外部環境所引起的風險。
3、政府扶植力度不夠。銀行的金融業務領域對于政策尤其敏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市場經濟已經逐步取代了計劃經濟,它在我國各行各業所發揮的調節作用也越來越引人注目。有的地方政府盲目的追求政績而忽略了市場本身的發展規律,隨意向銀行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不但不能促進當地的經濟建設,還會對銀行的發展造成很大的阻礙,甚至銀行來為當地政府的錯誤買單。長此以往,將對銀行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后果,帶來很大的金融業務風險。
(一)關于購買力風險的防范策略
第三,快速發展的旅游業為演藝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客源。張家界以旅游立市,旅游興市,建市30多年來,張家界旅游市場快速發展,據統計,2015年,張家界全市各景點接待游客5075.09萬人次,快速發展的旅游業為張家界演藝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客源。
通貨膨脹出現過的某一段特定時間內,物價將會出現上漲的情況,這是由于在流通中的貨幣量大于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所造成的。經濟生活中我們作為普通群眾的話看到的更多是市場興旺、人民收入提高、股票價格節節攀升。但是,隨著通貨膨脹的持續發展,人們的購買力將持續下降,最終避讓導致經濟秩序的混亂和國家宏觀政策的出臺。綜上所述,銀行在金融業務領域防范出現購買力風險的主要應對措施如下:選擇持有受到購買力的下降影響較小的,既上游產品公司的股票產品;事先制定好一套完善的經濟調控和各項緊縮政策,以備突發情況的發生,在股票價格持續上漲的階段,銀行負責人同樣需要對其上漲的原因做出冷靜理智的判斷,切忌把上文分析的通貨膨脹初期出現的股票價格短期上漲,當作經濟繁榮的預兆,而做出不合理的大量持有企業股份的行為,這樣將給銀行造成的風險是很大的。
(二)關于經營風險的防范策略
上文說過了,銀行服務的對象大多是企業,而銀行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與企業的經營情況息息相關。經營風險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企業自身對于自己經營狀況的忽視,由于經營管理水平的不同,即使是上市公司,其股票也往往存在很大的價格差異。理論上講,虧損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一文不值的,一個企業的股票應該與其業績成正比。這就要求銀行在發放貸款給公司的時候,對其信用情況進行完整詳細的評估,分析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以及償還能力,以最大可能的降低出現呆賬壞賬的風險。
(三)關于利率風險的防范策略
作為典型的系統性風險,利率風險的最好規避方式,是建立在對于經濟周期的發展階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基礎之上的。銀行應該做到在利率尚未調整之前覺察利率可能的調整動向,進而做出一系列的決策。
(四)鼓勵小微企業貸款
(五)大力發展銀團貸款
在一些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興企業中,他們所進行的一些大型建設項目往往對于資金的需求量比較大,而且回報利率較高。對于這種資金需求量特別大的項目,單個銀行往往受自身規模限制無法獨立承擔,這種情況下銀行應該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組成戰略銀團,每個銀行分擔一部分貸款金額,最終保證項目的成功實施。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在組成銀團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整個操作流程的控制,一切決定都應該在討論后再去實現。
銀行在金融領域的相關問題在進行分析應該摒棄原有的局限性,既不能僅僅對單個區域或者行業進行分析,而是應該更宏觀的把握問題,通過降低風險的方式來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一)風險的回避
銀行可以嘗試采用一定的方法避免某種金融市場風險的暴露。如果在金融業務中,風險太大而一旦出現風險銀行自身無法承擔其后果,或者風險的承擔與最后的收益不平衡,又或者出現風險較為復雜,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術遠遠超過了銀行自身的管理能力時,這樣的借貸業務都應進行終止,既回避這種風險。
(二)風險的轉移
有些金融業務的風險是銀行難以回避的,但是銀行對于這種風險的處理能力又有限,此時,可以采取對風險進行轉移的方法。例如,通過將風險分散化,通過多樣化的組合降低銀行本身對于風險的承擔水平;將風險對沖,即通過售出某種市場風險,或者通過交易在未來某一時刻出售這種風險金融工具,消除或轉移這種金融業務風險。
總而言之,金融業務風險的防范必須成為銀行業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深入研究自身情況,并及時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動進行戰略調整,才能使銀行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1]高聰輝.關于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的研究[J].金卡工程,2013(06):18-20.
[2]雷蕾.基于風險管理的角度研究金融市場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J].中國城市經濟,2010(08):42-43.
[3]徐世長,徐薇薇,廖文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市場特征與競爭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0(0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