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重慶四十七中學
談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
李婷婷
重慶四十七中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隨著信息技術飛入課堂,一場“教學的革命”勢如破竹般地開始了。
信息技術;歷史教學;教學方法
1.信息技術增加了信息量,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節約了時間。
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大大減少了教師板書的時間,過去教師用1分鐘板書的內容,現在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跡工整美觀,同時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單位時間內,應用多媒體系統比過去以語言為主要載體的教學模式,信息量增加約20——30%,使學生眼界更加開闊,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單位時間內知識密度增加,相應地也節約了時間。
2.信息技術減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難度,也相應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使歷史課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學生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史實的記憶也不再那么令人頭疼,而且記憶得更加長久。由于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學完和學好歷史課,學習歷史課的負擔大為減輕。
3.活躍教學氣氛。
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其聲、光、圖像等功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4.增進師生之間互動。
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計劃、課件、關于一些重點問題的理解等教學資源借助互聯網等網絡資源公開給學生,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中的迷惑及時在網上與老師進行溝通。由于多媒體教學模式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學生不再討厭歷史和害怕歷史考試,成績必然有較大的提高。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體手段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形象生動的演示,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給學生以新穎感、驚奇感,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神經,從而使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激疑——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中都能保持高度興奮,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為了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及時、恰到好處地指導學生學習。在呈現課件前,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告訴學生該課件的大致內容,以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學習目標有怎樣的聯系,要注意提醒學生觀察的重點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并提出思考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意識地注意學習相關的知識,并把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網絡歷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頭腦里自行完成意義建構的過程。教師不應是大量的歷史信息的灌輸者,而應靠自己的學識經驗和對學科的宏觀把握,引導學生將局部的分散的知識串接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將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建構成雄偉的知識大廈。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創設問題情境,向學生展示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計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在網絡上建立相關的信息資源庫、相關鏈接、課程論壇,即時答疑等手段,引導學生將收集、整理得到的有關資料,結合親身實踐,通過分析、綜合歸納,從而得出初步的結論。
如講授《元朝的統一》這課時,課前一周,便通過計算機向學生提供教師預先創設好的信息資源庫和獲取信息的網址或參考書目,下達預習提綱,預設諸如“元朝統一的條件?”、“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元朝為什么實行省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由學生主動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題進行思考,形成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意義建構”。
2.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臉。
一節課的開頭,怎樣使學生盡快產生學習的欲望,盡早進人最佳學習狀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導入這一環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講授《元朝的統一》這課時,教師可從《上下五千年》這套教學光盤中截取了一段介紹成吉思汗的錄象,由此導人元的統一。學生看后心潮起伏,學習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師設計新穎的開講教學之中。在諸如此類輸入情感信息方面,歷史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豐畜的多媒體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將歷史知識通過歷史體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之服務于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和完善學生人格的目標。
3.讓學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權”。
學生可以憑借興趣學習相關內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制作幻燈片、網頁等形式進行歸納、總結,采用不同的媒介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無疑將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講授《元的統一》這課時,教師可創建一網站,該網站不僅儲存大量圖片、文字、音像和課件,而且學生還可隨時在留言板上提出問題由各組討論后回答在留言板上。這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增長,形成愛學、善學的學習習慣。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網絡的教學資源。通過與優秀的歷史網站鏈接或鏡像,更快地收集、利用、更新信息資源,直接實現資源共享。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促進了教育的現代化技術和手段的現代化,在教學中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歷史教學也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領域的應用無疑會引起歷史傳統教學思想的變更、舊的教學模式的更新和教學目標的優化,必定會成為今后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