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勛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430030
經管類專業開設ERP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王勛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430030
為滿足企業ERP人才需求,高校經管類專業都加大了ERP人才的培養,紛紛開設ERP相關課程,建立ERP實驗室,然而經管類ERP教學正處在摸索階段,ERP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能力、水平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找出經管類專業在ERP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經管類專業;ERP課程;問題;對策
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ERP系統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了企業對于ERP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為滿足企業ERP人才需求,高校經管類專業都加大了ERP人才的培養,紛紛開設ERP相關課程,建立ERP實驗室。這不僅是解決社會上ERP人才匱乏的一個良好途徑,也是高校教育面向市場需求、適應經濟發展的一種舉措。
ERP系統,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縮寫,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可以從管理思想、軟件產品、管理系統三個層次給出它的定義:(1)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其實質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資源計劃”)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面向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綜合應用了客戶機/服務器體系、關系數據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4GL)、網絡通訊等信息產業成果,以ERP管理思想為靈魂的軟件產品;(3)是集成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這項系統從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狀態還原整個企業運行的產業鏈,而不是像從前一樣只是單一的針對企業的自身局部為中心,更多的時候這項系統涵蓋了企業從貨源開始到銷售項目以及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研究,使企業的管理運作得到一個相對完善、發展全面的評估標準,更利于企業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要求。
2.1 不夠重視ERP管理思想的傳授、缺乏整體概念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企業資源的管理平臺。所以,ERP首先是管理思想,其次才是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統。然而在眾多高校ERP教學過程中對ERP的原理、體系及核心思想講解不多,單純把ERP當作一套軟件來教授,學生只是機械地對ERP軟件進行操作,而不理解其本質,在開始學習ERP課程之前,學生缺少關于商業的概念、商業功能和企業業務流程的知識鋪墊。對于ERP理論和軟件學習中的重點——企業業務流程和業務功能缺少直觀而深刻的理解。學校開展這門課,也容易把ERP軟件的子系統割裂開來設置課程,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會計電算化就是全部內容,破壞了ERP系統的整體性,使學生以偏概全,很難對ERP有全面的理解。比如有些學生雖然在學習ERP之前學習過基礎會計課程,但是無法理解真實企業中的資金管理如何同物流管理相集成,ERP被誤認為只是一種牽涉許多部門的、綜合性的管理軟件,而對其蘊含的先進管理思想了解甚少。
2.2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
ERP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且ERP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教學內容多元化,業務流程和軟件功能復雜化。但一般來說,ERP課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上機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是理論講解和操作演示結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具體業務模塊的運作原理和操作過程,然后通過學生上機練習增強實際操作能力。但這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及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有經驗的管理者會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通過ERP對企業資源進行規劃調整,一般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很難滿足ERP的教學要求。
2.3 缺少一個完整的企業ERP實施案例
ERP的企業內部落實情況并不理想,原因是企業工作人沒有接觸到相對全面的企業運作個部分之間的關聯,并且傳統上的企業工作者只是單一的進行單方面的工作操作,而并沒有經受過系統的ERP訓練,并且在企業運作的過程中板塊之間的協作、但一般快的運作也并沒有像系統內所說的那樣進行了一系列的版塊聯合運作,導致企業內環境缺乏ERP的實際實施案例,最后的結果就是企業內部系統建設不完善,還是各自為戰不能達到ERP系統對企業管理運作的要求。因此針對于這個問題就需要企業人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過程,了解各板塊之間的運作和相關板塊之間的聯系。
2.4 缺乏復合型師資
ERP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要求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系統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扎實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和系統管理技能。目前,高校講授ERP課程的教師,要不就是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要不就是管理專業的教師。從事管理的不懂操作技術,從事軟件操作技術的不懂管理,導致目前各高校面臨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教師。
3.1 明確教學目的
ERP體現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并提供了企業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將ERP凝聚的深奧管理哲理通過課程內容、案例和實驗充分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在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核心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充分地理解ERP的管理思想,對ERP的價值有足夠的認識,要把ERP的管理思想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3.2 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ERP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加深對ERP理論的掌握和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等教學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扮演演員的角色,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對復雜多變的形勢獨立地做出判斷和決策,從面鍛煉了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經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優化教學資源
經管類專業ERP課程教材應該結合最新的在大型企業調研過程中,實際全面的業務案例,以便學生模擬操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的目標.而不是把實驗課變成軟件培訓課,同時,還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在企業都建立相應的實訓基地,使學生有機會走進企業實習。ERP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不僅僅是一個部門或是一個車間,只有加強校企合作,才能使學生有機會真正走進ERP的工作環境中,去親身體驗ERP的分工與協作,這種體驗在平時的教學環境中是無法模擬的。
3.4 加強師資培訓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給ERP相關課程的教師提供一些必要的學習、研究、深造、鼓勵教師到企業中去,使教師了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同時可建立一支由不同專業背景老師組成的教師隊伍。在ERP教學中,合作開課,彼此討論。不斷自我學習,共同提高。
[1]溫雅麗,嚴建淵,梁麗謹.ERP實踐教學與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J].財會月刊。2005(3):15.18.
[2]杜棟,徐緒堪.以ERP模擬實驗室平臺打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模[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3(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