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渦輪增壓后處理技術的輕型柴油發動機污染物排放研究
在汽車領域,柴油發動機是PM和NOx的主要來源,這些污染物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傷害。近年來,為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誕生了多種控制策略和技術。柴油微粒過濾器是裝備在柴油發動機中的一項標準技術,以使廢氣中的煙塵和顆粒物質的實際排放量達到即將頒布的法規規定量。后處理技術根據處理位置的不同,分為后渦輪增壓后處理技術和前渦輪增壓后處理技術。近年來,前渦輪增壓后處理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新的后處理技術不同于傳統的后處理技術(后渦輪增壓后處理技術),傳統的后處理位于渦輪增壓器的下游位置,僅僅考慮了發動機的性能。在以前所進行的研究中,對前渦輪增壓后處理進行了配置,并對氣體和顆粒物的排放進行詳細分析。選擇歐洲乘用車輛常用的歐4標準輕型4缸柴油發動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氣體和顆粒物排放量進行評估。為了擴大研究工作的條件范圍,考慮了不同的穩態工作點。此外,研究還選擇了新的歐洲駕駛循環作為駕駛工況,以便綜合后處理技術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動態響應問題。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發現,低負荷的穩態運行工況下,在前渦輪增壓后處理位置,CO轉化為CO2的數量有所增加,而CO的排放量有所減少。對比研究后可以得出結論,所提出的前渦輪增壓后處理方案,不僅不會降低過濾的效率,還會使污染物和顆粒的排放量有所減少。
刊名:Energy(英)
刊期:2014年第3期
作者:Vicente Bermúdez et al
編譯:陳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